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乍看之下,我還以為WEF評論世界的Internet,原來所謂網路,我的理解是:貿易通路的程度。應該沒理解錯吧?因為如果是internet,怎麼會有政治與司法?
台灣的記者十分關心台灣的司法與政治新聞,引述國外指標,特別就會標出這個。

台灣的危機在於,如果歐美要進入亞洲,或是進入中國,可以使用蛙跳跳過台灣,則台灣地位就喪失。過去中國在封閉搞文革,製造工廠當然落到如南韓與台灣身上,日本也分的不少。
現在中國全面右轉,印度也來參一腳。過去的亞洲四小龍面臨製造業危機,只要按照製造業模式可以製作的,中國全部都會,包括現在的所謂科技代工,中國也會,英特爾的宣示,讓張忠謀腳都要軟了。但是反過去想,這些科技人過去吃了官方多少好處,現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真是歷史宿命。台灣最自豪的良率,如果中國差距不多(比如99%對90%),但是成本僅1/5-1/4,我猜想商人的邏輯,台灣就不用混了。
台灣,猶如德川時代的薩摩藩(九州最南端,現稱為鹿兒島縣,還打贏過英國人),只是一個地區,對非華語圈者而言,認同核心就是北京,台灣在此,處於矛盾狀態:生產上要合作才有生路,但是很多地方又競爭,上述製造業的部份部門,就是。
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兩岸各地有各自的文化,勢必也是一個競爭。

========
網路整備度決戰點在跨境服務
 
【經濟日報/社論】 2007.03.31 02:54 am
 
 
世界經濟論壇(WEF)28日公布「2006-2007年全球資訊科技報告」,其中,被視為資訊科技競爭力指標的全球「網路整備度」排名,台灣從去年的第七名退步至第13名。而今年前十名的國家依序分別是:丹麥、瑞典、新加坡、芬蘭、瑞士、荷蘭、美國、冰島、英國與挪威,其中除了新加坡及美國外,其餘均為歐洲北部及西部國家,因此從區域的角度觀察,西北歐仍是全球網路整備度最先進的區域;若從國家規模來看,除了美國及英國外,其餘均為小型經濟體,顯示出相對於大國,小國反而較容易在網路整備上發揮。

就台灣今年的表現來看,雖然退步了六名,但今年報告的共同編輯、ISEAD商學院教務長都塔仍給予台灣表現相當高的評價,並表示「台灣在資訊科技領域非常先進」。事實上,在前年台灣排名從17名晉升至15名時,該年報告首次出現「特寫國家」專欄,而專欄介紹的國家即是台灣,並以「資通訊科技新巨人」稱讚台灣。

另外,去年台灣排名由15上升至第七名後,WEF也發表了一份名為「資通訊科技對台灣經濟競爭力與社會發展的影響力」的專文;文中指出,台灣由早期農業社會經數十年發展,在沒有重要天然資源的情形下,轉型為資通訊科技大國,在技術與創新領域展現出亮麗的成績,創造出的發展模式值得其他國家效法。台灣在發展及轉型過程中,政府扮演了中心角色,對經濟、科學及政府等各環節建立了一套強大而一致的計畫推動機制,透過縝密的政策推行,鼓勵創新文化;政府並與民間密切合作,大量投資相關的教育、研究與基礎建設,讓台灣的資通訊科技發展能夠媲美日本、美國。

事實上這些讚美在今年並沒有改變,為何名次會大幅下降呢?如果我們觀察細項指標便可知其原委。在整體網路整備度的指標組合上,分為環境(environment)、整備度(readiness)及使用度(usage)三大指標,上述的讚美大都反映在「整備度」的指標上,也因此今年台灣在此項指標排名仍能反向進步一名為第七,但「環境」及「使用度」則分別由第十、五降至17、13。反映出其他國家,尤其是西北歐國家,在「環境」及「使用度」的進步快速。

