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本場次在12/18已經舉辦,原本應該上上週末就介紹,但最近台灣文創風雨飄搖,延後到現在阿!)

時間:2009/12/18下午3時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

與談人:
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示資訊處 朱惠良處長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推廣服務部 于復華經理

一、自我介紹與單位屬性介紹
朱惠良處長:
故宮博物院基本上是一個歷史文化藝術類的博物館,經費上明年是大幅降低,只有10億,去年有17億(因為有前一年有南院,但進度較緩被刪減預算)。10億預算裡面,人事費用占了一半。世界上的博物館大多屬於非營利產業,是否要視為是產業,還有帶討論。
在文創產業調查來看,外銷,其實出國展覽也是一種外銷,但是在外銷過程中是否有產值呢?怎麼計算呢。這有待釐清。
故宮的任務基本上是保存典藏,並且展示,最大功能就是教育。所以博物館存在最大就是教育,所有文物,包括表演藝術的擴張,也就是讓觀眾有多元的文化教育。這就是博物院的定位。
收入方面2億多,還有員工消費合作社,這是委外經營的,包括文化商品,也有3億多,總共歲入大概5億多元。但是這與總歲入還是有距離。從這個角度來看,因為去年故宮開始規劃文創園區,它是一個平台,主要是在人才培育的功能。所以以後的任務就是運用故宮的核心資源,可以透過文創加值加碼。
故宮文創園區在故宮對面,約5公頃,現在還在評估與規劃計畫。其實故宮文創園區在政府規劃很多年了,台灣本來就有文化園區,比如華山,周功鑫院長對文創本來就有思考,所以她指出要透過故宮的CONTENT,打造出一個故宮文創人才培育、企業合作的平台。而且可以引介到其他經濟相關的部門,比如融資等,使國內外都可以資源整合、行銷知名度。
故宮園區的硬體現在還沒有,還有待建設;軟體方面,我們今年9月開始已經有文創營,約6個月一期,分三個階段,前2個月是啟發美感認知、跨界合作(比如看雲門表演、品茶),召集對象是跟故宮有關的廠商,有基本的設計與行銷能力,而且來的是團隊來報名,至少要3-4人,現在大概有14-15個團隊,約50多人。中間2個月是故宮文物的認識,這對廠商很重要,因為他們不能只看表面,比如除翠玉白菜以外,故宮還有很多典藏的類別,這一個部分主要是研究人員講解。第三階段是設計實務面,會開放故宮典藏系統,針對廠商有興趣的對象,給予訊息跟資料。第三階段到明年2月為止,要產出一個初步設計。希望最後可以結合產品生產。
這個結構現在還在規劃當中,但是表現還算滿好,實施效果也還不錯。我們每一段時間就會有座談會、調整調查,我們學員表示,他們認為這樣的課程是他們非常需要的。民間其實也有很多文創人才培育班,但是故宮是一個典藏的寶藏,可以拓展他們對文物的視野,可以啟發他們的創意。
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才培育,正在進行,並且在明年二月會評估,而且每半年就會有一次,配合三年後的故宮文創園區,未來可能產生一些活路。

于復華經理:
中正文化中心比較特別,在民國76年啟用後,有快20年時間無法確立身份;到93年正式用行政法人方式運作。在預算方面,是由教育部給我們大部分經額補助,大約5億5000萬左右,但我們總經費大概8億多,所以要自籌3億多元,約30%。這部分大概要靠票房收入,這部分大概1億元左右。另外就是中心主辦的節目我們也會找贊助,大概有1500萬左右,還有我們會有場租費用,這部分收入也會加上駐店收入等;另外,兩廳院售票系統佣金大約4000萬,而一些禮品店,大概也有1000萬的收入。

二、經費與自給自足的問題
朱惠良處長:
資料方面,家數方面前後有點不太一致狀況。比如經濟部跟文建會統計不太一樣,最重要的是,到底展演設施,「展」跟「演」還是有個區隔,但是現在跨界,展演兩者還是有結合的機會。
現在都是要跨領域的整合,我們從業者大多是公務人員,我們的結合計畫不管是師資等,都是跨界整合,所以文創計畫的話,我們只是任務增加,在政府文創計畫下,我們就在國家整體文創政策下,結合故宮本身資源,跟周邊整體架構成一個資源。所以因為文創政策的計畫,可以增加一些經費。

