今天經日的社論開始討論園區,雖然是科學園區,但是我覺得可以看看。
10多年以來,科學園區成了台灣的金雞母,但內行人知道,這只是光鮮亮麗的表面,在園區內的純利只是個位數,員工工時跟工資是不成比例的。
尤其所謂創新度,嚴格說關鍵技術還是掌握在美國人手裡,台灣不過是個外包中心而已,未來當對岸與印度起來,以後可能是蘇州科學園區,規模比台灣大10倍。
對產業外,除科技產業以外大多產業都蕭條,傳產少數撐過去的過的不錯,其他都不好,新興產業如文創,因為缺乏科技產業的政策優惠,也不好。

數位產業似乎跟科技產業有點關係,但一個硬體一個軟體,其實是兩個方向,數位嚴格說很多地方還是發展有限。

=================

科學園區怎麼了?
 
【經濟日報╱社論】 2007.10.06 01:57 am
 
 
日前國科會公布今年1至8月科學園區營運報告;今年前八月營業額已達1兆2,251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1.6%,預計全年將成長14.8%,可望首度突破2兆1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竹科1至8月營業額為7,37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6%,預估全年可達1.25兆元左右,成長11.6%;而中科與南科方面,1至8月營業額分別為1,564.8億元及3,313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54.66%及16.86%。

在此營運報告中,不僅國科會,一般媒體也是將焦點擺在科學園區廠商的營業額上,並以兆元作為衡量依據。就整體製造業前八個月的生產來看,實質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5.91%;因此,先不論科學園區的營業額有多少是在園區實際生產的問題,從11.6%的營業額成長數據,推論應比整體製造業表現來得好。但問題是,其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新竹科學園區,前八個月營業額卻只成長了3.36%,成長狀況比整體製造業還來得低;照理說,科學園區內多為科技新興產業,成長率低於整體平均值,似乎顯得頗不協調。

更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去年同期,竹科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衰減一成一,對香港也衰減兩成四,反倒是對馬來西亞出口快速增加,由去年第五名躍升為第二名,增加88%;竹科黃局長稱此為落實了「全球布局、分散風險」。對東南亞出口的增加的確值得慶賀,但問題是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出口衰退,卻更不得不深入探討。照理說中國大陸今年前八個月景氣還熱得發燙,對其出口的減少,到底是中國大陸本地群聚效果的顯現,當地生產取代了竹科的出口?還是被其他國家的出口,甚或是被中科、南科的出口所取代?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於1980年,依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一條,便指明了科學工業園區之設置目的為引進高級技術工業及科學技術人才,以激勵國內工業技術之研究創新,並促進高級技術工業之發展。在過去的26個年頭裡,竹科的確扮演著台灣科技產業的領導角色,成就亦馳名國內外,並成為許多包括國內外科學園區的典範。更可貴的是,雖然竹科企業所設計的配股制度,引起不同意見的討論,卻也創造了台灣20年來的中產階級;這一群白手起家的科技新貴,憑藉著在國外的科技所學及經驗,不僅捲動了台灣科技產業發展的風潮,也在公益或公眾活動的領域上扮演著活躍的角色,這是過去經濟發展史上少有的現象。

不過,科學園區產能的快速擴充,集中吸納了大部分的台灣人才及股市資金,雖然造就了個人及企業的財富,但其為台灣所創造的附加價值及關聯成效,卻每每為人所質疑。營業額破兆,只顯示了科學園區的量產能力,況且對越老的園區而言,這樣的量產能力也在弱化中;這是否意味著,科學園區的定位與任務,有再釐清的必要。

過去,科學園區的所謂群聚效應,大部分是因為產業內的水平競爭群聚,但對於國內上下游及區內外產業的關聯效果,實屬有限。即便至目前為止,園區大部分的原創研發仍大都來自國外,鮮少與國內大學研發成果相關;而園區所量產的零組件也多數銷外,支撐國內最終產品組裝或行銷效益,亦屬有限。雖然南科旁樹谷園區的規劃,寄望構築起與南科相輔相成的液晶電視產業專區,唯樹谷園區儘管規劃了近四成的面積,作為綠地、滯洪池、博物館等設施用地,並打算種植10萬棵樹,但仍被環評委員打了回票。

另外,在過去幾年來,台灣創新評比總是能在全球名列前茅,創新成果非凡,但這樣的成果卻往往無法彰顯在創新的價值上;如何弭平這樣的缺口,科學園區既是國科會所管轄的科學工業園區,就應該主動承擔起串連國家科技成果與產業連結的角色。

【2007/10/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