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華人藝術市場的報導,越來越多,原因在於成交金額非常驚人﹔我的印象,應該也都po在本版,諸如天下與商周,還有聯合報,大概都報導過﹔
下面算是一個資料庫吧!大家看看什麼樣的畫作與風格,受到藝術市場青睞,短期內中國的藝術市場都在看漲的趨勢,台灣是否能在蘇富比和佳士得出走後,分到一杯羹?


=========
華人藝術市場的當代傳奇
 
‧台灣光華雜誌 2007/03/13 
 「破紀錄」最足以形容近來華人當代藝術市場的景況,從紐約到倫敦、從香港到北京、從台北到上海、從2005年的春季拍賣到2006年的秋季拍賣,華人藝術市場的熱度就像股市進入主升段,以一季一翻的速度,不斷創造噴出行情。 
 
 
【文/滕淑芬】
「破紀錄」最足以形容近來華人當代藝術市場的景況,從紐約到倫敦、從香港到北京、從台北到上海、從2005年的春季拍賣到2006年的秋季拍賣,華人藝術市場的熱度就像股市進入主升段,以一季一翻的速度,不斷創造噴出行情。

低迷多年的台灣藝術拍賣市場,終於等到燕子回春。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幾場拍賣會都擠滿了購畫的人潮。(攝影/林格立)
 
2006年蘇富比公司在香港的秋拍,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的《淡水》(1935)以3,484萬港幣成交(約合1.44億台幣),創下華人油畫拍賣最新的世界紀錄。同一時間,中國大陸中生代畫家張曉剛的《天安門》(1993),在香港佳士得拍出1,800萬港幣(約合7,400萬台幣)的行情。

華人藝術市場為何如此暖烘烘?搭上了這班「中國熱」順風車,台灣藝術市場期盼多年的燕子,終於回來了嗎?


1月7日,由台灣老字號敦煌畫廊與收藏家組成的新拍賣公司──中誠國際藝術,舉行首次拍賣會。

拍賣會上「搶」得最兇的,是中國大陸中生代畫家周春芽的《石頭系列──雅安上里1號》。經過激烈競標,最後以1,300萬台幣落槌,比預估價的400萬元整整高出3倍;台灣雕刻大師朱銘的《太極系列》,也喊到500萬元。

此次中誠公司徵集了106件華人當代藝術作品,全來自台灣收藏家,其中65%為海外華人與大陸藝術家作品,35%為台灣前輩與中生代畫家作品,成交額一億四千多萬,成交率81%,成績不俗。

這兩年,台灣拍賣市場以「華人當代藝術」為主題的拍賣會,成交量動輒破「億」。

兩家僅存的本土拍賣公司,「景薰樓」2006年秋拍達到1.8億元。成績最好的「羅芙奧」2006年秋拍,5.4億元的成交額,更打破台灣有史以來的紀錄,顯示華人圈的收藏家實力堅強。

台灣藝術拍賣市場屢創新高,放眼亞洲更是勢不可擋。

以香港佳士得2006年秋拍來說,共分為亞洲當代藝術、中國近代書畫、瓷器、玉器、珠寶首飾等不同主題進行,總成交額高達17億港幣;其中亞洲當代藝術成交額約有4,297萬港幣(約合1.8億台幣),港台盛況連成一氣。

2006年中國大陸共有數百場拍賣會,成交額比前一年飆高了一倍。相對於具有千年歷史的水墨畫,中國當代藝術猶如年輕的稚子,這般火紅因何而來?

大陸媒體分析,1980年代,中國油畫市場剛起步,1994年,拍賣公司才開始涉足油畫市場,新成立的中國嘉德公司在當年春拍的油畫專場推出了51件作品,成交額僅有196萬人民幣,因為當時畫家、收藏家和買家都少,成效不佳。

度過2003年SARS的消費低點後,一波波投資熱潮開始進駐中國,加上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新一代寵兒,油畫市場出現了成交旺盛、價位高抬的局面,各大拍賣公司紛紛開闢油畫專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絡場面。

拍賣會場掛滿了畫作、供收藏家鑑賞。而事前已做好功課的收藏家到現場領牌,拍賣官會請工作人員展示畫作,接著出價,最高價者得標、落槌。(攝影/林格立)
 
此外,相對於古代水墨畫市場假畫較多的情況,油畫創作者大都健在,而且油畫的入門門檻高,技法複雜,仿製難度大,也是得到國內外收藏家青睞的原因之一。

從2003到2006年,短短3年,中國油畫市場就像一匹脫韁野馬,衝撞出絢麗的新天地,速度之快與能量之強大,超出各界意料,對台灣也造成磁吸與感染,讓沉寂已久的台灣藝術市場重新燃燒。

1988至1996年,是台灣藝術市場最活躍的年代,當時從北到南,私人畫廊紛紛成立,最高峰時多達二百多家,例如台灣畫廊的熱門地點──忠孝東路四段阿波羅大廈附近,就有四十多家畫廊。

1992年國際老牌藝術拍賣公司蘇富比、佳士得相繼登台,正式運作,更將台灣的藝術市場炒翻了天。

「台灣是西方拍賣公司進軍亞洲的引爆點,當時他們認為台灣是一塊有待開發的處女地,」東之畫廊總經理劉煥獻說,1992年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成立後,開始設立藝術品鑑定與鑑價制度,讓藝術市場有了價格依循的指標;加上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民間財力雄厚,種種條件俱足,造就拍賣市場的榮景。

不料,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波及全球;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的摧殘,各行各業普遍看壞景氣,藝術產業更是首當其衝。2000年蘇富比公司撤出在台灣經營8年的市場,移往香港,對已冷卻的國內藝術市場猶如雪上加霜。

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這一波藝術拍賣市場的亮麗業績,該如何解析?是非理性的繁榮炒作,或者代表台灣藝術市場已一掃多年陰霾,從谷底回春?

