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願意捨身讀社會學,真是吃一驚。通常告訴人家讀人文社會科,尤其是一些冷門科系,害人家接不下話(諸如原本預備說:從事科技業啊!賺很多啊!好羨慕阿。),對人家真是不好意思。
台灣人文學科被打壓,白色恐怖不是第一天,我看短期內還是如此。原因在於政策導向,國家產經政策都一面倒。文創發展不如預期,也是在這個條件下。

不過台灣已經嘗到苦果,因為人文社會,開門七件事通通碰的到。台灣的政治體制已經養出福壽螺總統,沒有天敵。每天台灣牛民眾只能怨天尤人度日,一點辦法都沒有。自然科學當道,遇到實際人文事件,只能龜縮到自然科學世界,然後就跑去消費娛樂而已。
不過這些大師大頭,為了作秀,訪問基層,深入民間,總體說還是好事,雖然要在未來的資優,精英身上建立社會科學版圖,而不是大眾,民眾。

最後在說一次:20歲的吳俊盛,讀社會學是要跟家庭革命的。可見台灣單一價值觀有多嚴重,台灣嚴格說沒有族群,宗教等問題,但是仍有自己的一套體制與刻板價值觀。

 不過最好笑的是,談到未來,吳生還是要捨棄革命情感的糟糠妻社會學,轉去經濟學。因為那邊好像比較有市場。真是實實在在。的確,在研究界,經濟學還是大宗,社會學,還真不知道要搞什麼的尷尬,只好考公務員跟當老師。
============
中國時報 2007.06.24 
人社資優班 訓練寫作閱讀 豐富人文知識
江昭青、王超群 /台北報導

    在高中設「人文社會資優班」,愈來愈普遍,到底這是什麼班?

    九十三學年度,北市建中、北一女、中山女中三校,打破資優班僅為數理等自然科強者而設的傳統,首創「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由大學教授帶領高中生深入較高境界的人文社會科學殿堂,以經典導讀開拓其閱讀能力與品味。這些學生未必因此獲得更佳的升學機會,但對人文知識的熱情被喚起,資優生的生命更豐富美好。

    中山女中前校長丁亞雯是最早倡議設立人文資優班的人,獲台北市教育局支持。一位學生上了文學課後,曾寫下:「老師讓我體會到山水的另一個境界,了解原來山水自有其選擇情緒的權利。」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召集人、歷史老師黃春木則說,學生進入該班後,每人都被要求要有寫小論文的能力,聽完演講或讀完一本書後,要有能力做摘要。

    學生更走出戶外關懷他人。中山女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曾在寒假舉辦「台灣行腳」活動,訪查南鯤鯓等多處古蹟,並把所見所思集結成書。北一女則曾在暑假,帶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學生,遠赴曲冰部落,既關懷原住民小朋友,也在布農族的文化氛圍中探索生命與自我。

    北一女老師單兆榮認為,自然科學常強調的是絕對的真理,人文社會科學重視的是相對的真理,人的價值也是相對比較之下才能論斷其重要性;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隨時提醒學生「心中要有別人」。

    國科會人文處長陳東升強調,年輕的孩子並不缺乏對知識的熱情,而這種熱情應提前在高中被召喚出來。當高中生讀著人類學的經典《禮物》、心理學名著《超越自由與尊嚴》時,授課的大學教授也感受到學生發現新知的喜悅,相信人文社會科學的優秀種子,很快就會茁壯,台灣的未來,不會空洞。

==========
中國時報 2007.06.24 
吳駿盛讀社會學 為人生解惑
王超群/台北報導

    現在是台灣大學社會系大三學生的吳駿盛,是國科會主辦的人文及社會科學營第二屆的學員。他從參加營隊後激發對社會學興趣,不過在改變攻讀的科系過程中,卻是和家人革命的結果。

    吳駿盛是台南一中的學生,他表示,南一中的學生不讀自然組,真的要非常有勇氣。但參加營隊後,他也想改念社會系,期間經過與家人的爭執、溝通,才爭取到選系自主權。他說,傳統上家人都認為讀社會學就業市場窄,但他讀了之後「的確解決我不少疑惑」。

    「很多人都認為讀人文社會學科就是背很多。」吳駿盛表示,雖然不重運算、推導公式,但人社學科的推理和思考過程未必輕鬆,很多時候深度訪談的辛苦和收穫,不會比自然學科無價值。然而愈接近畢業,吳駿盛坦言還是有些徬徨,他不知自己所學將來可否在就業市場中謀得生路。所幸他有另修經濟系,他會再考研究所,試著以學術研究為出路,但也不排除未來靠經濟系的學歷找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