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旺報訪問葉錦添,他從自己的合作開始,延伸到談文創、兩岸比較等話題。雖然文字不多,但是都碰觸到幾個重要的點。

第一個是他看文創的觀點,他說:「是先有文,再有創,不是先有創再有文」。這個想法其實在德國也一樣,他們的文創經濟是先選定文化經濟,其次參考英國案例,加入創意部門--廣告、軟體與遊戲產業,共構而成。值得注意的是,所以受調查的文化經濟,都是私部門、可營利的部分,而不是一缸子全部納入。

第二個是他比較兩岸的差異,我特別注意到,到現在,他感覺台灣的商業化不足;這真是諷刺,因為相較於對岸,台灣還是一個徹底資本主義的地區,那就看的出來文創產業那一部份不足,但商業化,何其大的話題,哪些地方可以商業化?那些地方還商業化的不足?我們可能還搞不太清楚。

第三個,大陸資源不管有無京奧,都很充沛,這一點反觀台灣,問題就出現在此。
不過他也很清楚點出大陸市場特色:「喜歡合乎民族情結、政府政策性的電影,像《建國大業》、《風聲》;還有就是科技性強的美國大片。電影的藝術性不能太強,不然票房不會太好。」台產片一定進不去大陸,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


========
先有文再有創 文創才顯價值 葉錦添談兩岸的文創產業
2009-12-07 旺報 【記者萬年生/專訪】


 ▲大陸近年積極發展文創產業,葉錦添強調必須「先有文再有創」,才能提升文化與藝術價值。(本報資料照片)
 
     葉錦添,這位華人世界裡最閃耀的美術設計界巨星,在兩岸三地都參與許多電影和表演藝術的創作。依他的觀察,台灣的創作文化成分純,但政府支持度不夠;大陸積極發展文創產業,但目前的作品還未能展現足夠的文化性。

     葉錦添是一位跨媒材、跨領域、跨國際的美術設計大師,儘管名氣很大,但他仍然保有親和、真誠的特質。在接受《旺報》專訪時,他戴頂棒球帽,一身輕便,以他特有的香港國語腔,說明他對兩岸三地的電影和表演藝術的觀察,並提出他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看法。

     「文化加上創新,呈現出古典風格,這是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創作趨勢」,曾以「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與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獎的葉錦添說。

     他自己就是從傳統中汲取豐沛的創意。「先有文,再有創,這樣的文化創意產業才有價值。」葉錦添指出,台灣的創作文化純度高,但商業性不足;相對大陸目前的創作文化性不足,但資源充足,國際能見度也高;所以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交流是好事,但在兩岸的合作過程中,是否能兼顧商業與藝術的平衡,還有待考驗。

     不過他樂觀地預期,未來一定還有像《臥虎藏龍》這樣的神話發生。

     出生在香港的葉錦添,坦承他對台灣的感情更深。儘管大陸提供他許多豐富的資源,例如12月將在北京最昂貴的銀泰中心作個人的雕塑展,手上工作滿檔的他仍然抽空協助兩廳院《鄭和1433》的創作,他同時透露,很快也會和故宮展開一項設計合作案。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你最近參與台灣國家戲劇院明年2月的舞台劇《鄭和1433》,在服裝設計方面,能談談你的想法嗎?

     答:這位美國著名的導演羅伯.威爾森是我期待的合作對象。這次最好玩是看導演排戲時,如何用西方舞台語言玩出一個完整的系統。我當場看著事情發生,大家邊演我邊設計,現在才只設計了第一套。

     這次的設計,跟以前大家看我的東西會不一樣,我會有一點抽離,不會做那麼歷史性的設計,服裝線條也不會看得那麼清楚。

     問:大陸正積極發展文創產業,你覺得進展如何?

