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也是報紙卡文,所以似乎意猶未盡。
我也如此觀看宅,宅的有品味,有節制,只因為不會吃穿,就被人嫌?
關鍵在於話語暴力,無法接受某種生活風格以外的風格使然。

我認為台灣還沒到一個認識御宅的真正境地:達人經濟。透過WIKI式的共享,在網路上結成社群,彼此互助,最後達到購買與生產最高效益。
這些阿宅─可是你最佳的魔法師。

=========
滿網路阿宅? 都是幻覺啦!
 
【聯合報╱王謙謙/研究生(南投市)】 2007.08.26 03:50 am
 
 
近來無論網路世界或大眾媒體皆興起「御宅族」潮流,這個自日本八○年代科幻動畫風潮以來的辭彙「OTAKU」,一度是高階次文化分子的代稱。如今在台灣轉化成「整天不出門的重度網路成癮者」。先不論這種閹割後的名詞是否合乎「在地需求」,但「宅」已化身廿一世紀新鐘樓怪人。

的確,符號的意義常與時並進且因地而異,但現今台灣對宅的論述,常以個人看法強行代入。除望文生義的家裡蹲外,異性關係及穿著打扮也是宅與不宅的分界。紅遍台日的「電車男」從宅男變身,抱得美人歸,更深化了改變的認知,因此電車男不善言辭、精通網路等特質加入了宅的定義中。

這些族群只想要御宅族概念,藉以投射人際環境的不安和對自我提升的焦慮。大部分人並非具備所有特徵,卻在無限擴充的反涵義中成了「幻想御宅族」。或許該和這些人說:「醒醒吧!你不是阿宅。」

宅的概念也由電視、電影等商業化的手段操控著群眾思維。電車男後,「改造」、「搶救」喊得震天響,鼓吹所謂的「型男」、「正妹」,進而塑造消費意識獲取商機,因此妖魔化和放大許多個人行為。

年輕人面對教改後的高學歷浮濫、工作難找起薪低而依賴家庭,大眾認知卻以扭曲過後的宅將其汙名化,合理嗎?或許網路世代的興起,是人際關係疏離和裹「宅」不出的原因之一,但「御宅族幻想」並無助於反映真實的社會現象。

御宅族也好,宅男也罷,在愛好正名的台灣只聞宅字響,卻無多少人了解。一邊在當「幻想御宅族」;另一邊在作「御宅族幻想」。政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同時,台客、御宅族卻屢屢被消費,任由商業掛帥的論述傷害。日本已著手研究號稱一年具有四千億的OTAKU市場,先天不良的台灣呢?希望不是那個沉溺於幻想而走不出去的「御宅族」!

【2007/08/26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