于復華經理:
兩廳院部分最重要就是演出,但是特別是它是即時的剎那。比較可以做的是錄影與出版這個我們也有在做,比如歐蘭朵等。還有就是我們會自製節目,比如林奕華的水滸傳,所我們有在他們亞洲巡迴中,會抽一定的製作權利金,其他部分還有一個可以發展的,就是周邊商品。但是商品是依靠本身演出,比如歌劇魅影的商品就賣的好,所以如果可以把整個節目做好,國際知名度提高的話,周邊商品如DVD、馬克杯等,都可以有很好的產值。

朱惠良處長:
文化設施是不會移動的,只有衍生商品才算是產業。這個定位要釐清的話,就像博物館,它就是非營利、教育為主的,但是就需要把他內容元素發展成為產業,但是博物館員的本業不是產業。
在文創內容產業,我們屬於核心內容部分,比如我們會有文創園區,會有人才培育,我們規劃他會有展示館,也可能會有咖啡館、總體構成一個觀光點,又可以結合故宮。總體發展起來吸引觀光客,周院長也希望大家來看文物後,還可以一起看表演等。比如從今年7月開始,我們以傳統戲劇為主,演出「長生殿」,但是我們合作的劇團,我們會要求跟我們故宮典藏有關,比如背景會融入故宮的典藏(明皇幸蜀圖)。我們挑選崑曲,這個在2001年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而且是免費,需要網路預約。同步的我們還會有教育推廣講座,以及介紹崑曲藝術。這是第一季。
第二季我們就跟「新西遊記」合作,在演出的時候會有西遊記圖冊、介紹京劇,並搭配會有歷史講座。這些都是把文會堂變成小劇場,透過表演藝術,讓觀眾進入歷史殿堂,立體起來了。
現在我們在規劃來年的計畫,我現在也把說唱藝術納入,可能跟一些相聲、說唱團合作,在這樣一個260人座位的小劇場中,可以多元地、深入地展現故宮內涵,提升觀眾接近故宮,並且打造口碑。讓觀眾能常常來博物館,吸收新知識的場所。
這些戲都是老戲,怎麼跟故宮結合,這些就是跟劇團要努力的,他們也會有一些唱腔等做一些調整。它劇本是老的,但是內容會有一些調整,比如長生殿把除了把五十摺挑出八摺以外,還做一些能跟故宮內容作結合的內容。在演出時候會有故宮的典藏,這些背景在外面都看不到的,除非我們授權。
關於表演團體到故宮表演的結合,這個跟文建會有關,因為我們這個結合本來是沒有預算的,這是文建會表演團體住點補助的費用,由表演團體向文建會申請後來我們這裡演出。這些不是故宮既有公務預算的一部份。

三、關於授權的部分
朱惠良處長:
授權方面,向我們的出版品,我們不賣的,但未來如果我們受歡迎,我們就可以轉型商品。當然表演劇團也可以做,但是要得到我們的同意,因為這個內容有我們的東西。
我們先試看看營運2年看看,當長生殿這套DVD可以被接受之後,我們大概都比照這樣的模式。這一部份就是故宮行銷處要去研究與推動的,我這個部門就是打文化基礎的。

于復華經理:
我們教育推廣部有很多,我們有個圖書館,館藏有約有12萬件。我們兩廳院演出的錄音也都全部都有蒐集,而且現在都在數位化,我們中心網站現在有個數位博物館,已經有一些劇照等,未來3年想把過去20年的東西展出,是以中心主辦的節目為主。
圖書館本身也會根據一些演出節目,我們也搭配主辦一些專題展。觀眾在尚未看到節目以前,他就可以透過圖書館的活動,比如專題講座,蒐集到一些資訊。
現在在很多節目開始前,我們會在大廳導聆,可以很快地掌握演出的特色。
另外我們行銷部門,也會做藝術宅及配,就是企業或學校,我們邀請學者專家去做一個小時,最近演出節目的介紹,當然也是免費,一起行銷票券。
我們還有圓夢計畫,比如對一些弱勢的小朋友,我們兩廳院去募款,每募集5萬元,就邀請20個小朋友進來欣賞。

