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到經濟日報上面刊載陳立恆董事長的文章,大概又是什麼軟實力之類的話題。

滿有趣的是,似乎在文創相關的論述裡面,不管是針對文化藝術、媒體,乃至於是談總體產業狀況的,似乎都各自有各自談論的「軌跡」,或慣性思考方式,或習慣式的用語。陳董事長也給我這種感覺。大概回憶一下他的相關文章,我記得有談過倫語、談過仁的...下面,他還跟外國人談老莊,相談甚歡。不過感覺好像跟法國人談老莊思想,會不會蔣勳比較合適一點?


再思考一下,現在對文創的思考,從軟實力、文化內涵去思索,這樣的思考路徑如何?也就是說,同樣一個文化產業,可以談它的文化內涵,也可以談通路、行銷手法,也可以談產業工作者互動關係,可以談諸如剝削,甚可以談:我認為根本沒有文創,那只是個國王的新衣。
上述各種路徑,都可以是一種思考方式。

而,一直到昨天,從文化內涵去思考文創產業,一直是很主流的思考習慣,只是你從哪種內涵:或者可以是東方,比如;也可以是西方消費的,比如去NEO19。那要進一步思考的是,從文化內涵去談文創,這種思考方式的利弊得失在哪裡?
當然找出自己的特殊性,就是它的利;然而,每個民族都有其特殊性:相信在阿富汗、在南韓、在羅馬尼亞,都各自有他們的傳統服飾、音樂、飲食習慣;那如果只從文化內涵/軟的角度去想,可能就缺了競爭關係、局勢、手法類的思考。
好像決定創意產業是否在一個地方,乃至於全球能讓軟實力稱霸的,並非是文化內涵是否有趣、豐厚?像美國,乃至於崛起的中國,所致力在做的,反而不是彰顯自己的文化內涵,而是打通通路、資金流通....當然,通路/局勢/關係式的思維,也有其問題,比如先前「財經漫遊-愛恨電影期貨」

延伸閱讀:

沈雲驄:財經漫遊-愛恨電影期貨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25922303

========

名家觀點/以文化競爭力周遊列國

【經濟日報╱陳立恆】    2010.03.24 03:12 am

每年世界經濟論壇(WEF)與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是全球各國參評的重要指標,WEF的排名基準為基本需要、效率增強與創新因素,台灣的名次為第12名;而洛桑管理學院則依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基礎建設作為排名指標,台灣在全球的總體表現為第23名。其實不論是WEF或IMD,人文、藝術、教育等指標都尚未被列入參評之範疇,但是在軟實力當道的現在,台灣,不能不正視自己的「文化競爭力」。

近年在國際間奔走,我觀察到台灣相較於世界各國的文化競爭力,優勢在於內涵、創新,劣勢在於執行力與國際語彙的使用。台灣其實擁有豐厚的人文素養,我們有東方文化作為基礎,加上多年與國際交流、培養優異的創新力,能夠將文化內涵轉化為創意。但台灣新一代普遍有個現象,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知道太多,不斷追逐知識,卻沒有應用知識,懂得掌握資源,卻無法整合資源。

文化創意要能造就產業,需要靠執行力,才能將豐厚的資源轉化成獨一無二的價值。近日我赴北京參與某場論壇,中國貿易促進會會長憂心的表示,中國產品的服務貿易附加價值偏低,甚至在開發中國家的平均值之下。這代表產品偏向功能性,缺乏內涵、人文感受、藝術想像,我很喜歡舉美國的可口可樂做為例子:Coke Cola在功能上是飲品,但他的附加價值是帶來美國文化中自由暢快的精神。在功能之外,產品的附加價值源自於品牌,而品牌競爭力則是取決於文化競爭力。

國內的文化競爭力還缺乏一個邁向世界的關鍵,那就是國際語彙。近日梵谷來台展出,有一個故事讓我思考良久,有一位德國軍官在二戰時於荷蘭搶奪到一副梵谷的畫作,當他站在作品前,藝術無聲的力量讓他感動了,在戰場上殺人如麻的他,卻因為感受到畫作傳遞的生命力而落淚。文化藝術帶給人的共鳴,是超越國界、語言的,而共鳴才有共識,有共識才能在國際舞台上與人溝通,而有文化才能讓產品獲得共鳴、讓品牌取得尊重。

去年赴巴黎時,有幸與集美博物館的館長會晤,目的是洽談展務事宜,不經意聊起了老莊思想、相談甚歡,從一位法國學者身上感受到對東方文化的熱忱,我也倍感喜悅,會晤結束時,館長不但親自叫車、送我上車、還替我支付了車費,這在國際禮儀中是少有的經驗,我想,這就是文化與國際語彙能傳遞的力量。如同孔子周遊列國時,希冀將仁心禮義傳之諸國的急切,文化創意產業在國內已經發展多年了,相信我們也有著共同的夢想,那就是以文化的力量,帶我們到任何心之所嚮的所在。 (作者是法藍瓷總裁暨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