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對技術商業化很有興趣,卻缺乏專業訓練,也未必有很好的商業嗅覺,對商機的判斷及時機掌握不當,因此往往他的發明是由別人賺到錢,這也是一般科研人員「重科技、輕商業」心態所常犯的通病。
上面這句話是整篇我想po給大家看的原因,是否也適用在文創呢?

============
李鍾熙觀點》愛迪生為什麼沒發大財
 
【經濟日報/李鍾熙】 2007.04.25 03:58 am
 
 
大家都知道愛迪生(Thomas A. Edison)是個偉大的發明家,最近一本新書卻讓我們看到他的另一面:雖然他成功地創造出許多新發明,卻常在商業化過程中遭到挫折。

愛迪生確是個奇才,他一生中共獲得了1,093項美國專利,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多專利的個人。他從小淘氣多問,喜歡閱讀及動手實驗,從早期發明電動投票機,到電報及電話的改良,到留聲機、電燈及電影的問世,都為人類帶來嶄新的希望。

他後來又投入電池及電動車的研究,雖然當時無法和汽車競爭,但電池找到很多其他用途。此外,他也積極研發高效率的鐵礦冶煉技術、橡膠替代品、以及水泥的量產和應用等,甚至連今天還在使用的紐約洋基棒球場,都是用他當時剛發明的灌漿式水泥所建造。

愛迪生不只發明新產品,更有興趣將其積極推廣商業化。例如電燈剛出爐時不太有用,因為大部分家庭都沒有電,他就開始構想集中式發電廠,並利用輸配電送到每個家去,也因此建立了整個現代化電力供應系統。

愛迪生的另一項重要貢獻是他的研究方法及所建立的實驗室。他工作非常認真,相信「天才是一分靈感,99分努力」;他不喜歡自己一個人工作,常找各種專長的人一起,看看別人有何不同的想法;而他在紐澤西(New Jersey)建立的實驗室,可以說是現代「工業研究所」的始祖,其包含了化學、機械、冶金等單元,並配置了試驗工廠,後來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等大型研究基地就是源自於此。

凡此種種,愛迪生的貢獻實在不勝枚舉。而當我們看到愛迪生有這麼多傑出的發明,也一定認為他會發大財才對,但根據估計,他只有約150萬美元的財產,雖然不算少,但比起得到他幫助的許多企業家朋友,如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等,實有天壤之別,追根究柢應該有幾個因素。

首先,愛迪生對周遭事物觀察敏銳,構想很多,興趣太廣,因此常常一個接一個發明、一個又一個計畫,不斷地轉換到新題目,而無法集中力量,確實將一個新發明推至商業化。例如他發明的留聲機,就擱了10年才又進一步實用化。此外,他也常常受到媒體吸引,喜歡成為風雲人物,雖然大有名氣,但也因而較難專心。

其次,他雖然對技術商業化很有興趣,卻缺乏專業訓練,也未必有很好的商業嗅覺,對商機的判斷及時機掌握不當,因此往往他的發明是由別人賺到錢,這也是一般科研人員「重科技、輕商業」心態所常犯的通病。

愛迪生是個天才,他最擅長的就是發明。從他的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專心聚焦的重要,也知道不論有多好的發明,多新的科技,還是要有商業化的專長搭配,才能成功地產業化,為社會創造更大的效益。 (作者是工研院院長)

【2007/04/2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