四、展演設施資源來源與面對轉型的趨勢
于復華經理:
我們表演節目能夠回收的大概只有3成,其他7成都是政府補助,所以我們主要任務還是在教育功能。國外節目邀約上大概還是十分之一,他們成本都很高。

朱惠良處長:
現在有些機構在專門舉辦展覽,但來故宮展的大多都是藝術的。國外的借展,大概在台灣是透過一些仲介單位,他們都會提案,各博物館都會判斷是否跟這個館的方向一致,但很多經費是仲介單未來張羅的,我們大概就會就收取場租費用了。
我會想,這個設施的話怎麼樣的話才會有產值?我們要想的是怎麼樣他的核心內容發揮力量,再透過其他產品產生產值,故宮不是做生意的,故宮基調跟百老匯不一樣(百老匯是營利性的),最重要是核心內容,如果我們不去運用的話,會少一大塊。

五、輔導問題:投資與輔導特殊團體的問題
朱惠良處長:
故宮沒有投資,頂多只是授權出版品。真正在賣的都是外面的商品面的,我們希望的是故宮的參加,讓故宮的品質提升了。我們做教育輔導,可以讓廠商品質提升,有故宮內容。
我們現在對一般廠商都開放授權,但是如果有參加我們文創營的廠商,我們會更希望,因為他們有受過故宮訓練,瞭解故宮的內涵,他們不是從零開始,可以跟行銷處簽約。

于復華經理:
兩廳院也沒有投資,但是演出團體需要提出計畫,我們內部就會有評鑑委員會,經認定後可以來兩廳院演出。

六、組織轉型和展覽引介的功能
于復華經理:在行政法人之前,我們主要在文化教育功能上。在行政法人後,由於有3億元的自籌經費,我們收入壓力便高,每個部門都有績效目標,比如觀眾人數、導覽人數、駐店收入等,其實法人化之後,工作壓力變大。怎麼去籌款呢?我們就想辦法開發空間,把兩廳院一些空間轉化為駐店,比如我們把圖書館空間,變成THE ONE,圖書館移到員工餐廳。
我們現在也在努力導覽的部分,如果能吸引更多人來兩廳院,就可以提升周邊商店或餐飲的消費水平。我們現在也想吸引旅行社前來看一些小的表演,順便帶動周邊商店的營收,但是不知道為何還沒做起來。在國外博物館、雪梨歌劇院,導覽帶動的商業機會是很高的。

朱惠良處長:
故宮導覽不收費,正職導覽很少大概4-5個,其他全部是志工。在周院長任展覽組長時,就開始在培養志工,20年下來培育非常多,比如我們還有開發高中志工。我們有收費只有機械,人的都不收費。

于復華經理:
展覽的話在兩廳院我們滿多的,第一個是管風琴與音樂會,第二個就是看後台的。過去嘗試過在晚餐、節目與導覽,類似一個套裝行程,但是導覽人數今年才13000人。
管風琴或後台的導覽,因為是特別的,所以我們會先公告,通常不是用志工的。
雪梨歌劇院跟我們類似的是,他們也自己主辦節目,也有出租場地,他們導覽更多樣化,也有各式語言的導覽,搭配周邊的一些飲食和觀光。

七、對於大展/特展的看法
于復華經理:
以歌劇魅影為例,為何後續沒有引進?因為有反對聲音,而且它成本很高、檔期也很長,相對就壓縮了國內團體上檔的時間;相對的,如果以收入面而言,歌劇魅影本身收入是很高沒錯,但由於兩廳院票價其實並不高,我們自己賺得的場租也不是很多。
所以後來這些有一些爭議性、通俗的,我們後來就比較沒有再做了,像悲慘世界,我們就沒有再聯繫了。
像在台北,向兩廳院這樣的單位太少了,我們的場租也便宜,所以會產生類似的問題。
另外流行音樂再進來的話,就會排擠其他音樂的空間,所以我們也就沒有讓流行音樂的團體進來。

