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文化可以成為一個產業的話,我們不禁要問:這個產業是否有機會像其他產業一樣,可以上市募資,成為上市上櫃公司?

科技業,一些傳產業可以上市募資,那文創呢?

很多人不禁啞然失笑,直陳文創都是小公司,獨立工作者,甚至資源要跟政府要,但那只能說是產業的一面;事實上像媒體集團、軟體集團等,是有機會上市上櫃的。而被雇用的一般工作者,猶如周邊協助廠商一樣,也可能公司規模不大,也可能就是一個獨立工作者。

不過自詡標榜充滿藝文氣息的「文創工作者」,反個面向來看,自己也就是一個「廠商」:關於文化與商業要純粹切割,有黃金比例,那是不太可能的。除非猶如動物園一樣養著一批動物班生活。

最近文創新聞淡了很多,大概都是一些政令宣導,或產品介紹;但這一則來自香港的消息,談到大陸向資本市場融資前進,並且前進香港,但也有可能失利,尤其中國大陸媒體企業,還由於中國控制言論等因素,前途還未卜。

從新聞中看來,一則是文創在台灣,相對於中港,到底是不是一個產業?以及,中國控制言論,對我們的利多在哪裡?還是利多在於前進中國、尋找市場?

怎麼樣?上市、上櫃、募資、控股....很少在文創裡面看到吧?

=======
文化、傳媒業 上市路不好走 面對市場風險高 企業經營模式一變再變 都是致命傷

2010-04-25 旺報 【楊兆中】

     香港股票市場最近表現不錯,恒生指數曾重站上二萬二千點關口,而一直被投資者冷卻的文化產業及媒體相關類股也受到青睞。但事實上,香港上市的企業經營中國媒體業務風險不低,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媒體相關企業,能否受惠於這波新政策,實不能過分憧憬。

     早在去年9月,中國國務院原則上通過了《文化產業振興方案》,提出要加大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鼓勵發展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廣告,數位內容及動畫漫畫製作的產業。其次也鼓勵企業發展行動通訊多媒體及網路電視等新一代的媒體。

     上市企業 仍屬偏低

     不過,除了鼓勵內需之外,中國政府一直也把文化及媒體產業視為政治工具,在文化振興產業的意見書也提到「文化產業兼具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屬性,具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力量。大力改善文化產業發展的金融環境,更好地運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文化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將有效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掌握主動。」

     中國證監會的數字顯示,到目前為止,一共有16家企業在境內資本市場上市,境內上市的文化企業約占上市公司總數約10%。總體看來,文化企業上市速度與文化產業發展並不相當,也不能適應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

     難打進資本市場融資

     儘管中國過去數年曾多次鼓勵具規模的媒體走向資本市場融資,但成事者不多,其中較受矚目的為2004年在香港上市的北青媒體集團,便是將北京市政府的媒體機構《北京青年報》的廣告業務部門分拆上市。其後內地著名媒體來港上市者不多,最近一宗來港新上市的傳媒企業為2008年上市的現代傳播,是出版廣州《周末畫報》的民營雜誌出版媒體。在中國股票市場中,近期最轟動的要數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在深圳的創業板市場上市。

     現時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傳媒概念企業都是股價不高、市值不大的小型股,且多數是透過借殼上市形式,透過香港的上市公司,把大股東在內地的傳媒相關業務注入公司內,以便在香港資本市場募集資金。

     最近在市場熱炒的這類股份便包括了文化中國集團、華億傳媒集團及第一視頻等,至於其他內地稍具規模的媒體企業,則多數以首次發行(IPO)來港上市,如新華書店旗下的新華文軒,港資民營電視劇製作商「勤+緣」,以及上述提及的北青媒體及現代傳播。

     港上市媒體搶進大陸

     以文化中國傳播為例,這間公司由中國著名媒體人董平所主理的上市企業,前身是一家名為上聯水泥的上市公司,其後在去年董平為首財團與其接洽取得控股權,並透過上市公司斥資逾1億元收購在中國的手機多媒體業務公司及影視製作企業的控股權。公司截至去年6月底錄得股東應占虧損2.11億元。

     在這波文化產業振興熱潮下,文化中國的股價在3月中創下5角4分港元的高位後,其後在不足一個月內又下滑至僅4角多港元,一個月內股價便降了12%。究其原因相信不離資金炒作傳媒概念股有關。

     不過,這間公司也有一個驚人的亮點,那就是斥資4億元收購北京媒體《京華時報》約一半的股權,交易完成後意味著作為官方喉舌《人民日報》旗下的《京華時報》,變相借文化中國在香港上市。這項交易使《京華時報》成為中國少數將編採、發行及廣告一併上市的官方報業集團。據相關公告顯示,《京華時報》在過去3年均錄得逾600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文化中國成功取得《京華時報》的一半股權,將對其稅後盈利助益甚大。

     中國媒體業迫不及待來港募資,但過往也有不少香港上市的媒體企業前仆後繼投進中國市場,憧憬中國開放媒體行業,以便它們能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市場另闢新血路。但過去數年的例子則以失敗收場居多。

     最新的一個例子便是在香港最大的收費電視系統台有線寬頻通訊,早於2003年開辦以中國市場為主的「有線新知台」,並成功取得中國的外資頻道落地權,在三星級飯店等地區播放該頻道,豈料公司在2009年初低調宣布停播,直至今年初公司主席吳天海才表示公司「因為沒有足夠能力」而放下中國業務,短期內也不會再考慮中國業務的拓展。

     常採借殼方式上市

     另一事例就是香港雜誌出版商萬華媒體。萬華媒體是香港上市世界華文媒體集團的子公司,出版《明報周刊》等刊物。在2004年,世界華文(當時仍為明報企業)便與一間在內地出版外國雜誌中文版的出版社合作,進軍中國的雜誌出版市場。當時該伙伴更取得美國《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的中國特許權,出版中文版,萬華便以這個概念在香港主板市場招股上市。

     2006年3月,《滾石》中國版透過一家名為《音像世界》的雜誌,借殼用《音》的刊號創刊後不久,便因為其出版未獲註冊而被當局查封,其後則因其刊頭「Rolling Stone」大於「音像世界」字樣違反了規定而被當局下令糾正。其後Rolling Stone中國版改透過另一雜誌變身出版,但維持不久便停止經營。

     從過往經驗可見,香港企業進入中國的媒體市場所面對的風險高,而且因中國市場大,缺少當地脈絡也導致發展中國業務「力不從心」。至於繞道來港上市的內地媒體企業,則要慎防其業務一夕多變,卻摸不出一套經營模式,這類股份則只有淪為被投機者炒者的對象而已。

     (作者為香港傳媒工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