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1187期裡面的前幾頁,有一些專欄。裡面楊照這其談的是「大眾品味還是媒體品味?」

他的內文其實前兩天有在他的節目,他親口談了一下,論點大致上與本文差異不大。有幾點我覺得,累積最近幾則新聞,比如張小虹「異議文化-泡美術館或逛藝廊? 」(如下附),或這是漢館長的「當心,文化與產業兩失!」大致上都可以從一個大主題串連起來:大眾文化。

大眾文化在文創產業新起以後,又把過去文化/商業,或者是菁英/大眾之間對立矛盾繼續凸顯。其實「菁英(領先者)或大眾(較落後者)」這兩端不一定對立,比如在流行世界,有大眾才會有菁英,但當菁英一察覺被大眾稀釋了,他們就會思考「創新」。很多時候文創產業就在這種追趕遊戲中,推動他的創意巨輪前進,很多時候創意不是有時麼創作慾拉,就是因為想跟人家不一樣而已,一種對比。

但如果涉及資源與政治經濟學的抉擇,菁英與大眾之間也可能從合作轉而成為對立。比如博物館、美術館領域,大概這幾位意見領袖都談了很多,其實談的滿好,不打高空,只是沒有解決與面對的方案,或找到平衡點。

楊照的文章,其實還比這個爭議複雜一點,因為他是以大陸的大眾社會看雲門,比擬台灣大眾社會的動新聞事件,所以他標題就說了「大眾品味還是媒體品味?」意思是,大眾是誰?是你、我?還是那個總編輯虛擬的人物?
頓時讓我想起幾年前看的大陸劇,袁世凱在一邊阻擋中華民國立憲,一邊說;:「人民?人民在哪?我只看到一個個人,哪有人民阿?」同樣的,大眾,我們每個人都是大眾,但是呢,我們卻也一直在反省大眾?但好像不是在自省,而是「我這個人」在反省「另外一批大眾」?




楊照提的問題其實爭議不大,也相信他看到的,對岸媒體願意餵食他們較有內容、品味的東西,比台灣進步;但是,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台灣過去也這樣阿?為何現在不了?我倒有不同想法。
對岸現在還是一個集權政府,維持一定水準的內容供應,是政府建立威信的方式之一(另外就是強制力),如果對岸報紙介紹的是什麼國中女生當性奴隸,那就會使受統治者快速失去對媒體(以及控制媒體的政府)的「正當性」,因為不倫不類。
相較之下,台灣會如此崩壞,原因在於政治力管制崩壞,然民間沒有興起對等力量監督而已,只能說政府控制失靈,這一點其實也出現在其他媒體產業,比如對有線電視管理、對音樂規範之建立等。

大陸能被餵養,有他背後的條件,我們被餵養比較差的東西,也有我們的代價--至少我沒聽人懷疑蘋果頭版那些社會新聞是被置入行銷的。



=========
異議文化-泡美術館或逛藝廊?
2009-11-28
中國時報
【張小虹】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美術館和藝廊應該是兩種屬性不同的空間,前者為藝術推廣教育的「公共展出空間」,後者為行銷藝術作品的「私人商業空間」,但當國外的美術館還是美術館、藝廊還是藝廊時,台灣的美術館卻越來越像藝廊。

     現正在北美館展出的《蔡國強泡美術館》,得到了空前絕後的媒體宣傳,不僅先有林志玲、蔡康永擔任代言人,台灣藝術界文化界眾多名人加持,更有現任總統千金擔任特助與導覽,總統夫人現場加油打氣,動員聲勢之浩大,令人歎為觀止。若以蔡國強在當前國際藝術界竄升的地位與作品受肯定的程度而言,一波波的強力宣傳原本無可厚非,但若拋開對藝術家創作作品本身的評價與探討外,「蔡國強現象」倒是一個「爆破」當前諸多藝術文化與商業交易糾結點的良機。

     首先,「蔡國強現象」讓我們看到當代藝術--商業的不可分辨,而創作者合為一體的藝術--商業成就,又多能以某種量化標準來做「客觀」評量。像這次展覽不斷強調的是蔡國強的「高人氣」與「拍賣天價」,二○○八年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的蔡國強個展《我想要相信》,參觀人次破三十四萬,為當年之最,同展巡迴到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時,參觀人次更破五十六萬,而藝術家本人四次入選英國藝術雜誌的「全球藝術界百大權力名人榜」,其藝術作品更屢創紐約蘇富比與香港佳士得拍賣會當代華人藝術家的新高。換言之,藝術家的人氣是否超夯,乃由有如網站點擊率的參觀人次來決定,而藝術「價值」乃由藝術品拍賣「價格」來決定,讓許多不明就裡的參觀者,不再相信自己的眼力,只相信會說話的數字,美金,歐元,人民幣。

     然而這不是蔡國強一個人的問題,這是全球藝術--商業合謀的問題,即便蔡國強本人曾經與蔡康永合作,想要對此「商業炒作」、「販賣藝術」的現象做出回應。他們準備了六十六組上海金圓券,由蔡國強在棉紙上爆破,再由蔡康永在MoMo購物頻道公開販售。但這在資本主義操作之「內」的塗鴉行為,只能再次驗證資本主義操作的佛法無邊。當初這些一件叫價新台幣九萬九千元的「招財平安符」,四年後的今天已暴漲到新台幣四十萬到七十萬元之間,反倒成為「藝術是門好生意」的範本教材。

     而更麻煩的是,此次的「蔡國強現象」更直接曝露藝術經紀公司的強勢與美術館專業經營的弱勢。此次展覽乃由北美館與誠品合辦,而誠品旗下的誠品藝廊,也正是蔡國強的藝術經紀人。因而當我們極力肯定主辦單位在推廣藝術教育與活動策畫上所作的諸多努力,也同樣期待這次展覽能吸引更多的人進入美術館參觀,但依然覺得不舒服,覺得北美館已不再是以前熟悉的北美館。當代的美術館或博物館營運誠屬不易,尤其是大型展覽所需的複雜接洽管道與龐大開銷,也絕不可能只靠公家經費編列或門票所能打平,適度從事藝術周邊商品開發、多角經營、尋求企業贊助或經審核後的租借場地,都還是在可被接受的範圍。以蔡國強的高國際知名度,當然不需要靠在北美館辦個展來增加個人資歷,但以北美館這幾十年來的努力經營,也不需要為了求到一個蔡國強的大型個展,就任由外面的藝術經紀公司全面接管美術館的策展。當然我們不須癡人說夢,還在問「是藝術還是商業」這個老掉牙的問題,畢竟我們身處的當代,早已無法藝術的歸藝術,商業的歸商業。但我們還是可以逼問美術館策展的主體性何在?為何可以允許藝術家的經紀公司直接成為主辦單位、主導一切展覽事宜,讓商業操作的痕跡如此明目張膽,讓一座堂堂的北美館,變成了超大型的誠品藝廊。看來這次展覽的創舉,不在於北美館為蔡國強打開了從來不開放的一樓兩側空間,而在於公家的北美館為私人的誠品藝術經紀公司打開了大門。

     「蔡國強現象」告訴我們,買賣無所不在,泡完了咖啡館正好去泡美術館,只是那些昂貴的藝術品,現場是不標價的。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