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旺報集團,由於金援與諸多因素,近來對對岸來的消息非常充沛。換個角度看,我們對大陸的發展也越來越清晰,甚至不用遠赴大陸,在島內就可以知悉各省、各市的新趨勢。

在1/3見報的這個主題報導:十大文化事件。份量非常多,我們僅挑選幾個跟文化產業面直接關連的部分。

這些報導與觀察,不一定彼此緊密連結,但是在瀏覽之後,小弟感覺是,他可以透過拼貼的方式,約略地統整出一些面向。這個趨勢台灣人不可不知。

中國在推文創產業的過程,略晚於台灣,大概在行政院推出第一期文創政策之後,對岸就緊跟著推動,也稱其為文創產業。而且台灣作的,大陸全部學習:節慶、園區沒一個少過,但大陸規模更大;與此同時,台灣作不到的,大陸也在做。比如他們集中規劃動漫生產,比如下面提到的電影限額。台灣對拷貝數的限制,在1990年代已經全盤放送,下文看到新聞局官員也表示,WTO的因素使然。
大陸現在限制配額制度,跟韓國走的路一樣。而韓國在過去幾年推動電影從票房與通路看,已經達到成效。而全盤市場化的台灣,也當然嚐到苦果。

但是報導中除了提了大陸有幾倍大的市場數字以外,滿好的是,知名導演陳嘉上、吳宇森等人的觀察,他們也收錄進去,簡單說,大陸有好的市場機會,但是不一定有好作品;相比於好萊塢,他可能還不是個成熟市場,甚至最後還出現虛胖的用詞,值得注意。

大陸究竟是醒獅還是泡沫?也值得觀察。

這幾篇報導中,更吸引我的是「民族主義」。在先前一些我們探討blog裡面,有略微提出過「民族主義」的概念。小弟的觀察,文化產業似乎在近晚崛起的幾個國家,也相當重視民族主義、或者有較高的民族自尊。尤其看到韓國的案例。相對於歐美,他們大多注重的是商業投資面的回收,韓國隊文化產業可能還暗含某種民族大義在裡面,中國也看的到這樣的現象。這點先前我們還沒太敢明說,因為隱然感覺;但現在在中時的報導,提出這個現象。

中國與韓國推動民族主義也是在近幾十年的事情,甚至比對起歐美帝國主義跟民族主義結合的浪潮,中、韓較晚激起民族主義,可能跟被殖民、發展較晚有關。日本當然也玩過,但他們近乎亡國的經驗嚇怕了一般日本人,於是戰後縱使他們娛樂產業獨霸亞洲,卻也沒走上創意產業要跟民族大義結合的路。

但是中國跟韓國不一樣,產業發展既是經濟生存問題,也是民族精神的延續。

仔細想來,很多人都說文化產業核心是一個地區的「文化精神氣質」,這個東西,大家往往往好處想:比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博物館等;但它亦有另外一面,那就是可能激起民族主義。在中、韓身上,有可能出現這個現象。尤其中國內需市場這麼大(下面提出很多數字),他們使用國貨的現象應該遠勝於台灣,則,對岸政府也正善用這一套來治理他們的民眾,文創產業到中國,會不會又產生新的變種?---我認為文創到台灣已經產生變種。


=====
十大文化事件 投射中國社會現象

2010-01-03 旺報 【口述/林谷芳(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總統府國策顧問) 整理/特約記者施沛琳(廈門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十大文化事件反映了內外兩層意義:從外部來看,是中國在世界文化版圖上已打破西方壟斷。這點可以從申請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豐碩、Google數位圖書館侵權事件引發大陸對網路著作財產權關注、中國國產電影年度票房超越洋片,以及法蘭克福書展策畫中國年帶動大陸熱等事件,均可窺見端倪。

     在內部意義上,十大文化事件均可視為普遍社會現象的投射,而非孤立的事件,例如:長久以來中國文化界對余秋雨、金庸等作家的爭議和重視;貧富懸殊之下,二人轉俗文化的受歡迎。