     答:我能接受的文創,是先有文,再有創,不是先有創再有文。

     大陸文創產業現在有些很恐怖的現象,比如說,把中國古典舞玩成商業,我看那些舞者跳舞就很恐怖,因為根本沒有品味,沒有文化藝術性,就要搞創意,只是掛一個文化符號,那東西會死。

     其實大陸文創起步比較慢也是一個原因。不過國際間開始重視中國文化,是時候把文化的東西補回來,開始去做一些好的創作。他們也很想改變,這是個好事情。

     我在大陸參與一些案子,像前陣子在上海一齣大型的舞台劇《紅樓夢》,幫忙他們再加入一些文化性的內容,讓它不要那麼俗。

     台灣文化純 大陸體制大

     問:就你的經驗來看,兩岸文創產業各有哪些優勢與不足之處?

     答:在台灣有時也滿痛苦的,條件真的非常差。不過台灣雖然對文創產業的贊助低、支持度不夠,但作品呈現的文化性很純,沒有雜質,我覺得這是台灣很珍貴的東西,作品拿到外國真的不丟臉。

     我滿驕傲以前和台灣藝文團體合作的戲,都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場地表演,我們還是代表中國,一個不同意識的中國。

     大陸的實景多,一些表演能做到台灣做不到的效果。大陸非常多人邀請我去做,都是大得不得了的作品,體制大,卻感覺好像還沒發展到文化性很強的內容。他們都發展比較靠近平民要看的作品,目前還沒有機會做到精緻的內容。我現在很努力想突破,看能不能幫大陸做出一些文化性較強的作品,把兩岸的差距拉近。

     不過台灣的表演藝術商業性不夠也是問題。現在沒有無條件給你去做藝術的事,所以表演團體一定要想出一些商業的東西。

     你看漢唐樂府跳舞,都是很古。我幫忙把服裝設計得很漂亮,把古典變成新美學,大陸人喜歡的不得了。這樣人家看的時候有個切入點,留得住他們。但是你要觀眾一直看這個舞,他也不見得有印象。

     問:台灣表演團體的經費遠不如大陸,但你還是常幫忙?

     答:我真的不好意思說,比起成長地香港,我對台灣情感更深。像漢唐樂府、優人神鼓、吳興國、林麗珍等台灣藝文界,對藝術都有很純真的一面,有些情感也超過合作關係。台灣的藝文團體我可說沒有人不認識的。

     
大陸登台 讓國際看見

     問:你認為兩岸的文化創意產業有什麼合作的空間?

     答:台灣有好的內容,有一批很好的藝術家,可以提供國際級的作品,其實大陸很重視這點,所以也很大方開條件,歡迎他們去。

     我覺得兩岸交流是必要的,文化交流一定是好事,現在大陸也有很多好的場地,看戲的人也比較多。北京和上海更是重要國際人士來來往往的地方,只要有機會在這兩地站上舞台,就可以讓國際上看得見。

     之前辦奧運時大家都瘋了(笑),那時資源非常的充足,什麼事情都ok,奧運後有比較謹慎一點,但文創的資源還是很多。

     不過台灣的表演團體到大陸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大陸企業給你贊助之後,你作品的藝術性能不能保住,可能贊助人會考慮商業上能不能賺回來(笑)。藝術若保不住,商業也賺不回來最慘;商業賺回來,藝術沒了也是很慘。所以兩岸要合作還有很多考驗。

     文化加創新 有國際票房

     問:你的設計深受國際喜愛,你所謂的新東方美學是什麼風格?

     答:文化加創新、呈現古典風格,這是國際市場喜愛的風格。

     以電影來舉例,《臥虎藏龍》雖然創新,但有很深的美學意涵,這裡面有歷史考究與創新的雙重嚴謹。我現在很多作品受外國人士喜歡,就是因為這種雙重連結性,有文化、有創新,又古典。

     中國片有兩個主要的系統,一種是受香港電影風格的影響,另一種是承襲中國歷史的傳統。我自己嘗試在後者的系統裡,以中國文化為基礎,加入非常多舞台元素與抽象思維來設計。

     問:中國的電影現在很受國際矚目,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答: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電影幾乎有30年不曾出現在國際舞台。2000年以前中國在國際舞台也沒有太多聲音,這種現象開始改變,一是因為《臥虎藏龍》的成功,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在經濟和世界地位的崛起,造成一陣強風,把中國電影的風潮吹起來。

     控制品質 偏愛中小型電影

     問:很多電影都想邀請你擔任美術設計,你是如何挑選的?

