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昨天就看到經濟日報這兩篇報導,後來想了一下,剛剛也上網找一些訊息。也把一些想法分享一下。

經日文創區報導一開始,就出現「Chiwan」。之所以想介紹這篇,就是衝著這個字。「Chiwan」嚴格說不是什麼學術概念,大概在半年以前由韓國人先喊出來的(是小弟半年前聽到),主要意思是,在08金融風暴後,台灣由於外銷美國受到重挫,除了生產面以外,連市場也都高度而緊密地跟中國大陸連成一體。長年在經濟上跟台灣處於競爭關係的南韓,感到恐懼,當然他們的政府、企業,也都開始一系列的調節工作。大概到10月左右,韓國重新面對「Chiwan」,更具自信。

當然回頭看台灣,島內也有意見指出,Chiwan貌似幫台灣度過難關,事實上潛藏的問題,比如過度依賴、比如工資無法提升等。堪為隱憂,反而不如韓國正正當當面對。

我們大概選幾個這半年的報導,或者是意見評論,就是談「Chiwan」的,讓我們看一下這個詞彙具體發生的效益為何。當然,這幾篇只是九牛一毛,關於這一兩年以來兩岸經貿關係,延伸到大東亞地區,是10個Blog可以處理的問題,不可能一次搞清楚,甚至還在發展中。不過,稍微理解一下「Chiwan」是什麼東西,回頭在來看經日文創園區的這兩天報導,以及廠商訪談等意見,那就應該更有啟發性。

Chiwan,一開始是IT、科技業,或者更早是傳產出現的現象,透過兩岸合作,重新塑造產業鏈,當然,由於生產成本、人力成本,現在包括中國內需市場的因素,「Chiwan」已經是不可檔,但是,這個詞彙:就是中國台灣?還是台灣中國?誰能主導產業鏈的領頭地位?這個值得仔細研究。也包括先前幾篇經濟性文章對「Chiwan」的探討,台灣的人工成本會不會被拖下去(經濟學家有指出,當兩個地區人事成本不一而又互通時,往往是低成本拉高成本下去)?

另外在工商那篇,以及其他的報導也不斷提出「品牌」的概念,甚至指出,台灣的宏碁跟三星比,根本小巫見大巫。以及,遠見雜誌在6月時的專題「Chiwan」報導,提到台商進入中國的幾個階段,最後是要回台灣打造品牌。

相較之下,下面經濟日報的文創園區,反而是台灣廠商要進中國去建立品牌。是不是在走科技產業、製造業的路?

還有,對岸現在原料成本、員工成本都低,結合成「Chiwan」以後,對台灣的衝擊為何?又,這個衝擊背後,又可帶來什麼契機?韓國在「Chiwan」一開始是緊張、準備,現在站了起來;台灣本地去不了中國、卻又為創意產業服務的廠商或創作者,又該怎麼面對文創Chiwan呢?以及,去了中國,又該怎麼面對「Chiwan」呢?

不知道耶?好大的問題。Chiwan.....是兄弟齊心其力斷金?還是蠶食鯨吞?

=======
Chiwan效應 兩岸文創新勢力
 
【經濟日報╱文/鄭秋霜】 2009.12.28 03:03 am

中國(China)加台灣(Taiwan)合作的「Chiwan」產物,今年以來引起國際關注,認為Chiwan的影響力猶如IT(資訊科技)產業的兩岸合作,將帶給南韓等國家強大競爭壓力。

事實上,「Chiwan」效應不只發生在IT產業,已逐漸在兩岸文創產業合作中顯現。

今年上海「1933老場坊」創意產業集聚區二樓,一項名為「品味品位」設計展,從7月起,展出三個月。「品味品位」展特別之處,在於它可能是台灣與大陸的生活用品設計品牌,首度聯合展售,展品來自台灣知名文創品牌如八方新氣、The One、浩漢設計及大陸品牌木碼、半木等十多家業者。

負責規劃此展的浩漢設計公司總經理陳文龍說,「品味品位」展是「上海設計之窗」設計品展售平台的首檔活動,兩岸文創品牌首度同台,已具「Chiwan」雛型,大陸不少城市參觀後也想引進複製此模式,未來「上海設計之窗」的兩岸團隊成員,打算進一步在設計與產銷合作,以便更落實Chiwan效應。