     至於每一事件所展現的意義,我的看法如下:

     一、電影產業用數字說話,躍升世界第三大電影產國

     中國人口本來就多,看電影的人也多,而且電影是普羅的藝術,就此而言,電影票房可觀不具有任何意義。但中國自己生產的電影票房超過洋片,而且多達400部,顯示大陸電影工業已不可小覷。這反映了三個層面的解讀:一是民族信心的重振,二是資本市場運作成熟,三是作品真的不錯,均可作為未來觀察的面向。

     二、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畫,文化是一種戰略

     文化產業在中國成為時興話題,正是連接至世界經濟軌道的必然反應。但中國提倡文化產業初期,不見得有其省思。例如九○年代,中央民族樂團曾前往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舉國趨之若騖,但現在許多人已知道那是有錢就可辦到的事,趨之若鶩正因文化喪失主體性所致。如今中國已體認到:要在國際舞台中站起來,文化是個關鍵角色,尤其是擁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三、中國強烈民族主義掀起,圓明園銅獸首拍賣引起風波

     此事件是歷史感情的問題,眾所周知,這些銅獸首並無太大的藝術價值,但也只有走過這樣的歷史事件,未來中國人才會更正確地看待這類問題。

     四、火紅人物小瀋陽走出春晚,俗文化抬頭

     小瀋陽與趙本山爆紅的俗文化,是低階社會心理補償的反彈。新富的高階社會人士也在其中得到心情的解套,畢竟他們多數原本也出身寒微。

     五、金庸被收編,作協像圍城風波不斷

     這事件是觀察大陸藝文團體演變的指標,目前中國的全國性人民團體仍為官方角色,與社會有嚴重脫節與落差的問題,此事件可視為必須轉型的前奏。

     六、Google數位圖書館侵權事件 ,中國作家站起來

     著作財產權是強國資本主義的思維,因此這個事件顯示西方未來將面臨東方的挑戰。

     七、向世界展現軟實力,法蘭克福書展聚焦中國

     這顯示中國社會力量已受到注意,但又牽涉到中國如何擁有主體性且又能與世界接軌,而西方如何以平等且同理心的態度去看待中國、不將自己的價值普世化的雙重問題。亦即,中國往後必須更接受西方的審視;而西方也要接受中國更多的挑戰。

     八、中國不高興出版,民族主義議論熱潮再起

     這類型事件對中國而言是兩面刃。首先,在長期西方壓迫下,當中國有實力的時候,一種心理反彈必然產生。但中國也須了解:在中國的左鄰右舍眼中,除俄羅斯、日本外,就數中國最為強大。它本身也在給人壓迫感。尤其民族主義勃興,旁邊的鄰國看待它的方式,就如同它看待西方。此外,經歷過文革的中國人,對民族主義會較為慎重;反倒是年輕一輩生活在「超英趕美」的時代中,反而變成目中無人。年輕人這種心態無異於火藥庫,未來中國想要更精進,這種現象必須調整。

     九、申請世界遺產成果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全球居冠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在中國如火如荼地進行,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地火熱。主要是中國大陸有很多文化遺產,且是中央一條鞭地貫徹執行,故成績斐然。不過,這中間也有些問題:「非遺」必須有保存的急迫性,才值得被關注。媽祖文化在大陸如此,在台灣則不然,認知角度值得商確,但無論如何,這些成果對傳統文化的保存仍會產生一定效果。

     十、中國當代藝術流拍年,從巔峰到沉寂

     當代藝術的誕生與存在,起源於社會資本主義化到一定程度後,人的物化使藝術家總以最前衛與顛覆的態度作藝術的批判。它也與西方藝術對宗教挑戰的歷史有關。但這兩個因素均不存在於中國,資本社會不成熟,歷史中也無宗教與藝術的對抗,當代藝術的熱潮在中國完全是市場操作的結果,行情直跌乃屬必然。

