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消息一則來自於中時的民意論壇,一個來自於浮世繪。
前這就是針對昨天歐陽峰看待台灣檳榔西施的觀感,尤其反省到一般偏見這個層次上。有意思的是,台灣有多少人從辛苦的角度去看這批年輕少女?尤其注意,媒體在報導火辣穿著後,總要抬出幾個教授或醫師,給我們道德洗禮一下:繼達到眼吃冰淇淋的效果,又有心靈雞湯。
林志玲時常穿著性感,學界也幫她出了專書。但是待遇怎麼跟西施們差這麼多,是何種認知體系在操作與判斷。
更有意思是,台灣這兩天吹起一股台客風,其實也有反對聲浪﹔不過台客風沒有這麼簡單,也不是隨意吹起。
相對的西施們就沒有在類似的操作中獲得青睞,以致於無法登上simple life的殿堂,不然華山或許會變成清涼秀場。

=================
中國時報 2007.02.27 
深情看檳榔西施
許又方

    南非攝影家歐陽峰,用了七年時間紀錄台灣「檳榔西施」的一顰一笑,以截然不同於本土眼光的視角重新詮釋了這些女孩所折射的文化意涵,不僅決心毅力令人佩服,獨到而不凡的見解,更富教育性與啟發性。從媒體報導他的談話中,筆者深切體會,當我們願意用深情、深入的眼光看世界時,即使再陰暗的角落,也總會閃現良善的微光。

    對一般國人而言,「檳榔西施」象徵著「失序」、「墮落」與「庸俗」,有時甚至與色情犯罪劃上等號,歐陽峰的台灣朋友說她們是「bad girl」,可謂一語道盡上述的觀感。這樣的看法無疑存在著「類別化」與「階級化」的偏見,忽略了個別差異,同時也無視於現象背後複雜的社會與文化因素。試想,當林志玲衣著性感地與台灣首富郭台銘貼身起舞時,她的肢體語言與路邊搔首弄姿的檳榔西施相較並無二致,藉著美麗的身影掠取目光及相關利益的方式也大同小異,然而其由傳播所產生的影響則遠非後者可以並論,但閱聽大眾多半會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林志玲。或許美感反應上確實有別,但我們不能否認,階級意識正左右著我們的觀感。

    可貴的是,歐陽峰並不這麼看。他留意這些青春姑娘的美麗,欣賞可愛的笑容,以展開愉快的一天,並因此深入她們內心世界,看到她們與一般人相同,有情感,也有理想。他提醒我們,很多檳榔西施都是好女孩,只是環境的因素讓她們必須暫時藉此掙錢,人們應該懂得尊重這份職業。更難得的是,歐陽峰點出國人習以「庸俗文化」視之的檳榔西施現象背後的社會優勢,他說,西施若出現在南非,馬上就會遭遇不測,台灣社會允許她們存在,正顯示出我們對人權的尊重與治安良好。

    換個角度,用另一種心情看世事,總會得到完全不同觀感。我們慣常以階級偏見看待檳榔西施,自然不會給她們太好評價。歐陽峰的紀錄卻給吾人一個震撼,讓我們省思,其實剝開內心世界,很多衣著光鮮、職業炫人的「高級人士」,不見得會比檳榔西施單純、乾淨,君不見政治殿堂、大學校園,多的是自命上流的人為名為利醜態盡出?而掏空投資人血汗錢,忙不迭「落跑」的王又曾、金晶夫婦,跟西施們相比又如何呢?

    若我們冷靜想想,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很多問題,不論是政壇、學界或其它層面的對立,其實都是因階級或族群偏見所造成,任意將人類別化,然後再依刻板印象予以一致性評價,扭曲成我高你低不平等態勢,誤解、仇恨於焉瀰漫,動盪也因而啟釁。這位南非攝影家用局外人眼光在局內為我們開啟另種觀點,激發吾人潛在善意,也幫助台灣人了解自己的缺點與優勢,如何截長補短,端看是否懂得珍惜這些啟示了。(作者為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中時浮世繪)
看老外遊台灣
 
陳若慈  (20070227)

    


    一拿起旅遊書,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精美的封面照片,義大利的羅馬競技場,澳洲的袋鼠,美國的自由女神像,英國的大笨鐘、塔橋……,那麼台灣的封面呢?