法蘭瓷景德鎮 品牌合作

除了兩岸文創品牌嘗試集體合作外,個別台灣文創品牌與大陸的合作也愈來愈深化。法藍瓷總裁陳立恆透露,早年法藍瓷到景德鎮投資時,被告知「景德鎮」是一個品牌,不是任何廠商產品都能掛;但隨著法藍瓷品牌知名度愈來愈高,最近景德鎮的領導反而問他:「怎麼你法藍瓷的產品,不掛上景德鎮品牌呢?」

陳立恆說,未來法藍瓷產品在大陸市場,將採法藍瓷與景德鎮雙品牌策略,讓老早就已借重大陸生產力的法藍瓷,進一步在品牌上發揮「Chiwan聯手」功能。

「大陸想做類似『品味品位』這樣的展覽,目前恐怕還離不開台灣的影子!」一位大陸文創界人士一語道出兩岸設計業,目前的共存關係。

但這微妙的關係可以平衡多久,誰也說不準。陳文龍強調:「Chiwan要能成功,必須台灣和大陸雙方都要有籌碼,且專業對等,不然不容易。」

一家台商文創公司負責人明白地說,目前大陸還有用得到台灣的地方,且台商一到大陸就必須拿出最好的東西,才有可能得到機會;但「你一拿出來,大陸立刻學會,會不會哪一天大陸說不需要你了」,這是很多台商的隱憂,也是和大陸合作時「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微妙心理。

在Chiwan這個既合作又競爭關係中,上海創意產業中心秘書長何增強分析,台灣文創產業發展比大陸早,人才隊伍、市場機制成熟多了,且台灣與西方交流也早,有助中國元素與西方設計手法的結合,這些都是Chiwan潮流下的台灣文創優勢。

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也認為,台灣發展文創產業的優勢在於民主自由與現代感,這些是大陸短期內難以跟上的。

宗教結合生活 台灣優勢

今年杭州舉辦兩岸「禪、茶、樂的對話」文化活動,台灣佛光大學藝術所所長林谷芳曾率台灣茶人與會交流。林谷芳觀察兩岸文創產業的確會形成Chiwan效應,但很多我們自以為長處的地方,未來不見得還會是長處,目前台灣在宗教藝術與文化生活的結合,以及儒釋道融入文人文化,是大陸還趕不上的。尤其台灣很多文創人在一方天地裡安頓自我的生活美學態度,所展現出的生命質感,是許多還在「誇富」階段的大陸人身上所找不到的,這正是台灣文創競爭力所在。

「兩岸文創產業不該競爭,而應發揮雙方優勢合作,才能做大!」上海震旦國際大樓總經理賴任辰說,兩岸文創產業的根在大陸,但精緻化過程及經驗傳承都在台灣,台灣可說擁有文創產業的「關鍵零組件」及know-how,尤其明年將登場的上海世博,更是兩岸文創業展現Chiwan合作效應的舞台。

研究文創產業的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也認為,台灣發展文創產業,不該把大陸當作敵手,而要當作舞台,因台灣應放眼世界,只要台灣文創人可以在大陸找到發揮空間,應對大陸積極發展文創產業以及Chiwan效應,樂觀其成。

「模糊化,是兩岸交流的必然現象!」亞太創意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徐小波觀察,很多在大陸發展的台商,外國人已分不清楚是大陸公司還是台灣公司,這是個好事,台灣加大陸,可以使軟實力發揮作用。

在「Chiwan效應」持續發酵潮流下,台灣文創業者愈來愈不可忽略與大陸的競合態勢。不少文創人採取「打不過,就加入他;伯仲之間可互補,就合作」策略,以期發揮「1加1大於2」的功能,共同成為新世紀的文創贏家。

【2009/12/28 經濟日報】
 
========
市場通路加持 業者登陸功力大增
 
【經濟日報╱鄭秋霜】 2009.12.28 03:03 am
 
 
大陸市場是台灣文創產業的品牌逐夢之地,隨著文創產業風潮在兩岸興起,台灣文創業者已分批陸續登陸。不同於傳統製造業登陸著眼於大陸廉價生產力,文創業者登陸更看重的是大陸的市場通路。