朱惠良處長:
大展的話,我們分兩個,我們自己策展比如今年的雍正展,當然我們也夾了一點兩岸故宮合作的效應,讓大展票房表現亮眼。但是票房還是跟展覽內容有關的。
引進國外展覽,中間有個策展公司,也可以分兩個,第一個是它本來就是國際巡迴的一站,這是策展公司的投資,而且會評估,如果是租借場地的話,我們是非營利的,只要他們能跟我們互補、有豐富價值的,我們都歡迎。
另外一種是策展公司自己組織的展覽,比如明年我們會做一個黃金望族的展覽,大致是西北跟漢族的展覽,那就是展覽公司跟對岸談,他們專門展覽的。在博物館方面就只有一些基本場租,其他都是策展公司去負責的。當然我們也會談一些回饋金,但是基本上獲利的還是在策展公司,基本上我們還是歡迎,因為我們就不需要跑到國外而看到這樣的大展。這樣的展覽通常在第二展覽館,要另外購票,跟我們原本的收藏有所區隔。
故宮還沒有被質疑商業化,比較沒有北美館的爭議,因為北美館是比較當代性質的,這個展覽館本身定位有關,不過這個展覽館佈展思維有關,當然這也跟批判者的觀點思維有關。
當然票價上,也不會強迫展覽壓低價格。但是基本上展覽還是有風險,比如最近我們展出的奇美小提琴展,我們也準備很久,但是觀眾人數不如預期。這次是故宮、展覽公司跟奇美博物館一起合作的,可能題材過於冷門,我們也有建議他對音樂學系降價,但可能因展覽屬性,所以不太容易推。

八、行銷對人力的壓力與支出
朱惠良處長:
以故宮來講的話,授權已經有行之有年的規則,我們有品牌、圖像的授權。我們本來就有部門在負責了。
現在唯一要說的,就是教育推廣品如果有市場的話,關於版權分享,就是要好好來談。
外銷的話,我們是有去外面借展,但那只有巡迴推廣,但沒有賣商品,故宮只是希望能讓外國知道,也沒有跟外面的商業團隊合作。未來我們也不會朝像這樣方向去,因為故宮館藏太多了,分身乏術,我們還是以館藏為主。
故宮我們以前有國寶總動員,因為到處展演所以紅了,我們至少佔版權的一半,但是動畫公司想繼續操作,跟我們談不攏,所以後續就很難走的下去,到上個月才重新簽約。這些事務比較是文創行銷處的事務,他們部門沒有變大,但是他們任務越來越重了,比如品牌授權、文創園區等。

于復華經理:
我們行銷資源的話,我們有20萬冊的「月節目表」。表演團體也有在上面做廣告,我們也做過調查,因為月節目表來看的人很多。另外我們在電子報和網站的會員都有50萬人次。
當然這要看節目的規模,要投入多少資源與經費,如果售票率好的話,他們就不太做電視與廣播廣告。我們在做行銷的話大概就用這樣的資源。

九、人才聘用與缺口
于復華經理:
表演藝術人才部分,缺乏國際行銷的人才,因為台灣的市場太小了,大概只能到各縣市文化中心巡迴,如果一個節目製作費上千萬,無法回收最好是能到外地表演,這樣才能活化財源。如果有這樣一個公司幫表演藝術團體作,會有幫助。

朱惠良處長:
博物館專業人才的話,學術系統還比較慢,博物館所設立還沒多少年,但因為這些學生沒有實務經驗,所以難以上手。博物館專業人員,非常需要到國外的培訓機會。我們現在人才延攬很簡單,我們就上網公告,公布我們需要的經歷,國內任用博物館人員有兩種系統,第一種是公務員系統,另外一種是研究人員系統,但是聘用後的運用兩者是合一的。
這些年來學術體制內博物館很多學生都到國外深造,所以逐漸很多應徵都是從英國等地來的,我們現在發現招募專業背景的人士,已經不少了,但是還是缺乏實務經驗。
另外,已經在博物館裡面的人,還是需要持續進修,現在對博物館需求非常多元了,但我們還是落後歐美社會,在博物館員的水準,我當初建議行政院時,要寬列博物館考察的範圍,像美國AAM(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今年舉辦的討論會我有去參加,它們研討會不一定是學術討論,有非常多的相關的議題在進行,比如網路導覽、安管等,每個博物館員都有他們相應的主題可以探討,另外還有展覽會,非常多的攤位,國內應該把握這樣的經驗:去學習並曝光的機會,他們的題目都是非常實務性的。但是台灣去的情況不是太踴躍。
我們招募的人才其實不缺乏,但是跟國外接軌、交流的機會非常欠缺。

