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發喪。
布希亞昨日辭世,享年77。
過去在學校,也試圖想讀布希亞,不過感覺哲學與政治經濟學底子不夠厚,更玩不起來。於是在文化研究一片倒下,小弟還是決定跟他告別,不想搞一個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的看法。
不過布希亞,是現在文化研究,以及傳播學者最近的最愛,讓批判資本主義又找到了相罵本。不過諷刺的是,台灣卻沒有重量級的翻譯,猶如Weber等大師著作,台灣都沒有全本翻譯,只有節一個一兩章出來,只好去買對岸的簡體書,不過,對岸也番的不怎樣,唯有手上的資本論才有信心。

布希亞的東西其實也沒啥了不起,因為它還有個瀟灑的前輩,就做羅蘭巴特﹔基礎概念,巴特都已經打造出來,60年代與他合作過的布希亞,只是把它搞的很炫而已,與其現在瘋布希亞,不如好好讀巴特。
台灣還有一批90年代留學回來的朋友,現在幾個算是文化研究的健將,當時都一起代理布希亞的舶來品,又是一個文化理論的貿易代理商,讓國內消費者可以想用歐洲新的文化理論,不過,一如上述,布希亞幾個重點書目,台灣還沒有什麼質量均精,以及大量編注的設計(馬克思的資本論,中國簡體版還有一大堆中國翻譯注視,把各種馬克思旁徵博引的經濟理論,包括莎翁名句都注釋出來),台灣的翻譯,真的就是把字翻出來而已,背後的文化與哲學歷史背景詞彙,完全不翻譯與大量解釋,所以誤讀,強作解人非常嚴重。試想,一個20歲外貌如黑澀薈妹的女孩子,為了考試或報告去讀布希亞譯本,除了看不懂以外,還強作解人,靠此大力批判台灣媒體與社會,....

=====
法國社會學大師 布希亞辭世
 
【聯合報/編譯王先棠╱綜合外電報導】 2007.03.08 03:44 am
 
 
法國著名社會學大師兼哲學家尚‧布希亞6日在巴黎寓所去世,享年77歲。法國教育部長德羅賓說,曾提出「過度真實」、「擬像」等概念的後現代理論大師布希亞,是形塑法國社會學思想的偉大人物,法國如今失去了一位「偉大的創作者」。

1929年6月20日於法國理姆斯出生的布希亞,曾任高中德文教師多年,也做過翻譯與評論家。獲社會學博士學位後,他在巴黎第十大學擔任社會學教授,對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創新研究所」的發展也頗有貢獻。

布希亞的研究重心是人的意識如何與真實、幻想互動,這些互動又如何產生一個「過度真實」的世界。

布希亞的「恐怖主義的精靈:雙子星大樓的安魂曲」一文在知識界曾引起重大爭議。在布希亞的眼中,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是一個融合了歷史、象徵與黑暗幻想的「超真實」事件,是「所有事件之母」。他說:「恐怖主義不道德,但是恐怖主義是對本身不道德的全球化的回應。」

布希亞曾說:「聖塔芭芭拉是天堂,迪士尼樂園是天堂,美國是天堂。天堂就是天堂,雖然它可悲、單調、膚淺,它還是個天堂。」

布希亞著作等身,作品超過50種,重要論著包括「擬仿物與擬像」、「美國」等。

過度真實

布希亞認為,大眾媒體製造的「過度真實」深深影響了人對事物的觀感,如果人沒有目睹事情發生,事情就彷彿沒有發生。他在1991年出版的「波灣戰爭不曾發生」一書中強調,第一次波斯灣戰爭雖然透過電視影像傳到大眾眼前,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電視所呈現的樣子,美國率領的盟軍部隊並沒有真的勝利,因為殺戮之後,伊拉克的政局並無多大改變。此觀點曾引發激烈爭論。

 
===
布希亞的批判》媒體虛擬的真實 造成真假不分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07.03.08 03:44 am
 
 
被視為是「黑暗教父」的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生前自認「我不是社學會家,也不是哲學家。」研究布希亞的國北師教授林志明說,布希亞思想很有創意、不拘泥學院研究的形式,加上挑釁的言論,一生充滿爭議。

布希亞著有「物體系」等討論符碼、擬像以及擬像物、消費社會等議題的著作,被奉為是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泰斗,晚年還藉攝影對社會及世界表達他的意見。曾在法國巴黎求學的林志明,在90年代曾兩度觀賞過布希亞的攝影個展,並因開會的機緣得以結識布希亞、其後又翻譯他的「物體系」,跟布希亞相當有緣。

林志明說,布希亞自認是「思想的恐怖主義者」,他提出的見解對社會很具衝擊力,又因他充滿革命性的批判並經常舌戰群儒,一般人可能會誤以為他不近人情,其實他本人相當隨和,親切。雖然布希亞在法國長久以來地位不明,甚至被學界排斥,但林志明仍認為,他生前是法國僅存的大師之一;布希亞提出的後現代主義思想,對台灣學界影響深遠,其中,尤以他對媒體和現代科技提出無情的批判最具影響力,他在「擬像與真實」一書中指出,在後現代世界,真實已經被符號所模擬出來的世界所取代,媒體虛擬出來的真實變得比真實還要真實,也益發真假不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