琉璃工房1996年進軍上海,是台灣最早前進大陸的文創業者之一,2001年底並在上海新天地開設透明思考餐廳,目前是政商影視名流及國外觀光客最愛造訪的上海餐廳之一。

法藍瓷母公司海暢集團的代工業務很早就進軍大陸,自創品牌法藍瓷後,2003年在景德鎮設廠;台灣最大設計公司浩漢也是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登陸,在上海成立分公司。

插畫家幾米的經紀公司墨色國際2002年登陸,主因為幾米作品已以「出版先行」的方式登陸,2003年起墨色開始與大陸進行幾米圖像的行銷廣告合作,至今仍持續深耕大陸市場。

早期登陸的文創業者,不少已借重大陸市場而茁壯,並帶來迎戰金融風暴的正面力量。例如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影響,歐美市場大幅衰退,法藍瓷母公司海暢集團的代工代設計業務衰退,但由於法藍瓷的自創品牌業務,今年上半年在大陸市場銷售成績比去年同期成長五成,法藍瓷總裁陳立恆說,雖然整個海暢集團今年可能面臨虧損,但因大陸市場持續成長,「總算不會虧損太大」。

相較於第一批登陸的文創業台商已在大陸站穩腳跟,新一波的台商文創業新兵,也正絡繹於途,在大陸不同城市開疆闢土,並以建構通路為重要任務。

2004年成立的藝拓國際,已創立「神話岩飾」、「奇摩幫」等品牌,2007年首度赴大陸參展,隨後成立公司,今年起藝拓國際執行長曾國源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大陸,透過在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地參展,擴建通路。

在台成立六年的創意生活品牌The One,今年底在北京開設三個據點。The One執行長劉邦初說:「The One的第二個五年計畫,將主打通路策略,攻下大陸的文化通路灘頭堡。」

已在台北信義誠品書店及華山1914創意園區成立創意商品通路的威泰創意總經理廖志榮也表示,威泰正與大陸幾個大城市業者洽談布建通路,以販售台灣文創商品。

部分台灣人已在大陸建立文創通路平台。在北京、上海、雲南、香港等地經營創意商店「石怡集」的施怡仁,原先在台灣並非文創從業人員,她在2001年轉戰中國大陸,2004年在上海田子坊創意園區開設第一家店,如今除了專賣創意商品的店面外,也經營咖啡館及民宿。

在大陸發展有成的台商,也積極跨入文創產業,例如在全中國有70多家據點的「一茶一坐」餐飲公司,另創「逸茶雅集(EASTCHA)」茶具品牌。一茶一坐茶人事業部執行長謝秋祺指出,逸茶雅集正與也在大陸發展的文創業者浩漢、琉璃工房等合作,推出茶具商品,將來可在一茶一坐餐廳的連鎖通路販售。

我國文創產業政策已將協助業者銷售、擴展國際通路,列為重要項目;台灣文創產業若能整合力量,與已在大陸建立人脈、通路的台商文創業者加強合作,將有助台灣文創品牌在大陸一級市場被國際看到,不只有助台灣文創品牌行銷同文同種的大陸市場,也是進軍國際市場的一大助力。

【2009/12/28 經濟日報】@
 
=======

2009/10/21 工商時報

韓國在Chiwan憂患中突圍,台灣呢?

 「Chiwan」(China+Taiwan)-中台威脅論,是韓國媒體在上半年新創的語彙。彼時大陸來台採購團絡繹於途,彷彿要把60年蹉跎的商機一股腦兒全灌給台商。

 兩岸水乳交融的氛圍,讓東亞鄰國大為緊張,不僅韓國人喊慘,日本人也很急,唯恐兩岸經濟合體的下一步,就是政治和解,最終將撼動國際現勢。

 台韓向來是出口競爭對手,近年在科技產業正面衝突,尤其在資本與技術密集的面板與DRAM(雙D)領域,更是廝殺激烈。雙D技術源自美國,被日本商品化,最後卻由韓台扛起製造大旗。對此微妙的產業轉折,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曾以兩國民族性都「很敢衝」做註解:一個不認輸,一個不怕輸,因此都勇於花大錢、蓋大廠。

 不同的是,韓國雙D有品牌與可觀的內需市場當後盾,且家數集中,業界地位舉足輕重;台灣雙D走代工路線,本國市場小,爭食者眾,以致產品標準化的DRAM業在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下陷入困境,而產品較多元的面板業則整併待變。

 敵弱我強,韓國人還要高喊中台威脅論,其實是深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儒教文化精神:唯有憂患意識升級,應變加速,才能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立足。