======
10大文化事件-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畫 文化是一種戰略


2010-01-03 旺報 【記者潘罡/專題報導】


     大陸文化產業在去年金融風暴中寫下亮麗成績,中共中央也宣告文創盛世來臨,在文化產業振興規畫帶動下,相關產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2009年7月22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文化產業振興規畫》,9月27日正式發布,成為繼鋼鐵、汽車、紡織等十大產業之後,中國國務院所發表的第十一個產業振興規畫。由於被納入振興規畫者,均被視為中國的戰略性產業,因此文化產業等於被提升到戰略性產業的位階。振興規畫中具體列出八大重點工作項目,包括:

     (一)發展重點文化產業。以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位內容和動漫等產業為重點,完善產業政策體系。

     (二)實施重大專案帶動戰略。以文化企業為主體,加快建設一批具有重大示範效應和產業拉動作用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

     (三)培育骨幹文化企業。著力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骨幹文化企業,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四)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布局的統籌規畫,促進各種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分工。

     (五)擴大文化消費。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提高文化消費意識,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六)建設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立健全門類齊全的文化產品市場和文化要素市場,促進文化產品和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

     (七)發展新興文化業態。採用數位、網路等高新技術,大力推動文化產業升級。

     (八)擴大對外文化貿易。落實國家鼓勵和支援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優惠政策,支援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長效機制。

     政策時程與台灣相近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產業振興規畫》發布的時程,和台灣行政院公布「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98-102年」頗為相近。行政院先是在五月間,公布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隨後在10月間公告文創發展計畫核定本,主管部會包括文建會、經濟部和新聞局,也同時公告了六大旗艦計畫核定本。

     但攸關產業全面啟動的文創產業發展法,去年底只通過一讀。相形之下,中共國務院的振興規畫,等於是母法和行動綱領。在振興規畫領航下,中共隨即展開大動作,依據第三條重點工作項目,去年11月把三個國營的文創機構,全部改組為股份公司,包括「中國東方歌舞團」改制為「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文化報社」改制為「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演出管理中心」改制為「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

     加上2004年由中國對外演出公司所改制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大陸中央藉由大動作,宣示推動文創產業的決心:公營機構改制為企業,可以促使主事者轉變心態,由公務員的保守畏怯,轉為民間企業的活力衝勁,並以這些企業作為骨幹,帶動社會參與。

     由內而外 展現魄力與決心

     事實上,早在公布振興規畫前,中共中央對於相關重點工作項目,早有共識,例如去年10月到11月間,大陸在比利時舉辦了一個「歐羅巴利亞中國藝術節」,號稱是2003年中法文化年之後,規模最大的文化輸出。這個藝術節以「古老的中國、當代的中國、多彩的中國、中國與世界」為主題,舉辦了近50個展覽和500場表演藝術、文學、電影等活動。

     以表演藝術為例,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在藝術節中,充分展示了大陸傳統與現代風貌,包括古琴、侗族大歌與刀郎木卡姆、中央民族樂團專場音樂會以及以少數民族音樂為主題的「東方之聲」,並安排指揮家譚利華和比利時國家交響樂團、湯沐海與比利時弗拉明戈劇院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種種作為,完全符合振興規畫第八項所言,「重點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展覽、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網路遊戲、出版物、民族音樂舞蹈和雜技等產品和服務的出口,抓好國際行銷網路建設」。

     可以預見,在振興規畫出爐之後,大陸對於文創產業會有更積極的行動。而台灣的文創產業已鎖定大陸做為主要市場腹地,振興規畫及其後續施政,對台灣必然產生重大影響。

=========
10大文化事件 中國當代藝術流拍年 從巔峰到沉寂
2010-01-03 旺報 【特派員季欣麟/專題報導】


張曉剛的《無題》,不如其《大家庭系列》來得價高。(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著名生活形態雜誌《生活》去年以中國當代畫家曾梵志的作品和人物故事為封面,但中國當代藝術家登上封面後卻面臨到生存窘境,從巔峰到沉寂。曾梵志的作品也從前年一幅七千多萬港元天價,被列入去年流拍品之中。

