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期新新聞的文化版裡面,有專訪陳國富導演。陳導演有拍過國片,也有拍過外資出品的華語片,雙瞳。

如果以商業化的話,其實台灣不止魏導走商業化路線,事實上前面諸如雙瞳、詭絲等也都是走商業路線,並且獲得市場認可。

有趣的是,究竟什麼才是電影?是拿機器與底片拍一個題材?還是要公開放映?還是一定要用特殊器材或底片(菲林等)?還是時間不能超過幾小時?還要接受市場考驗才算?

不過這一篇是陳導演專談華語的商業電影市場。

在訪談的中後半部裡面,陳倒討論到台灣和中國在華語電影之間的地位與差異。他說,市場規模台灣就遠不如大陸,。並且指出對岸觀影人口有6-7000萬人,是很嚇人的數字。台灣很難做到對岸300萬觀影人次(約1億人民幣)的規模,並且會具體影響到電影前/後製的工作人才。

他還指出,現在是華語電影,而不是分台灣片與中國片的差異。這個觀點小弟看來,兩岸電影市場已經統一了。而台灣必須思考的是,如何在保有自己的特殊性與不可或缺性。先前我也舉過一個例子:電影團隊只有一個女主角,如果被大陸演員占去,意味少一個台灣工作者的機會。但是,兩岸的電影教育是分立的,工作機會也是競爭的。

現在很多娛樂事業都前進中國,電視、電影等,設計/工藝也有一部份前進。會不會產生電影的問題?值得觀察。電影業是一個大投資、大團隊,現在已經全球化,考驗都是最早來到。

最後陳導談到輔導金,他說輔導金反而養出一批曲高和寡的知識份子,並且產生偏差。並且他指出,輔導金會把電影變成搞歌劇或雲門舞集(我先前也聽說,林懷民認為雲門舞集不是產業)。這也是很基礎的思維,也回到上面那個問題:電影的標準是什麼?「接受市場考驗」是否是電影業的必要元素?如果是,那電影業只靠輔導金是扭曲的。如果電影政策也是文化政策,是復興、保存文化意識的話,那就不是單純的市場機制可以解決。

還不錯的一篇訪談。新新聞1178期。封面又是馬英九那張冏臉,他該知進退了,可以準備下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