 而從Chiwan問世後短短幾個月內的情勢演變觀察,韓國朝野化危機為轉機的努力已然奏效,也足堪借鏡。

 以面板業為例,來台採購高峰過後,大陸新近傳出的展業大計都與韓、日有關。韓國政府已明示業者西進將放行,面板雙龍LGD與三星因此大張旗鼓地宣佈,將在廣州與蘇州分別興建8.5與7.5代廠。日商夏普則不僅將龜山6代線整廠輸出給南京中電熊貓,兩者還準備在這個敏感的抗日城市合蓋8.5 代線。

 韓、日在大陸爭蓋次世代面板廠,難道就不怕技術被中國超越?現實擺在眼前,大陸面板龍頭京東方已大動作要蓋8.5代線,本土家電品牌又「政策性」地與台灣面板業者交好。因此就算與大陸業者合作,可能成為對方產業升級的踏腳石,對韓日業者而言,萬事莫如在這個超大市場卡位急。

 同樣地,韓國政府對外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也是基於為本國業者卡位國際市場的優先考量,因此明知開放市場會對若干本土型產業與就業造成衝擊,也勢在必行。

 反觀台灣,Chiwan引起的情緒反應兩極,一邊高喊「民族復興有望」,一邊憂心「台灣國之將亡」,以致當局在高科技放行與ECFA洽簽等決策上投鼠忌器、錯失機先。

 沒錯,Chiwan的確讓台灣因為同文同種與歷史淵源,而取得相對優越的入場位置,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中國畢竟是個國際覬覦的廣大市場,在商言商,最後比的還是實力。據此,「民族復興有望」的論調可謂太過樂觀。

 然而,抨擊兩岸洽簽ECFA論者,從不反對台灣對外簽署FTA,儘管兩者對本土產業都有短期殺傷力,卻選擇性地主張對中鎖國,由此也可見「台灣國之將亡」論調的偏頗。

 務實來看,中國做為一個有13億人口的新興消費市場,如果台商及早卡位,可以掌握更多商機,決策者為何要躊躇?限制面板與半導體西進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綁住自己人,綁不住別人,徒令親痛仇快!如今亡羊補牢,只盼時猶未晚。

 受限於政治現實,台灣必須在兩岸簽署ECFA之後,在國際間才有洽簽FTA的可能。無論是ECFA或FTA,都是行政院長吳敦義所謂帶刺的玫瑰。然而,朝野的當務之急,已不在該不該簽,而在是否為開放市場做好配套準備,將衝擊(刺痛)降至最低,將效益(花香)拉至最高。

 其實,政府最該操心與著力的,是台灣品牌力的提升。根據Interbrand 2009年最新統計,韓國三星品牌價值高達175.18億美元,全球排名19,而台灣冠軍宏碁的品牌價值則為12.41億美元,兩者高達13倍的距離,固然反映兩國主客觀條件的差異,也代表政府可以努力的空間。如果Chiwan的組合,只是「中國品牌,台灣製造」的實踐,那麼與過往「歐美品牌,台灣製造」的代工抬轎模式無異。儘管為人作嫁也能闖出一片天,但主導權終究不是操之在我。如果兩岸目前諸多技術創新與規格「搭橋」,能在未來創造出品牌價值超越三星的華人之光,那才是Chiwan對台灣最大的價值所在!

==========

CHIWAN經濟模式成型》百萬台商第三波 綿密布局再做大
 
‧遠見 2009/07/24  
 細數兩岸30年,勢力彼長我消,產業卻一直呈現互補相依的態勢,更不斷透過合作,產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績。隨著中國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台商也積極轉型備戰,這一波,將是台商做大自己最好的機會。  
 
 
【撰文/徐仁全】

最近有一新名詞「Chiwan」,你聽過嗎?