     與火熱的中國字畫市場相比,曾經扛起拍賣市場先鋒旗幟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在2009年卻深度失寵,陷入低迷,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當代藝術品價格下跌了約60%,以「坐火箭」的速度回落至4年前的水準,可謂快速泡沫化。

     大陸媒體戲稱,自2005年發跡以「走樓梯」的速度被推向巔峰的中國當代藝術,在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的打擊下,以「坐電梯、坐火箭」的速度下滑。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正式對外發布的《2009春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以下簡稱「報告」),當代藝術集體「泛綠」,前幾年叱吒風雲的中國當代藝術「四大天王」(張曉剛、嶽敏君、王廣義、方力鈞)如今頻頻登上「流拍排行榜」。

     金融風暴衝擊市場

     從北京翰海、中國嘉德等幾個大型拍賣公司春秋兩季的大型拍賣會上看,中國當代藝術四大天王的作品均無太多的亮點,唯有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系列》和當代藝術實力派畫家劉小東的《陽光普照》在2009北京保利春拍中分別以1,680萬元和683.2萬元成交,成為2009年當代先鋒藝術僅存的看點。

     金融風暴來臨時,中國當代藝術產生微妙變化。2008年秋拍油畫及當代先鋒藝術板塊成交總額僅為2007年成交總額的36.09%,當代藝術品成交價比春拍同名次拍品均下降50%至60%,且流拍率高達42%。

     2009年下跌趨勢加劇,成為中國當代藝術流拍年。2009年春拍中,當代先鋒藝術品再次延續了大幅下滑的勢頭,在4月9日香港蘇富比春拍「當代亞洲藝術」專場上,張曉剛的作品「失憶與記憶系列」之《無題》,僅拍出了480萬港元,與2008年同期拍賣的張曉剛《血緣:大家庭3號》高達4740萬港元的落槌價相比,可以說只是個零頭。雖然兩幅畫的尺寸和時代不一樣,但兩者巨大的價差也的確讓人感到冬天的涼意。其他不夠級數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多以流拍收場。

     當代先鋒藝術的迅速「衰落」,與其說是遭遇國際資本的離場和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還不如說是這些年來熱錢湧入市場進行瘋狂炒作的結果。

     中國當代藝術過去5年來,曾被稱為最具暴利的行業,遠遠超越中國房地產和股市。某知名媒體甚至以封面文章《最暴利的行業--藝術》給持續升溫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下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定義。

     中國當代藝術品價高量升之後,就迅速走入無情「拐點」(下滑點)。2008年秋拍在一片對市場唱衰聲中開槌,不出所料,2008年秋拍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成交總額僅為2007年成交總額的36.09%,跌回3年前水準。2008年10月初,被視為中國當代藝術「高價神話」最後一道防線的香港蘇富比秋拍最終慘澹落幕。在300件中國當代及20世紀藝術作品中,流拍的作品有108件,流拍率高達36%,包括方力鈞、嶽敏君、曾梵志在內的一線藝術家的5件作品全部遭遇流拍。在2009年春季,18位「當代藝術夢幻之隊」成員幾乎全盤泛綠,下跌幅度也都以四五成為主。

     當代藝術是當代金融的藝術

     業界有人分析,金融海嘯是一個不可否認的重要因素。《2008胡潤百富榜》前20位元富豪擁有上市公司部分財富平均縮水比例達到50.47%。作為這一「特殊奢侈品」主要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新富階層,因為資產縮水首先消化此類收藏的投入,針對他們投資收藏的首選品類——當代藝術則顯得更為直接和強烈。同時,可流入藝術市場的資金有限,進一步壓制了這個市場。

     上海新概念廣告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上海春季藝術沙龍博覽會」總經理葛千淘說:「當代藝術可以說是當代金融的藝術,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從價格上開始認識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當代藝術與金錢使當代藝術市場泛起太多的形容詞,讓人感覺虛幻而缺乏真實感。一旦金融爆發,就應聲而倒。」