于復華經理:
兩廳院就是行政法人,我們要人才就是求職網站,我們開出條件,可以的話就來申請。剛剛提到比如國外劇場的訓練,去雪梨歌劇院的訓練,或者是跟演出團體一起出去的,一起增加我們的專長。

十、區域性的效益結合以及觀光能量展望
于復華經理:
我們在中正區,有些館所我們都滿靠近的,比如台北賓館、紅樓等,我們是可以做一個聯合行銷,比如門票優惠,或者是像導覽圖與文宣資料。但是這需要上面的單位來做一個統合,光兩廳院是不夠的。
士林新建的藝術中心,大概不會影響到兩廳院的經營。比如明年有170個團體要還兩廳院申請表演,只能排上70個,還有100多個要到其他地區去展演。

朱惠良處長:
故宮去年十一月開始,有故宮週末夜,那就是鼓勵小團體、年輕團體,內容不拘,我們每個禮拜六晚上是免費參觀,週末夜辦到現在,明年審核的,已經來申請了80幾個團體,甚至100多個團,從中南部來。這些相對地也培養一批觀眾,這根社區就有關,培養他們的基觀賞習慣。
策略聯盟方面,故宮跟對面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有合作彼此放置文宣。我們跟台北市政府也有合作,跟東吳、中影打造成為故宮特區,台北市政府已經在自強隧道導入故宮的元素,未來希望中影文化園區可以跟郭台強協調,可以打造成一片,幾個文化設施可以串連。
在媒合方面,就是院長跟現在的副市長談過以後,就跟台北市合作,再搭配都發局、交通局等合作,民間的話問題不大,講一下就可以,但是我們就不用拉到最高層級。

十一、總結
于復華經理:
我想國際化是兩廳院需要努力的方向,因為我們現在再做一些旗艦節目,比如我們明年在做「鄭和1433」,希望有一些成功的戲可以帶出去,順便帶出商品。
像我們的國際藝術節,國外知名團體也希望能夠來參與,資源越來越多。我們需要努力的就是跟國際資源串連。

朱惠良處長:
以故宮來說的話,我們希望台灣博物館專業上,故宮能力還是深感不足,尤其是博物館專業經營方,以及推廣。希望有朝一日,成為亞洲博物館中心。我們希望有一個博物館的聯合機構。
另外就是博物館在新博物館的功能,已經跳脫了典藏保管、教育功能,未來還有休閒育樂的功能,未來博物館不會再是嚴肅的,而是休閒、無形中學習的地方,這就是博物館的轉型,他就是讓家長、老師認知到學習的地方。
往年故宮就是一個畢業旅行的一站而已,我們不希望這樣,所以我們會有種子教師等培訓營,現在還有針對校長的。我們的原始名稱就是社教機構,如果博物館沒有發揮這樣的功能,博物館就沒有靈魂。博物館教育就是要透過各式機會,多元地活化,並跟國際接軌並提升。

紀錄人:Brahms6
(此為現場簡單紀錄,僅參考用,與會者詳細意見仍待完全版資料檔公布為準)
 
現場記錄PDF:
http://www.mediafire.com/?ztgynyzzzql

【延伸閱讀】
故宮博物院
http://www.npm.gov.tw/

中正文化中心
http://www.ntch.edu.tw/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http://www.aam-us.org/

故宮-國寶總動員網頁
http://www.npm.gov.tw/events/96events/adventure/index.html

林奕華「水滸傳」:
http://www.wretch.cc/blog/ntch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