它可是全球經貿最熱門的一個新詞,就是中國(China)加上台灣(Taiwan),將形成亞洲最新崛起的經濟體,更是讓韓國、歐洲、美洲各國羡慕不已的未來新市場。


看看一團團來台採購下大單的中國官員及企業主們,再瞧瞧台灣股市因著中國概念,半年來大漲至少40%。敏感些的人就會發現,中國對台灣態度真的不一樣了,跟過去「一邊一國」「戒急用忍」的時代「差很大」。


其實,台灣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不是現在才熱絡,雙方成為強大的經濟伙伴也不是這半年才突然形成的。


對立60年 但民間往來已30年

早在30年前,兩岸就開始有非正式的經貿往來,透過第三國或第三地「暗通款曲」。


30年過去了,兩岸經貿往來歷經了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兩個大震撼。再度過2001年全球科技產業大衰退及2003年亞洲SARS危機後,雖遇上次貸風暴等挑戰,但兩岸經貿卻有如梅花般,愈冷愈開花,形成今日全球景氣復甦最強勁、最快速的區域。


多緊密?據海基會統計,台灣與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已達1053億美元,占台灣進出口額的1∕5,中國大陸也已成為台灣第1大的出口國及第2大的進口國。


統計也發現,台商前往中國大陸投資設廠的家數,從1980年代開始至今,估計超過4萬家,光是1991年到今年4月份為止就達3萬7234家,金額更達到766.09億美元。


當然,真實數字不僅於此,根據大陸統計,前往中國投資設廠的台商約有7萬餘家,投資金額更超過1500億美元。預估現有100萬名台商在中國常駐,兩岸互動密切,早巳凌駕政治與意識型態之爭。


台商第1波 西進

草創珠三角 加工出口為主

台商進中國投資可分成三階段。最早1980年代開始,這時期台灣尚未開放赴大陸探親,都得經過第三地,如香港或新加坡,偷偷摸摸轉進中國,以免被國安單位查獲,回台不免一陣約談。


這些投資也以隱蔽、規模小為特色,主要以加工出口等傳統、外銷型的產業,如塑膠製品、玩具、燈飾、五金等日用小商品為主,地區則以接近香港的廣東、深圳等珠江三角洲一帶為主。


兩岸咖啡董事長楊進發回憶,「當時(20年前)我的工廠在林口,但台幣大幅升值、土地及工資急漲,不得不移出台灣,在廣州設廠。」以生產拉鍊外銷進入深圳設廠。


「當時人工成本多便宜,一個作業員月薪只要200人民幣,土地租稅皆可減免,很少人能抗拒這種誘惑,」楊進發說。


根據大陸統計顯示,1980年代中期,台商赴中國投資金額只有1億美元,到1991年,即達到10億美元。家數也從不到100家,增加到2730家,而這時期的台商都聚集在廣東,以廣州、深圳為主要基地,光1993一年內,台商就有9329家赴中國投資,為第一次高峰。


也不光是傳統產業,以電子為主的科技產業,也循著此脈絡前進珠江三角洲,台達電在1992年即率先進入東莞,成立台達電首座中國製造基地。


齊力拚命 摸黑做大世界規模

現任台達電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廖慶龍對當時第一印象十分深刻。1992年他經由香港轉機進深圳,一踏出深圳機場就被嚇了一跳,「只能以一個亂字來形容。」


出關時的程序混亂,領行李找不到指標等不說,一出機場還是黑鴉鴉的一片,沒有路燈,隨便搭輛計程車就摸黑進城。一路上,道路窄小,人車也不守秩序,好像到了另一世界。


「最誇張的是下午6點過後就找不到餐館可吃飯,」他說,這令在台灣習慣加班到天黑的台商,工作完還要餓肚子,只能吃泡麵。


除了東莞環境與台灣有如天壤之別外,廖慶龍也對當時的工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堆人幾天前就拿著睡袋在工廠門口外排隊等候,深怕搶不到工作。」


還有一次,一位工人在裝天花板上的燈泡時不小心從梯子上跌下來,嘴角流血。廖慶龍好心告訴他可以休息一下,或到醫院去包紮擦藥。結果那名工人說不必了,拭去嘴角的鮮血,爬上梯子再繼續工作。這代表工人很擔心失去工作,甚至命都不顧。


不到兩年,台達電東莞即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功率電源供應器生產基地。隨後的鴻海、明泰、建漢等科技大廠也陸續進駐珠江三角洲,更將此區域打造成中國當時最具實力的經濟特區,成為全中國的示範。


台商第2波 北上

啟動長三角 布局電子製造業

很快地,珠江三角洲面臨用地飽和的問題,工資也上漲。台商在1990年代末期開始遷徙,北上找到長江三角洲為落腳之地,1997及1998兩年間,台商赴中國投資設廠者突破萬家,且集中在長江三角洲,此時為台商赴大陸投資的第二次高峰期。