     當代藝術「四大天王」之一岳敏君曾打過一個比喻:藝術市場的價格就像水上的浮萍,水位漲到哪浮萍就升到哪,水位是金融體系本身。

     由於投機逐利的資金氾濫,藝術市場投資者專家趙力表示,從歷史的經驗來看,藝術品中心市場上漲會有一個較長的過程,而下跌則是「暴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藝術品不是基本的消費需求,在危局面前,恐慌令人們常常「將嬰兒連同髒水一起潑掉」,而根本不顧及任何價值因素。

     事實上,全球的當代藝術家都面臨冰風暴。全球兩家最大拍賣行蘇富比和佳士得在09年當代藝術晚間拍賣銷售額下降了75%。據Artprice的資料顯示,2003年至2007年,當代藝術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額增長了7倍以上。但自前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以後,蘇富比和佳士得因拍品未能達到保證價格就已損失了至少5000萬美元和4000萬美元,在銷售下降後菲力浦斯也取消了價格保證。

     去年上半年在倫敦和紐約的小型晚間拍賣需求下降。佳士得2月在倫敦的拍賣只有840萬英鎊銷售額,達到2004年以來倫敦晚間拍賣最低點。

     全球都在擠當代藝術的泡沫,只是中國擠到最極致,或許價值就會在這場價格辯證中,慢慢體現。

=========
10大文化事件-中國電影產業用數字說話 躍升第三大電影生產國


2010-01-03 旺報 【記者黃奕瀠/專題報導】


 《瘋狂的賽車》啟動09年億萬票房。(本報資料照片)
 
     2009年中國電影票房總額達60億元人民幣,和去年43億元總票房相比,增幅近40%。中國電影產業擴張幅度,使之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電影生產國。

     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去年表示,中國電影產業近年來迅速發展,電影產量和市場容量大幅度成長,已躍升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並躋身全球十大電影市場。

     過去五年,中國電影票房以每年20%-35%的速度遞增。2009年全國新建電影院數目突破110家,新銀幕數超過600張,平均每天就有1.64塊銀幕誕生。導演馮小剛來台宣傳新片時曾說,中國城市中的電影院是在複合式百貨賣場內,使得看電影對現在的消費者來說,是時尚的事。

     影院擴張量反映消費者需求,同時也刺激觀眾的消費,票房因而擴張:2009年,全國電影票房預估能超過60億,比2008年增長40%。

     未來十年要看中國電影的臉色?

     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於上海電影節上狂言:「10年內,中國電影票房將達300億,中國電影的關聯產業收入將超過1000億。」韓三平表示,中國電影市場是一個金礦,市場資源(觀眾人數)是美國的五、六倍,是日本的近十倍,是韓國的幾十倍,所以,他能如此大膽預測。

     中國導演張藝謀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中國電影市場未來十年會飛速發展,「一部電影可能賣到15億人民幣。到時,全世界都要看我們的反應和臉色。」

     張藝謀的豪言是電影票房所帶來的自信,儘管其新片《三槍之拍案驚奇》慘遭批評,但仍與《十月圍城》競逐檔期的龍頭,票房直線上揚。相較於去年同檔期有27部賀歲片,今年這個黃金檔期拉長為三個月,有50餘部之多,幾乎每兩天就有一部新片上映,影片接連上映。然而這樣的轟炸,仍敵不過《2012》和《阿凡達》等好萊塢電影,許多小片也在大片夾擊中灰頭土臉地下檔。這些熱鬧的數字,無法反映電影產業的穩固。

     觀眾電影品味的培養,不能只仰賴大片的刺激,否則,將無法和電影體制完善的好萊塢電影競爭。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陳嘉上曾對韓三平的樂觀潑冷水:「中國電影市場確實很大,但不一定屬於中國電影工業和中國電影人。」他直斥中國電影拍得太差,沒有競爭力。導演吳宇森也表達類似的看法,「以往我們有好的電影但是沒有市場,現在的情況是我們有好的市場,但是沒有很好的電影。」