     答:我挑戲。現在找我拍戲,都會跟我談劇本。我的功能不是一般的美術設計,我能協助提升電影的品質。但現在國際電影的製作方式已發生一些改變,所以我也重新思考,希望只接2000萬美金(下同)這類中等預算的戲,比較能控制品質。

     比如《色戒》、《臥虎藏龍》的拍攝成本就不超過2000萬元,這樣李安很安全。在美國,這樣的預算算是中小型的,如果超過,麻煩就開始多了。大戲必須顧到成本的回收,拍1億元的電影,票房要達到3億元才能回本,這多恐怖。

     當初在談《赤壁》的劇本時,就說一定要加林志玲進來,加進來之後,票房的規模就不一樣了。如果只有幾個男人你打我、我打你,可能就是5000萬元的scale(規模),但這種故事類型會限制觀眾群。加進英雄、美人、大場面之後,就是A級電影,預算就超過1億元了。

     因為要賺回本就要衝高票房,所以一定要有些觀眾愛看的鏡頭。這是有固定模式的,例如要有床戲、主角受重傷,然後他一定會回頭看一下;英雄有危險時,人要來;對手很強大,可是主角最後一定可以打贏他,加進這些鏡頭,票房大概可以破億了。

     臥虎藏龍的神話可再現

     問:你不喜歡參與大型的電影製作,是因為無法發揮創意嗎?

     答:我們做創意的,就要給人家拿鞭子打。除了管自己的創作行不行之外,還要管票房、審查、演員等很多東西。

     這個行業的制度改變後,就像美國的電影,開始有很多中間管理階層。以前拍戲沒那麼多煩人的事,現在一天到晚經理人進來說,這個戲不行、那個不行。

     問:大陸的觀眾比較喜歡哪些類型的電影?

     答:他們很喜歡合乎民族情結、政府政策性的電影,像《建國大業》、《風聲》;還有就是科技性強的美國大片。電影的藝術性不能太強,不然票房不會太好。

     他們電影、舞台劇的服裝設計也都要寫實,我作寫意的設計時,和他們就對不上話。

     問:你認為中國電影的風潮還會持續很久嗎?

     答:我認為,未來還是會有像《臥虎藏龍》這樣的神話發生,也就是說可能有下一個李安。

     因為中國熱,許多人趁著這股熱潮推出一些不夠扎實的作品推到外國去,結果讓這股趨勢有點冷下來,外國也對中國的創作作品謹慎起來。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做「扎實,讓大家都看不出毛病的作品」。只有扎實的東西才會流傳下來。

     對台情感深 將和故宮合作

     問:接下來還有哪些工作計畫嗎?

     答:很多計畫。現在比較放任自己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創作,像是寫作。

     12月11日在北京銀泰中心,我會開大型的雕塑藝術展,很瘋狂的,北京現在最紅的大樓──銀泰中心,封了3層樓給我搞裝置藝術,展期3個月。還請了義大利很有名的廚師來作菜,經費都由銀泰中心出,我都不用管商業的東西。

     近期我也會和台灣故宮合作。我們會有一個滿大的動作,現在還不能公布。

     現在我覺得滿好的,因為我比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東西。

     問:現在才比較知道自己的創作嗎?可是你已經算很成功了?

     答:(大笑)是嗎?我現在比較會放慢,之前都是衝鋒陷陣。但還是答應人家太多東西,到現在還得衝鋒陷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