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出自於數位時代,分析現在博物館的新趨勢。
博物館已經走出傳統保存的功能,轉而要朝向各式週邊服務。下面的數位博物館,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尤其項很多博物館在紐約,倫敦。以前只能坐飛機,花一大堆錢去參觀,但是未來這個趨勢,將使博物館美學更加普及。


==============
幫藝術品下標籤,大家一起來 博物館廣徵創意便利網路搜尋
 
‧數位時代雙週 2007/04/27 
 為了方便藝術品搜尋,幾家大型博物館正開始體驗Web 2.0精神,讓網友替收藏品定標籤,不管是一般網友還是專業藝術家,人人都可為館藏增添活潑的關聯性。 
 
 
作者:吳文雅


漫步在美術館,一幅畫很容易就抓住了我們,只要一走近畫,看到畫作附近的標籤,我們很容易就知道這些畫的作者和名稱,也能了解這是什麼時代的作品。然而如果我們沒辦法親自到博物館,想試著在網站上找到或認識一些畫,很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除非知道畫的名稱或是畫家的名字,否則我們根本無法搜尋到想要的畫。

「美術館已經發覺線上收藏品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現在的作法根本是把內容藏起來,讓專家以外的人無所適從,」多倫多檔案與博物館資訊公司(Archives and Museum Informatics)的合夥人之一珍妮佛川特(Jennifer Trant)這麼說:「我們必須提供和視覺記憶同樣的方法來吸引網友。」

在虛擬展館(Web 1.0)花費數百萬美元和多年努力之後(虛擬展館比實體展館吸引了更多參觀者),美術館開始重新思考他們的線上收藏運作方式。標籤(tagging)是相片網站Flickr.com大受歡迎的原因;讓網友替收藏品訂定標籤,幾家大型博物館正開始體驗Web 2.0精神。

社會性標籤(social tagging)指的就是由使用者針對服務內容(如照片、網站連結、藝術)提出標籤或註解,從而創造出使用者自行產生的分類,或可稱之為大眾分類法(folksonomy,此字由folks和taxonomy組合而來,folks指大眾,taxonomy指分類法)。


集思廣益讓關鍵字更完整


博物館或美術館打算鼓勵大眾為館藏提供描述性的社會標籤,讓大眾標籤與專業的說明並列,創造出一種新型態的分享語彙。如梵谷的名畫《星夜》(Starry Night)所出現的標籤,就會有「星星」、「星球」、「漩渦」或是「精神錯亂」等。

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在二○○五年秋天進行了一項測試,由志願者們為三十幅畫作、雕塑和其他藝術品的影像提供關鍵字。把這些標籤拿來和美術館的分類目錄進行比對,結果有超過八○%的詞彙不在美術館原先的文件中。

舉例來說,佛萊斯(Joachim Friess)的裝飾雕塑作品《黛安娜與雄鹿》(Diana and the Stag),「鹿角」、「箭術」和「女獵手」等標籤如預期出現,但「珍貴的」、「奢華的」等意想不到的標籤也跑出來了。「這些結果相當驚人」,大都會美術館收藏品資訊規劃總經理鍾蘇珊(Susan Chun)表示:「美術館和大眾之間的確存在著巨大的語義鴻溝。」

綜合大都會美術館的測試和其他研究,一些美術館組成了史帝夫美術館標籤計畫(steve.museum tagging project),延續「玩標籤」計畫。讓民眾為藝術品下標籤,可以讓美術館省下替成千上萬件作品按照主題一一製作索引高成本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理由。

川特就表示:「藝術專家覺得描述一幅畫的視覺要素是極為困難的。」她回憶在大都會美術館進行標籤測試初期,一位藝術專家曾挫折地抱怨:「所有我知道的字彙都不適用於這幅畫。」

但是一般大眾卻沒有這些限制,「我們絕對不會說一件作品幾乎都是紅色的,或是帶有某種倦怠感,或說他的特色是一隻玩撲克牌的狗,」丹佛美術館新科技部主任布魯斯韋曼(Bruce Wyman)說:「讓大眾下標籤,卻給了我們一雙從沒有的眼睛。」

二○○六年八月史密森創新攝影(Smithsonian Photography Initiative)也邀請訪客們到網站(photography.si.edu),為兩千幅相片加上標籤。只要點選「進入相框」(Enter the Frame)後,網友立刻就可看到其他訪客的標籤。

「我們的關鍵字很不夠,」創新攝影網站的製作人卡薩里斯(Effie Kapsalis)說:「沒有任何分類系統能夠涵蓋這些照片的所有主題,但我們想要讓每一張照片擁有許多標籤,於是只好向大眾求助。」


巧妙創造前所未有的關聯


標籤字眼從明顯的、世俗的,到印象主義的、個人的,什麼都會有。一張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的照片被網友標註為「寂寞」,而身穿南北戰爭軍服男孩們的照片則讓人覺得「無辜」。這些標籤在不同的影像間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關聯,有時深具啟發性,有時則讓人會心一笑。意想不到的關聯可讓照片輕易地被串連瀏覽,這種方式是美術館網站以前從不曾做到的。

大眾會想要為藝術品加上標籤嗎?多數的大型美術館裡擁有健全的志工團,一般藝術愛好者也願意趁此機會協助美術館作業,同時現今愛分享的網路風氣也鼓勵人們參與「集體智慧」計畫(如使用者共同撰寫的維基百科)。從幾個博物館的標籤計畫看來,發現網友標記出來的詞彙,其實隱然都和個人相關。

以史帝夫美術館標籤計畫來說,可發現有些標籤是人人都會用的,另外大部份的詞彙卻很少被用。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的名畫《Madame X》,最常見的五大標籤是女人、黑衣、肖像畫、桌子、禮服,但這五大標籤之後,就進入一長串愈來愈主觀的詞彙,如僵硬的、大膽的、丟臉的、自負傲慢的人、貴族等。

如果標籤是網友對藝術品的「某某」感覺,那顯然的每個人對於什麼是「某某」,都有很不同的看法。

「這是一件好事」,雪梨動力博物館網路服務經理陳塞巴斯汀(Sebastian Chan)說。雪梨動力博物館網站(http://www.powerhousemuseum.com/)二○○六年六月重新設計後,鼓勵大眾為館藏下標籤。一位雪梨人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已在動力博物館的網站上,為影像下了無數個標籤,他甚至經常使用電動遊戲中的名詞和一般流行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