    自助旅行的愛好者對於英文版的旅遊書應該不陌生,在台灣最常見的便是孤星系列(Lonely Planet,又稱為寂寞星球)。一九八七年孤星出了第一版的台灣旅遊書,為市面上少見以英文寫成的旅遊書,被在台灣的西方人稱為人手一本的「台灣旅遊聖經」,因為沒有其他本可供參考,這本在許多英語系國家都買得到的旅遊書,對於旅行者建構台灣的印象便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攝影引導讀者建構對當地的
    印象 真實性鮮少受到質疑

    這二十年來,書中所描寫的台灣與我們的認知有何不同呢?又有多少的刻板印象深植老外的心中,數十年如一日呢?

    隨著台灣的進步,台灣孤星的內文介紹也逐漸從落後的農村生活轉變成繁忙工商業社會,書名也從前三版的《在台灣旅遊的生存之道》(Taiwan ── a travel survival kit)變為簡單的《台灣》。雖然第四版以後的書名已不再暗指在台灣旅遊可能會有生命安全的疑慮(不然怎麼會有”survival”字眼呢?),但從書中的照片仍能一窺西方人對於台灣難以改變的刻板印象。

    照片是一種符號,也呈現看事物的特定角度,卻鮮少有人懷疑攝影的真實性,旅遊書上的照片更是容易引導讀者建構對當地的印象,對於西方人心中的神祕東方而言,照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歷年臺灣孤星封面照片看來,可略知西方人對於台灣的刻板印象多半逃脫不了宗教上的象徵,如寺廟藝術等,最常出現的主題為龍,書法次之。我們各式各樣的宗教相關藝術、儀式等,對他們來說,絕對是神祕東方的代表。

    除了封面,內頁彩圖也是讀者看旅遊書的一大重點。除了台灣自然之美外,在台灣孤星裡可以看到的照片有靈車、靈骨塔、中正紀念堂、大大小小的寺廟,人物則不外乎在農村玩耍的赤腳小孩、打盹的老人、站崗的憲兵、各類京劇臉譜,虔誠拜拜的男女老幼,卻從不見滿街跑的青壯年。

    書中提及的愛面子文化

    及愛數字文化 令人莞爾

    旅遊書的撰寫,多少免不了為了吸引讀者的目光,刻意突顯大眾的刻板印象﹔大部分的旅遊者對於未知的旅程都會期待看到、經驗到一些平常生活不曾接觸到的。因此,被突顯的部份也經常是他們覺得最具異國風情的部分。

    台灣,位於西方人眼中神祕的東方,二十年前,對於旅行者而言,光是「神秘的東方(the Orient)」這概念就夠吸引人了。也因為西方人對於東方的了解,不如東方對西方的了解來得廣及深,他們常把整個東方視為一個不具差異性的整體,因此,他們在台灣所發現的一切都可以代表東方,在其他國家所看到的現象,也理所當然地套在台灣身上,使得書中的台灣缺少自身的獨特性,不是列於中國文化之下,就是被視為大東方的一部份。

    台灣對他們來說,像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living museum),除了觀景(sight-seeing)之外,也看人(people-watching),有趣得不得了。

    書中提及我們的愛面子文化(總愛搶著付錢),以及愛數字文化(你今年幾歲?收入多少?),都讓人莞爾。然而書中字裡行間不時透漏出西方人的優越感,以及東西方的對比,先進與落後、富裕與貧窮等,身為在地人,對如此簡化台灣的思維,不免感到好氣又好笑。

    反觀自己,我們是不是也常陷入對外國文化的刻板印象而產生文化大頭症?還是更慘的──接受外國的優越觀點而貶低自己?往好處想,如果能以別人的眼光來檢視自己身邊習以為常的人事物,換個角度看一成不變的生活,也許也能體會外國旅者遊台灣的樂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