     雖然中國的電影票房數字亮眼,但終究是國內自身的成長,難與世界電影競爭。根據《南方周末》報導,中國的電影票房收入只占美國票房收入的6%。民營電影的龍頭「華誼兄弟」於2008年僅收益6億人民幣,但美國同年度,光是票房冠軍《蝙蝠俠》的收入就達63億人民幣。「最賺錢的電影,也就賺幾千萬人民幣。」這是中國電影業者心裡的想法。

     呈現不健康的金字塔形狀

     當全世界電影都想搶攻大陸市場,賺人民幣時,中國電影業者思考的卻擴張消費與電影上片的機會。民營電影公司保利博納的董事長于冬說,「要談未來10年300億的總票房,先要實現中國電影的銀幕片數達到2萬張,加大電影院硬體設施的投入。」的確,為了讓4百多部的國產電影上院線,便須擴張戲院和銀幕,但卻忽略了政府和院線系統的「掌控」。

     張宏森出訪美國時表示,外片配額還維持在WTO協議中20部大片的框架之內,原因是中國目前電影市場承受能力有限,銀幕數量還不夠多,而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已經占據相當大的比例。

     我國新聞局的官員私下表示,台灣在WTO框架下,難以限制美商壟斷院線通路,但中國大陸相反,以「配額」限制外來影片上映,「保護」國產電影。於是看似開放的電影市場,其實有著不平等的電影競爭力,為了票房而拍大片,大多數電影都是濫竽充數的作品,只為爭取「市場」。

     過去中國電影一直受制於好萊塢片,直到2005年,國產電影票房才首次超過美國大片。因中國進口配額限制,2008年中國只進口25部美國大片,加上一些歐美「小片」,就已獲得40%的票房份額。同年,中國生產了400多部國產片。在這年總數43億元的票房中,中國國產片占其中26億,但票房排名前9位的國產大片囊括其中20億元,剩下數百餘部國產片的票房總和才6億元。

     新影聯影業副總高軍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中國並不缺商業大片,缺的是中等投資規模、中等回報的主流故事電影。現在動輒有大投資高票房的電影,也有全國僅幾萬票房的影片,有的甚至還無法上映院線,「中國電影呈現出一個很不健康的金字塔形狀,而理想的形狀應該是紡錘形。」

     有位電影業界人士表示,宣傳的數字都不可信,商業片的投資額浮誇,主旋律影片投資報低,公開票房收入全都高出實際數字,「這就是中國電影的現狀。」台灣電影人焦雄屏說,法國媒體前幾年批評其電影產業「僅是虛胖」:「數字不是一切,環境、人才和觀眾應該要形成良性迴圈才行。」法國以電影文化自詡,無法忍受虛漲的數字和平庸的電影。

     驚訝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時,我們可能要思考的是,它到底是膽固醇般的虛胖,或是朝一個穩固且健康的電影產業體制發展呢?

======
10大文化事件 中國不高興出版 民族主義議論熱潮再起


2010-01-03 旺報 【記者黃奕瀠/專題報導】


 《中國不高興》批評大陸知識份子對西方過於軟弱,掀起大陸民族主義論戰。(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初《中國不高興》出版,問市一個月即加印八次,總印數達50萬冊,3個月內銷售達80萬冊,引起中國知識界、媒體和網民的議論。不僅如此,這本高揭民族主義大旗的作品將矛頭指向西方世界,外國媒體隨即反應,競相報導評論。

     2008年對中國來說是驚心動魄的一年,雖有京奧的光芒,但也有西藏騷亂的陰影和三聚氰胺的劣跡,中國崛起之路和自信的姿態,時而伴隨著國際社會的質疑和不解,「站起來」的中國人不願再承受他人的定義和標準,於是有些人吶喊:「中國不高興。」

     《中國不高興》於隔年(2009)出版,引爆書市,不僅中國知識界、媒體紛紛評論,外國媒體也萬分關注。

     英國BBC評論:「這本洋洋34萬字的新書之所以搶人眼球是因為它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大膽,甚至有些偏激的建言。」美國《時代》周刊於出版當月指出:「這是繼1996年《中國可以說不》後,又一部因為不滿西方特別是美國對中國影響,而暢銷的民族主義作品。」