被賦予北上蘇州吳江開展第二基地使命的廖慶龍,第一次造訪吳江,純樸小鎮、一望無境的稻田,馬上讓他回憶當初到東莞時的景象,「同樣也是6點過後,就找不到地方可以吃飯。」


2000年吳江廠正式啟用,去年創造150億人民幣產值。廖慶龍很清楚,未來一定要提升自動化,減少人工,否則無法生存。


今天長江三角洲已成為台灣電子產業的生產基地,各大廠皆已進駐,電腦業者更是百分之百到齊,包括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華碩、佳世達等,與台灣研發中心及營運總部呼應配合,形成「兩岸分工」經營模式。


供應世界需求 浦東責任重大

2004年,英業達成為最晚赴長江三角建廠的台灣電腦大廠。今年榮登美國《BusinessWeek》全球百大科技第4名的英業達,在上海浦東廠區一平方公里(約四個中正紀念堂大)的地,一口氣完成了五大廠房。光是停放接送員工上下班的遊覽車場地就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上百輛交通車停放在停車場上,可想見上下班時的車流壯觀畫面。


「目前產能每月可達300萬台,滿載就可達到年出貨3000萬台筆電的水準,」英業達(上海)總經理巫永財坐在浦東總部,前面還有為了世博會興建的輕軌電車在試著車呢!


去年英業達筆記型電腦出貨量達到1600萬台,都是從浦東機場輸出。目前浦東廠產能雖未滿載,但按照英業達今年第一季筆電出貨量563萬台,較去年同期成長71%來看,浦東廠最快在明年就不夠用了。「我們已開始找尋下一個生產基地了,」巫永財說。


長江三角洲已是世界科技產業重鎮,但工資上升、土地也漸稀少,再次讓台商興起逐水草而居,另覓未來五到十年發展基地的想法。
 
台商第3波 內遷

製造先發 淘金大內陸

一場尋找更便宜的土地以及勞力、台商往大陸內地遷徒的運動,近年來正在逐漸發生中,這是2020年前台商在大陸發展的趨勢之一。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鴻海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為節省成本,日前已表示將縮小深圳龍華廠的規模,移至武漢或山西晉城等地。去年鴻海進駐武漢光谷園區,已有1萬多個員工。


往南到重慶,則可能是英業達看好的第二基地。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對重慶的印象很好,也交待部屬好好研究。


上海總經理巫永財說,比較起東南亞等國家,他認為往中國內陸,比轉移越南或印度等國家來得好。而位在西部樞紐、四大直轄市之一的重慶,獲青睞的機率頗大。


同樣的遷移行動也發生在台達電。有十餘年擔任開疆闢地經驗的廖慶龍說,台達電擴展的策略可以「南呼北應」來形容,就是以珠三角的東莞廠認養湖南郴州廠、長三角的吳江廠認養安徽蕪湖廠,用「母雞帶小雞」,將人員、資源、技術及產品,從母廠延伸到新廠去,最能縮短新廠的學習曲線,及早成為台達電中國最強的生產後盾,這就是台達電中國四大生產重鎮的完整布局。


服務業 4年比重升達15%

緊跟著服務業也將大舉進入中國。這也是2020年前台商布局大陸的第二個趨勢主軸。


據統計,1991年至2005年,台商投資在中國大陸的服務業金額僅占總投資額的3.48%。


但這狀況將快速改變。近年來,台商投資大陸服務業的金額明顯上升,目前台灣投資大陸服務業占總投資金額比重已上升至15%左右。


目前台商在中國的服務業市場中,較擅長的有零售業及餐飲類。已有多家台商零售業者在中國大陸擁有上千據點。


如達芙妮女鞋在中國已有3000家、自然美有1800家,販賣珠寶的石頭記有1300家,麗嬰房也接近1400家,歐迪芬內衣有1000家,賣麵包的克莉絲汀也接近1000家的規模,都是占據各行各業零售通路霸主。


不讓餐飲業者專美於前,房仲業者如永慶房屋(大陸以台慶房屋)及信義房屋也都進到中國發展。甚至西點咖啡聞名台灣的85度C,也在中國引起風潮。從零售、餐飲出發,近幾年來台商還陸續搶進了房地產、飯店休閒、醫療服務等服務業。


