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前在沃爾瑪效應一書,就有看到以下的分析。沃爾瑪其實在上架前對各廠商有價格分享的訊息服務,有點類似屈臣氏歡迎查價的策略。
這篇應該是打書拉,而且書的內容大概要搶搭最近共享經濟的概念,不過用沃爾瑪去舉例,恐怕有點失當,因為沃爾瑪做為通路,價格上是可以共享資訊,但其他方面可摳的很。
但一般的商管書,大致上一定要舉成功案例,至少沃爾瑪還沒倒。

不過我想跟共享經濟,或維基經濟上,應該是不太一樣的。

==========
網路互聯經濟 沃爾瑪成功解密

【經濟日報╱摘自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網路互聯經濟》】 2007.08.19 04:18 am
 
 
在美國零售市場發展史上,凱瑪(Kmart)與沃爾瑪(Wal-Mart)曾經兩雄爭霸,各據一方。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這兩家賣場的差別其實不大,但2001年,凱瑪卻聲請破產保護,在此同時,沃爾瑪卻以史上最成功的零售商之姿持續成長茁壯。

與夥伴分享銷售資訊

雖然有許多理論可以來詮釋沃爾瑪成功的因素,不過,仔細檢視沃爾瑪與其事業夥伴的網絡關係後,促使該公司成功的力量就顯而易見了:沃爾瑪之所以成就非凡,是因為掌握了如何創造、管理並促使一個效能極大的企業生態系統發展的方法。

沃爾瑪運用與供應商網絡同步進行的作業方式,透過科技、能力與政策的結合,將許多大型組織的網絡變成了齊心合力的一股力量,在顧客最需要的時刻,以最可能的低價提供產品。最終證實,這個策略是相當有效的,而且還造就出成本、經營利潤以及坪效等方面的卓越績效。

在草創時期,其關鍵在於沃爾瑪決定和供應商分享「即時追蹤需求資訊」,藉由分享銷售資訊,為合作夥伴傳遞最正確、即時銷售資訊的零售連結系統。

沒有一家企業是孤島

與沃爾瑪一樣,微軟公司也創造出一個眾多公司能夠運用的平台,並積極維護,使網絡中的眾家企業得以提升生產力,增強能力,並將其視為創新的基礎。

沃爾瑪與微軟都扮演著樞紐企業的角色,藉著提供其他公司運用其基礎平台,刻意的選擇能追求整體績效的方法,為其他公司創造機會,來實現其影響力,並創造出持續數十年之久的卓越經營績效。

綜觀這兩家企業成功的經驗,有其共同因素:

1. 扮演著樞紐企業的角色,足以改善(變)整體生態系統。

2. 網絡事業夥伴的優秀成績,為其創造出成長與創新的機會。

3. 看待網絡事業夥伴有如有機生態系統,是命運緊緊相繫的共同體。

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是企業界之中的孤島,在網絡的世界中,企業都是生命共同體,唯有時時評估自身所處生態系統的健全狀況,並從中展開強化自身地位的策略方法,才得以在網絡互聯經濟體中持續獲致成功。

【2007/08/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