     14年前,《中國可以說不》震動西方世界。根據《國際先驅導報》報導,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官員曾表示,「20年來,從未有過一本書像《中國可以說不》這樣,引起海外輿論如此強烈的關注,並產生如此轟動的新聞效果。」現在,《中國不高興》再次吸引海外媒體注意。

     作者:中國有能力領導世界

     1996年《中國可以說不》風靡中國,青年學子幾乎人手一本。主要作者張小波當年讀了日本出版的《日本可以說不》中譯本後,獲得啟發。再加上1996年,因台海危機與香港回歸問題,為憂心中國影響台灣與香港的民主與和平,引起美國國內對華政策大辯論,而出現「中國威脅論」。

     這些議論促使中國部分青年學者對美國的觀念開始轉變。《中國可以說不》出版後,抒發了中國人積壓在內心多年的憤怒,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浪潮由此爆發。至今,民族主義仍是中國社會的焦點話題。

     《中國不高興》亦由張小波策畫召集,提到兩本書的差異,他說,「兩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比如說中西方關係是不是一直在攤牌?」兩本書皆參與的作者宋強則概括:「《中國可以說不》要表達的是中國只想領導自己,而《中國不高興》想表達的是中國有能力領導世界。」

     作者之一的王小東,被認為是網路民族主義者和青年激進民族主義者在知識界的代言人。他表示,《中國不高興》的核心觀點是,中國和西方在綜合國力對比上已有變化,中國仍要尋求西方的理解和接納,但不再是一面倒地討好、逢迎、與西方接軌,西方國家也要理解中國的觀點和情緒,不能動輒教訓、打壓或圍堵中國。

     一筆民族主義的生意

     與當年直斥《中國可以說不》是「偏執狂言論」相比,西方媒體對《中國不高興》雖不免有些擔憂,卻溫和許多。《時代》周刊關注《中國不高興》背後的中國民族主義力量:「如果民族情緒不被適當制止,恐促使北京當局採取好戰孤立主義路線。」

     英國《經濟學人》也注意到中國民族主義抬頭的跡象。該刊在去年3月19日的文章中說,「中國的崛起在國內使中國的民族主義抬頭,左派捲土重來。在國際上中國領導人至今還保持著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方針。但國際上有中美兩大國掌握世界經濟命運的說法,這也讓一些中國學者和評論家一直鼓吹中國利用這次危機發動中國戰略影響。」

     有趣的是,和14年前相比,去年西方媒體雖然溫和表態,但中國國內對此書的批評卻毫不留情,有人將其稱為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潮,有人批評這本書脫離現實,是偏見思維的集中體現。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副主任沈丁立也表示,這本書的觀點「過於極端和民族主義化」,作者們是充滿牢騷的左傾人士,所提出的建議具有破壞力。也有中國的工人說:「這書根本是左派的春藥。」大陸作家王小峰將此書與中國六○年代一部名為《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動畫片相比,表示這本書是「中國左派精英的牢騷文集,觸到了國人的某些G點。」

     部分媒體甚至嗤言這不過是「一筆民族主義的生意」:「《中國不高興》是一次成功地借用民族主義名義的商業行銷。一個純粹的商業行為本無可厚非,但舉著所謂愛國旗幟的非理性言語,未必沒有嘩眾取寵的嫌疑。」議論之劇烈,連新華社都試圖壓抑這股民族主義言論烽火,在報導中表示:《中國不高興》並未在中國引發強烈迴響,也沒有熱銷。

     《中國不高興》不論其動機為何,但商業操作的目的明顯。和14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政府因其在國內外的政治施為所受的國際壓力不同,作者們如今趁著中國掌握國際政治經濟權力的同時,發動民族主義是在「安全範圍」內的張揚,屬於後見之明,不免受到奚落。如同台灣政論名嘴在電視上誇誇而談一般,這些中國網路上的中年憤青,化身民間知識分子,躍然紙上成為「文字名嘴」,這些論戰熱潮,不過就是一場「湊熱鬧」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