因應轉型 台商返台學創新

製造業從外銷、轉內銷,爭取大陸本地商機,也會是台商未來發展的第三個大趨勢。


因應世界工廠成為世界市場,加上去年金融風暴肆虐,出口訂單銳減,不少製造業台商面臨存亡的十字路口,也不得不轉外銷為內銷。


「不轉型是等死,轉型雖困難,但至少有一線希望,」帶領6000家台商的東莞台協會長、岳豐電子董事長的葉春榮說。


要轉型,還得自己先升級,也帶動台商回台進修的新趨勢。


向來以接待國外訪客為主的工研院,6月2日就來了200多位操台語口音的商人,聚精會神地聽著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說明何謂科技創新。


「台商過去以勞力密集及成本優勢創造利潤,但未來要存活,唯有轉型、走差異化,否則等著被陸資超越,」廈門台協會長、多威電子董事長曾欽照說,第一次參觀工研院的他,對工研院的技術十分好奇。


曾欽照也很頭痛外銷轉內銷問題,「兩個模式完全不同,對台商是一大考驗。」因為內銷要重新學習產銷流通流程,又要掌握資金收帳,這都是全新功課。


問鼎內銷 鼓勵轉型不轉行

除了轉型到服務業外,對台商調適較少的就是打入內銷系統,把外國客戶轉換為中國客戶,就解決了。葉春榮一再呼籲台商能夠「轉型不轉行」。


為此,東莞台協決定設立批發大賣場,建立共同銷售平台,幫助東莞台商銷售商品到中國內需市場。「東莞的優勢是商品價廉物美,提供最完整的產品,讓全中國商人採購東莞商品,台商就可以轉型了。」他預計將在中國成立十個批發據點。


在中國電扇賣得嚇嚇叫的艾美特,算是早期台商轉內銷的成功案例。1993年就開始嘗試內銷,從5%內銷比例做起,今日已占近一半銷售比例,緊追在第一品牌「美的」之後。艾美特打自有品牌,一路走來雖艱辛,但成果是甜美的。


預計2020前後,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經濟體,身處其中已超過30年的台商,如不能好好運用此時最融和的兩岸關係契機,及大陸「同等優先、共謀雙贏」對台政策,搶占中國內需份額,「那真可以用錯失良機、暴殄天物來形容,」許多台商說。


從過去30年到未來20年,台商在大陸正分階段、分區域逐漸完成錯綜複雜的綿密布局。

=========
失落的10年 台韓實力差很大
2009-12-21 工商時報 【陳碧芬】



 中央大學經濟論壇,邀請台韓經濟學者舉行「台韓競爭力之比較」進行與談,出席貴賓有龐建國(左起)、朴進、申璋燮、朱雲鵬、鄭勝日、王健全及鄭貞茂。圖/洪錫龍
 
     編者按:台灣和韓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薪資福利,在10年間差距越來越大,台灣既要面對中國經濟的壯大,又無法加入東協組織的區域整合,台韓學者齊聚交換意見,為台灣的未來發展進行針砭。

     主持人:朱雲鵬(國立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與談人:鄭貞茂(花旗銀台灣區經濟學家)

     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龐建國(文化大學教授、前立法委員)

     申璋燮(Jang-sup SHIN,國立新加坡大學經濟系教授)

     鄭勝日(Seung-il JEONG,韓國科技政策研究院STEPI研究員)

     朴 進(Jin PARK,韓國KDI公共政策教授)

     記錄整理:陳碧芬 攝影:洪錫龍

     陳碧芬

     朱雲鵬:1993年以前,台灣出口均比韓國高,但去(2008)年台灣出口值為2,560億美元,韓國為4,220億美元,台灣只有韓國的6成。此外,1997年台灣的每人平均所得為1.4萬美元,韓國為1.1萬;到了2008年,台灣的每人平均所得為1.75萬美元,韓國為1.9萬,1993年台灣出口還高於韓國,但現在約為韓國的一半,2007年時韓國製造業時薪更超過台灣的2倍,台灣畢業生起薪,10年來幾乎停滯在相同水平。

     2010年1月1日起東南亞國協(ASEAN)銷往中國大陸95%的產品獲得免關稅待遇,台灣的企業比起東協國家,更陷於競爭劣勢,韓國和日本開始與多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更給台灣貿易競爭力帶來嚴重影響。