以長期觀察而言,台灣在「環境」及「使用度」都將面臨結構性的瓶頸;以「環境」的次指標來看,立法機構效能(49名)、司法獨立(53)、履行契約時間(73)、履行契約程序(46)及法律架構效能(41)等幾乎都是無解的結構性問題;在「使用度」指標上,台灣的個人與企業使用度都從原來的第九滑落為第17,這樣名次的下降,除了反映國人與企業運用網路設備習慣仍須加強外,更重要的課題乃在於使用度的需求端。當基本的整備度均大致完成,網路使用需求的蓬勃與否,決定了整體國家資訊能力的發展程度,台灣跨境服務能力的不足,限制了網路運用的國際化與需求。

網路的最大優勢便在於跨境及無遠弗屆,就如同飛機較其他的運輸工具最大的優勢在跨境的快速運輸;倘若機場(如同整備度一般),軟硬體建設得好,但航空業者的競爭力、旅客與貨物的運輸需求均僅限於國內,那麼這樣的發展終究有限。

不僅台灣如此,亞洲許多國家也都面臨這樣的困境,從近三年的名次變動來看,台灣為15、7、13;韓國為24、14、19;香港為7、11、12;日本為8、16、14;新加坡為1、2、3;至於印度及中國大陸排名則仍處於四、五十名以外。其中除了新加坡外,其餘國家均無法穩定排名在前十名,其中很大的關鍵在於這些國家網路跨境服務的能力與需求,均有待努力與加強。

【2007/03/3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投25億美元 英特爾大連蓋晶圓廠
TVBS 更新日期:2007/03/27 15:50 記者:詹瑋琦
重要的產業消息,美國晶圓大廠英特爾,決定投資25億美元,在大陸大連興建晶圓廠。這是高科技業在大陸投資金額,最高的一筆投資案。而英特爾的大連廠投產之後,也會用美國政府允許的最高晶圓技術,到時候英特爾大陸廠的技術將超越台灣高科技業。

隆重的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簽約儀式,因為這場合作協議,備受國際產業矚目。美國Intel正式決定投資25億美元,在大連,興建Intel第一座亞洲的晶圓廠。英特爾總裁歐德寧:「我們的決定是根據長期的產能需求以及遠見,中國大陸是世界上IT設備第二大的市場,而且還持續不斷的成長中。」

這個投資案之所以受到矚目,除了是因為,這是高科技企業,在大陸最高金額的一筆投資案之外,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府已經早台灣一步,與大陸簽定高科技合作協議,未來英特爾大陸廠的技術,將遠遠超前台灣高科技業。

記者:「美國政府反對?」英特爾總裁歐德寧:「其實沒有,美國政府沒有阻力,很多美國官員認為,這是中美兩國技術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根據了解,Intel在大陸已經投資40億美元,而且2010年投產的時候,也會使用美國政府允許的最先進晶圓技術。不過反觀台灣,開放晶圓廠到大陸的做法,還停留在原地,也難怪高科技業,會急得跳腳。


======
英特爾將與大連市共建半導體技術學院
 更新日期:2007/03/27 21:11
(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電)繼二十六日宣佈在遼寧省大連市建立十二吋晶圓廠之後,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爾今天又與大連市政府、大連理工大學簽署協議,將在大連創建半導體技術學院。這是英特爾公司迄今在全世界第一個大規模參與投資建設的半導體技術人才培訓基地。

新華社報導,這個半導體技術學院與晶圓廠一樣,也位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人民幣三億四千八百萬元,其中英特爾公司無償捐贈一條八吋晶圓生產線設備,價值三千六百萬美元。

報導說,技術學院將於今年內啟動興建,二零零八年八月正式投入使用。

學院將委託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及運作,旨在建設成中國最先進的國家級積體電路產業技術人才培訓基地。

英特爾中國公司總裁陳偉錠表示,英特爾將為半導體技術學院捐贈設備、提供技術、培訓教學人員等。

英特爾公司二十六日在北京宣佈將在大連市投資興建一座十二吋晶圓廠,總投資二十五億美元,預計二零一零年投產。9603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