「相對於國際社會關注拍賣會上的中國熱,台灣市場比較平靜,但谷底已過,畫廊運作也重上軌道,」中誠藝術公司董事長洪莉萍指出,拍賣會則是第二交易市場,台灣資深藏家三十年前就開始收藏藝術品,近年華人作品火熱,正是讓藏家出清存貨、互通有無的好時機。

 
拍賣會場掛滿了畫作、供收藏家鑑賞。而事前已做好功課的收藏家到現場領牌,拍賣官會請工作人員展示畫作,接著出價,最高價者得標、落槌。(攝影/林格立)
 
研究台灣美術史的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倪再沁則比較悲觀,他認為,「香港和台灣拍賣市場的熱度,只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熱絡程度。2000年之前台灣市場很熱鬧,一場接一場的研討會與藝術博覽會,現在則很沉寂,不少畫廊、畫家紛紛出走中國、赴京探路。」

看到買家在拍賣會上激情演出、爭逐名畫,市場上也出現「一般人若要投資藝術,現在是進場的大好時機」等論調。真是這樣?

收藏藝術品並不難,有錢就好;但若想買到日後會增值的畫作,就要具備眼光與膽識。

專門代理台灣前輩畫家作品的劉煥獻舉例,陳澄波一幅40號的油畫《嘉義公園》,1988年在他的畫廊舉行紀念展後,就以定價180萬元、底價135萬元擺在畫廊裡出售。一位收藏家已出價130萬元,卻怎麼都不願意再多加5萬元。當時沒賣出去,兩年後陳澄波的家屬將這幅畫委託香港蘇富比拍賣,國巨電子董事長陳泰銘大膽以八百多萬元買下;10年後,這幅畫的身價已高達三千萬元以上,讓當年捨不得多花5萬元的收藏家懊惱不已,連劉煥獻自己也後悔沒有買下來!

陳澄波與廖繼春是台灣美術史的指標人物。藝術界人士指出,經營台灣前輩畫家的畫廊,這兩年重新整合手上籌碼,與本土收藏家合作,以香港拍賣市場為舞台,將前輩作品推向世界,除了在商言商,背後還有一層提升台灣認同、復興前輩畫家在市場地位的意義。

「根據國外統計,藝術投資的報酬率平均一年14%,遠比放在銀行的定存高,問題是要買對。」劉煥獻認為,陳泰銘當年買下《淡水》,爾後增值幅度達十倍以上,只能說他的眼光好、耐性足,畢竟也放了10年。

由全球藝術市場向中國當代傾斜、向東方靠攏的趨勢看來,台灣也不得不投入這股潮流。要注意的是,很多新手藏家看到有名或沒名的藝術家作品都漲價了,很容易出現「用耳朵買畫」的跟風。

而少數畫作被過度炒作的情形,連畫家自己都看不下去。

去年北京保利公司「中國當代藝術」拍賣中,新生代畫家劉小東創作的巨幅油畫《三峽新移民》創下2,200萬人民幣高價。

但劉小東並沒有欣喜之情,他認為自己的畫並不值那麼高的價錢。

目前,大陸媒體已出現「中國當代藝術是冒煙了或熄火了?」的討論。


藝術家、收藏家、畫廊與拍賣公司是藝術市場的四大支柱。畫廊最貼近藝術家與愛好藝術的觀眾,肩負活絡藝術市場的角色。圖為成立三十年、以台灣前輩畫家為經營主力的東之畫廊。(攝影/林格立)
 
台灣收藏家尤其得謹慎小心,因為對中國藝術品的旺盛需求,有不少正是由香港、台灣收藏家主導出來的。台灣收藏家的購買實力,對於兩岸三地藝術市場的榮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步。

報導指出,北京、香港拍賣會上,台灣買家獨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成交額,已是常態。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以直銷化妝品為業的台灣克緹集團老闆陳剛信一次買回常玉、朱德群、林風眠等人的畫作,大約花了二億台幣。

「全球化現象之一就是中國市場的崛起,台灣要把中國當市場,在市場間來來去去是很正常的。目前台灣美術通往全球的捷徑就是北京,」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倪再沁認為,台灣人一向善於以小搏大,就像美國的猶太人,人數少卻能主宰美國媒體、金融、文化產業;以台灣藝術界的靈活度與創作力,當然也可以在彼岸引領風騷。

醞釀多年,華人藝術市場已從天將破曉、霧氣瀰漫的黎明時刻,準備奔上中天。希望這持續加溫的動力,能夠溫暖藝術家的心,創作出更多好作品。

【本文出自《台灣光華雜誌》三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