     鄭貞茂:台、韓在總經數據比較,長、短期來看會有不同面貌。1980年至2008年平均GDP成長率,台灣為6.2%、韓國6.3%,可是2000年至2008年的平均GDP成長率,韓國4.8%,台灣3.6%,台灣近年來明顯落後。經細項比較,在投資成長率上2003年至2009年,台灣3.5%,其中多數發生在2004年,當年高達24.7%,其餘僅1%,甚至負成長,反映出台灣投資成長波動大,韓國則2.9%,每年都有正成長,顯示穩健發展。

     另,消費成長力部份,2003年至2008年平均,台灣1.8%、韓國3%,在總經研究中,民間消費是帶動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因素。人均所得上,IMF統計,2003年台灣為13,511美元、韓國13,451美元,但在2004年發生反轉,韓國超越台灣,一則因韓元升值,另則韓國赴中國投資的同時,本國投資沒有受到影響;台灣境內投資卻沒有了,因為政策上 逼企業在兩岸選邊站,且韓企業有能力進行中韓投資,台灣中小企業沒有能力,進了中國、放了台灣,造成掏空效果在台灣的負面效果比韓國大。

     申璋燮:中國效應(China effects)對台、韓都帶來衝擊,台灣經濟停滯自2000年開始,除面對全球化的衝擊,中國市場大型化帶給台灣更大挑戰,且中國多是國營企業,韓台都是中小企業。在中國,台商規模小,發展有限,即使兩岸在文化上容易接近,卻沒有中國企業的在地優勢及政策的協助。

     韓國部份,雖然民間消費表現較佳,歷經金融危機的考驗,可以看出該國的民間消費是靠過度舉債堆積而成;金融危機之後,韓國花很多精力在減少企業負債,在負債減少之後,韓國企業的韌性更高了,敢於在財務上進行桿槓,發揮企業的冒險精神,相較起來,台灣已經退縮了。

     鄭勝日:韓國的經濟模式從早期的技術模仿開始,經過亞洲金融危機的政策改革,邁向後進者追趕的模式,持續10年來的研發投入,雖然民間企業僅有5大集團投入多,已足夠帶給韓國產業很好的競爭力,例如台灣受困的DRAM,韓國現在的技術超越日本,現代集團表現也比SONY好。近年日圓太強、韓元弱,都有助於韓國的出口,只是韓國現在最大的出口市場是中國,台灣也是出口到中國,差異點是,台灣和中國有相同的語言,可以聘用大陸人在企業運作,韓商不會用中國人,不想投資R&D在中國,反而幫助韓國留住企業R&D。或許未來,「CHIWAN ECONOMY」模式讓台灣和中國結合起來,組成大型企業,有規模優勢。

     王健全:台灣過去的政府政策把自己獨立起來,沒有加入區域整合的潮流。2位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對於中國的2大原則:戒急用忍,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均造成台灣在亞洲4小龍的排名墊後,2001年至2005年的經濟成長率3%,相較新加坡3.2%、韓國4.5%、香港4.2%都來的差;而展望後5年,也就是2006年至2010年,台灣僅4.3%,又輸給星、韓、港的4.6%、5.4%、5.6%;同樣情形也發生在人均所得上。台灣出口半成品及零件到中國組裝,真正的獲利不會在台灣創造,業者都在做降低成本,不是在提升價值鏈。

     朴進:台灣經濟很多細項部份,確實已流失競爭力,台韓差距也愈來愈大,值得台灣政策規劃者加以注意,但這不是台灣特有的問題,韓國也有SME不振的困擾。學術界可提供想法,但無法給施政者真正的建議,現在韓國有政策規劃局(Planning agency),他們以中立立場進行政策規劃,不必面對政治壓力,是推動組織改革很好的角色。

     龐建國:台灣的經濟表現在2000年之前還可以,包含台灣製在內的GNP,都尚令人滿意。可是,台灣該如何自己成長?不必因為中國市場成長而成長,政府要明白提出架構。2005年連胡會之後,鼓勵大陸台商返台,以對台灣作出貢獻,當時的「陸資入台,陸資入島」,台灣內部卻有些反對聲音,假設陸資都有政治目的,要把台灣都買走。中國人無法明白台灣人的想法,民進黨對ECFA的觀念亦被扭曲,含有太多的預設立場,這都是台灣內部特有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