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陣子就聽說有這本書,大概現在出了半年多。前幾天買了來看。初步一些心得分享一下。
這是一本前經濟部常務次長寫的書。相當經濟背景,內容跟文創沒太大關係。雖然,文化創意產業計畫是掛在經濟部下面執行的。
推薦這本,是因為它是一個台灣這幾年,乃至於這幾十年面對經濟狀況,經濟危機的一些看法,自然是出自於經濟部、發展派的一種看法。但是就這一派來說,它的文筆與分析角度我認為是不錯的,當然這跟他是一個30年的技術官僚,又是技術官僚長身分有關,資料是在他面前流來流去,對於亞洲,歐洲與美洲等地的貿易與產業發展,他自然是親身經歷,感受良多。
撇開他以經濟暗批政治的看法(著實可惜,如果把這些資料只是拿來嗆執政黨),尹啟銘提出雁行理論,認為台灣上面有日本,下面有東南亞與中國,在早先的發展模式下,原本處於四小龍優勢地位。但是,再最近從製造業到科技業的出走,到分工產業鏈的變化,他深以為憂,我擷取他第一章三個圖,就可見到他所謂的『胡桃鉗現象』:台灣產業地位猶如蠟燭兩頭燒,工業先進國要壓低台灣成本,而工業後進國要壓縮台灣製造機會:


其實亞洲諸國都面對類似狀況,連雁頭日本都是,不過幾個國家都成功跟中國結盟,轉型,唯獨台灣置身事外,於是猶如它的書名:斷鏈。台灣在這一波的產業轉型,不只被東協拋在外面,也被世界拋在外面。
值得注意他對產業鏈的看法:沒有永遠的產業鏈,產業都是動態的。
這一波的洗牌,台灣被洗出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後面,尹啟銘從研發等角度看,中國並非睡獅,只是他現在主力還在世界工廠階段而已。現在歐美大廠,除了外包給中國生產以外,已經漸漸出現新的趨勢:跳過台灣接單,直接空降中國,讓中國設計研發看看看,試圖建立完整產業鏈在中國。換言之台灣等於被跳島戰術過去,直接淪陷,於是,若無積極突顯台灣的新產業,下場也就如此。
當然尹啟銘的解藥是從既有產業去想辦法,諸如他強調的研發,就是科技創新,就是希望教育部能繼續投入更多資源,讓諸如研發所佔GDP提升到3%以上,因為鄰近諸國聯中國都已經超過台灣。它的方法是量變的,不是質變。
它沒提過文化或創意產業,可能他也不了解。

這本書,不硬。出乎我意料(當然你對經濟學毫無概念,那就很硬)。但是看了會沉重(比恐怖片還恐怖)
面對未來,台灣人都在積極思考出路。大致上我看到兩派,
一個是在既有產業下尋求更經濟的出路,諸如提升人力資本,或是研發更新的舊產業優勢(諸如提升設計力與良率)﹔但問題我想過,如果我們工資是對岸3-5倍,雖然對岸良率可能只有80-90%,我們是98-99%,但是,工資、潛力對比良率下來,我覺得未來台灣優勢還是不在,因為對岸人力實在太便宜。還有,尹啟銘指出,要注意印度,印度據說人力比中國更便宜,而且英語好,像歐美很喜歡把案子外包給印度,除了英語通以外,時差因素也重要。印度對英美,猶如中國大陸對台灣一樣。
另一個是開發新產業,從原本製造業,加工業與科技業,提出新的發展典範。這個其中有一像是文創。但是最紅的應該是生物科技。不過幾個報導看出來,生物科技似乎發展不順,文創更不用說,早就被人家形容是「瘋節慶」。

我推薦朋友們多看一些產業趨勢的書,只要不是太無哩頭,分析還有道理的。原因在於:文創如果只是『搞自己的』,只限於一種思維或言談方式,那真的難以跟現下的台灣社會一起脈動。尤其,資源不是掌握在文創人手裡,既然聽不懂,為何要跟你合作呢?
============

斷鏈:前瞻台灣經濟新未來
 
作者:尹啟銘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6 年 12 月 06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尹啟銘,一位在政府任職近三十年的專業文官,

以其扎實深厚的經貿歷鍊,

對台灣經濟的未來提出最剴切的建言。

  本書包括「台灣的競爭力」、「邊緣化危機」、「兩岸政策劃地自限」、「全球化下的策略性思維」等八個章節。作者對台灣整體競爭力逐漸下滑,在全球經濟活動的產業價值鏈中一一被競爭者排擠、取代的趨勢深感憂心。「將來有一天,在全球各產業的價值鏈中,台灣將會難以找到立足之地」。

  尹啟銘在書中指證歷歷,以各種數據點出台灣在經濟上所面臨的困境,同時也明確提出解決之道。曾經締造所謂「經濟奇蹟」的台灣,該如何重回全球經濟活動的價值鏈?避免在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中被邊緣化?書中都有詳盡的剖析與建議

作者簡介

尹啟銘

  前經濟部常務次長、行政院顧問。因堅守專業原則、直言敢諫的性格,素有「官場鐵漢」之稱。2004年時,身為政府最高職等常任文官的尹啟銘甘冒「政治不正確」之大不諱,率先出書針砭當前的經濟政策,大膽直陳台灣經濟未來的出路,一定要正視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台灣成為東亞企業營運平台。2006年末,眼見當局完全無視台灣漸失競爭力,自絕於全球經濟價值鏈之外,尹啟銘再次著書直諫,對台灣的產業經貿前途提出具體看法與建議。

  國立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系畢業、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企管所博士。曾擔任行政院經建會技正、經濟部工業局局長、經濟部常務次長。服務公職近三十年。

  早期服務於經建會時,曾參與規劃以及推動電子、資訊新興科技產業發展。服務經濟部期間,致力輔導傳統產業升級,推動水泥產業東移,設置科技工業區,推動軟體園區,協助「六輕計劃」抽砂填海造地、建港、建廠工作,並協助擘劃完成「推動台灣成為創新研發中心計劃」、督導完成「基隆河治理計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