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的這則報導,倒刺激我們去思考,什麼叫作堅守崗位。
當然這是一個透過文化產業者的例子,一則符合本版題旨,一則,也可看到另一批沉默不語的台灣人。

郭台銘實在太吵鬧了,穿金帶銀,奢侈消耗。它也夠狠,吃人不吐骨頭。
相對於郭,怪醫楊博士可愛的許多,40年如一日,堅守它是一個’公務員’的職責﹔
我們也批判過現在公務員心態,不過那是因為落到現實的條件下,產生不得不如此的集體狡詐心態,其實還是有人以公務員職責自居的。

==========



文/蘇奕溱(更多內容請詳閱本期《新新聞》) 
本期《新新聞》雜誌封面。 

楊源泉指出,通常一件古物「送修」,以科技組來說,便會組成化學、物理、生物及藝術領域的四人小組一起修護,「就像醫阿扁,一定不會祇有外科醫生。」化學、物理領域的人才知道是哪些因素造成損害,每個不同化學、物理造成的損害都有不同的修護方法;生物專業的也才知道是什麼蟲害等,至於學藝術的人則是因為懂得該怎麼修復符合歷史、正統,「總不能清朝的器物結果修復成明朝的花樣吧!」正因為修個器物就得費上極大的工夫,往往明年要展的古物,今年就必須開始修護、清潔;修護完後,還要將修護的方法等記在病歷資料上,「往後才有得參考。」
保持原味盡量不修

至於談到日前炒得沸沸揚揚的「翠玉白菜」,楊源泉指出那其實是可以修補的,但因為故宮也有與時俱進的觀念,過去都會覺得趕快補起來,「東方人的想法就是要完美。」近幾年則已經跟進西方的思考了,盡可能地保持原味,祇要不影響原本大體的形狀,或是無礙於整體的美感,故宮就選擇不修,「現在在展的大英文物不就都斷手斷腳的嗎?」楊源泉認為:「現在去修反而像在欺騙民眾。」他接著也舉例,如果毛公鼎已經兩千六百多年了,卻一點瑕疵都沒有,那會很怪,大家應該也不會相信,楊源泉說:「損壞其實也是歷史的痕跡。」故宮的觀念也已經慢慢在改變,「『古物修護』現在大多從事『古物清潔』的工作了。」

有人在挖掘歷史,就有人試圖保存歷史,在故宮動輒為歷經幾千年的古物,因為這些負責修護的專家,才能延續著歷史的生命。

公務員身分 骨董名醫不隨便出診

文/蘇奕溱 見到人總是滿懷熱情地打聲招呼,在故宮裡工作的人幾乎都認識楊源泉,在科技組待了將近40年,「做得都比歷屆的院長還久咧。」楊源泉說故宮在1969年成立古物修護部門,當時他是第一批進來的,「一踏入後也就不想走了。」楊源泉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他是故宮第一個送出國培訓的人,到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就讀,學習國外的古物修護經驗。回國後,當時因為國內這方面的知識非常不足,「譬如燈光都是很亮很亮的。」他建議把燈光調暗,以免傷害古物,但這項建議也是幾經波折後才被採納。


楊源泉說,即便到了現在,國內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也還是不多,而且時常有朋友或是民眾打電話找他,問:「可不可以幫我修家裡的哪個骨董啊?」要不就是:「我的什麼古物的哪裡壞了要找誰修?要怎麼修?」楊源泉表示,通常遇到這種情形都很尷尬,沒看到真正的破損情形,還真的不知要怎麼建議對方處理,「偶爾甚至還會接到立法委員的電話咧。」但最後都是一樣的結果,「請他們去給別人看。」楊源泉說:「我是公務人員,應該也不適合私下在外幫別人修吧!」這項原則,也跟工作一樣維持了將近40年。
(更多內容請詳閱本期《新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