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看聯合的名人堂,張小虹教授這篇吸引了我。博物館帶回家一文,瀏覽一下大概是從過去10多年(歐洲大概30年)我們所熟悉的一些文化理論,歸納出一些對文化工業/產業的理論,串連一下,再加上一些形容詞彙。

這些寫法在台灣的文化理論世界很常出現,在大致來說,在目前政府或主流文創論述,講求經濟效益或生活風格以外的,這也是一種論法,不過比較普遍存在於學界。

可以看的到引用的理論家不拖布迪厄(大致是象徵鬥爭、文化資本等理論),另外就是一些消費理論(其後是反省消費社會的大量消耗,還有批判物崇拜,物崇拜大概源自馬克思主義、左派、法蘭克福學派等)。在文創產業口號剛出現,其實學界也有討論一些,不過由於沒有實證資料(當時才開始做),所以理論先行,下面大概是滿典型的一些討論方式。

不過,不管博物館能否帶回家,是否是商業吞食了文化;反過頭回去想,我看完這一篇「把博物館帶回家」,能獲得些什麼?有人說,這是一種反省,讓你可以對現在存在的一些現象做思考。這點我也想過,不過,仔細觀察,這是一些歐洲文化理論大雜繪而已,大概各邊都點一點(我應該更正說法為「文獻回顧」),偶爾挑選一些實例(比如故宮及其週邊產品)強化論述。但對於博物館販售周邊商品這回事,也沒有直接跟提出「週邊效益」的討論直接對話,大概只能從理論與特殊案例上迂迴地討論而已。形成各說各話的現象。

故宮,或者其他博物館、美術館等開始量產、大量販售,甚至美食街時,不是沒有問題;但怎麼反省?十分值得繼續討論。

很多人說,文創要量產才會有前途,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文化工業論者提出,一量產,就會喪失作品精神/雰圍,尤其文化理論者期期以為不可,甚至憂慮藝術即將消失;那可以存在低量、少量、限量的生產模式嗎?

還有,先前我們也提到,把博物館帶回家,意思是可以有更多人在他日常生活中有博物館,甚至因為一些特殊大展(就是如皮克斯)進入原本不願意/沒想過要進去的博物館,然而,這些人如果沒有準備,只是想來「逛逛」呢?還是博物館/美術館需要準備好,甚至考博物館檢定考後才能進來?

這些機構究竟是「市民教育」?還應該維持「菁英交流」的地位?為何博物館一定要賣東西/美食街?有,為何博物館不能像讀大學,要考試合格、有一定知識水平才能進去?

=====

張小虹:把博物館帶回家
 
【聯合報╱張小虹】 2009.11.12 03:02 am
 

一九八○年代興起的博物館學思潮,將博物館的營運重點從典藏的「物」移轉到了參觀的「人」,而博物館所賴以為生的文化「消費」,不再局限於購買門票入場的觀賞行為,更擴大到館內專設禮品店的各種藝術商品採買。

靠一張門票 不要想出來

昔日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的警訊「博物館不是靠一張門票就可以進去的」,以凸顯藝術品味形塑過程中權力、階級、經濟與文化資本的糾結,若證諸今日行銷博物館的年代,當可改寫為「博物館不是靠一張門票就可以出來的」。而到此一遊臨去秋波的,可以小到明信片,大到典藏複製品,還有各種琳琅滿目的藝術加持商品,應有盡有,任君挑選。莫怪乎當今全球知名博物館的營運生機,多來自藝術品的授權產值,讓高高興興進入藝術殿堂朝聖的民眾,也能高高興興捧著畢卡索馬克杯、羅丹鑰匙環或梵谷滑鼠墊回家,有如恭領聖體。

故前不久媒體廣為報導的故宮仿翠玉白菜事件,除了引發爭議的「產地中國」外,恐怕「廠商故宮」更是一個富饒深趣的博物館行銷趨勢。故宮館藏的六十萬件古文物,除了翻製仿製外,品牌授權的商機更早已破億。

商品任君買 有如領聖體

到故宮參觀的民眾,除了「廠商故宮,產地中國」的仿翠玉白菜外,還有上百件的藝術商品可供現場或線上挑選。若是流連元朝趙孟頫的行書赤壁二賦,那就買個今生金飾的「赤壁戒」附庸風雅一番,有何不可。若是想與名畫或名書法耳鬢廝磨,那就考慮看看羽毛工房的「清明上河圖」床組或「自敘帖」床組。當博物館汲汲營營想要讓藝術商品化、禮品化、平民化、生活化的同時,參觀的民眾便也興高采烈地透過消費行為把博物館帶回家,晨昏定省、朝夕共處。

而當前把博物館帶回家的最新趨勢,則是當代藝術品的網購。台灣過去的藝術品行銷管道,多循畫廊買賣模式,但隨著宅經濟的蓬勃興盛,連一向被視為高品味、高單價的藝術品也開始在網路行銷,創造出另一種藝術—商品的相互沾黏。甫在台北當代美術館落幕的賴純純「心‧之間:存在與變化」,展場中一顆顆用壓克力流動顏彩作成的心,馬上出現在新成立的「好禮王,藝購網」,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出售。或是該網站上的另一位國際知名藝術家李明維,三年前才以「如沙的格爾尼卡」裝置藝術向畢卡索致敬,備受好評,而現在則是以「格爾尼卡的凝視」手吹玻璃燈做網路獨家販售。於是實體的美術館流動到虛擬的藝廊,讓前者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藝術品,成為後者待價而沽、更可宅配到府的藝術商品。擁有一盞知名藝術家限量製作之燈具,而該藝術家的多件作品已被全球知名美術館所典藏,就彷彿瞬間晉身到博物館級收藏家的品味。藝術加持的點石成金,恐怕正是眾人趨之若鶩的最大心理動力。

全球化消費 藝品零件化

而此最新一波把博物館帶回家的方式,已不再透過昔日「圖像再現」的明信片或畫冊,也不再局限於「物神崇拜」的仿製品或衍生品,而是直接以博物館美術館中實際展出的藝術品加以零件化、微型化或材質轉化,以知名藝術家本身為品牌,再次徹底模糊藝術與商品的分界,亦再次徹底呼應當前時間流變、空間消融的全球化消費時代。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