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評論,是談台灣的文化、文創產業,以及對比到中國。

說這麼長一串,簡單在中間幾段,第一個是,吳內閣未來規劃也要成立台灣書院暨台灣文化中心(比擬中國的孔子書院),尤其還有「文化創意產業研發中心」以刺激原創能力及建立國際品牌等等。太感動了。

不過作者訪談對岸學者後提到:「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特色並不多,單打獨鬥不易成功,和大陸之間的優勢差距其實也不大。大陸文藝工作者的創新發展能力絕不亞於台灣,政府大力支持,越來越多的人投入此一產業,更多的人由海外學成歸國,而且大陸還有龐大的國內、國際市場。時間、人才、政策的優勢都不在台灣的一方,如果台灣再不努力,大陸短期內就會超越台灣。」

這點很多地方都看的到,比如動畫,在杭州已經成為中國之冠,而且動畫在中國也不過這幾年的事情。可以想見的是,中國在民族主義、集權計畫經濟外加極端資本主義的發展,創意產業一定會有快速發展的成果。則,台灣無論模仿或競爭,通通沒有好下場。

關鍵可能反求諸己,我們到底能怎麼做吧?並且,再試圖走一條跟都東亞國家計畫型,甚至強人型的文創政策。

========
聯合早報專文----蔡逸儒:台灣的優勢與未來?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9-17 08:45:40
台灣的優勢與未來?

(2009-09-17)

早報導讀
 
我國政府民間“三開” 協助新移民融入  
國民融合理事會打出“開放門戶、敞開胸懷、開闊思想”口號,從不同方面協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會。  
大陸:不希望兩岸關係再受擾

 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蔡逸儒專文:通常,學政治、搞戰略、講安全的學者,很少有機會和學經濟、心理、社會科學的學者碰面,大家總是在自己的圈子裡相濡以沫,玩得高興。許多人甚至還認為經濟學者們太過單純、幼稚,總以為光靠經濟的自然規律就想要解決人世間的困難。天下哪有這麼簡單的事。

 另外,法政學者更少有機會和學藝術、文化的學者碰頭。雖不能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但確實由於專業不同、性向有異,大家見面傾談的機會幾乎沒有。法政學者多半精明強悍,文化藝術學者則是浪漫多情,雙方少有交集,談起問題來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大家可以說是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日前,筆者應邀前往中國大陸開會,與會的學者都是文化、藝術、宗教、音樂方面的先進。一天的會議下來,雖然似懂非懂、模模糊糊,而後來大會主辦單位還帶大家參訪了創業及藝術園區,但還真是收穫不小。至少讓筆者搞清楚了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還是以經濟利益為導向,大者恆大似為常態。

 其實,過去筆者等人在台灣不同場合開會也曾建議,主管官署在和中國大陸進行交流之餘,也要發揚台灣的所謂軟實力,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加強投資。一方面和亞太地區的韓國、日本、香港、中國大陸競爭,賺取外匯;一方面也凸顯台灣的精緻文化,讓海內外的朋友願意前往觀光、投資、增強認同等等。

 台灣有什麼軟實力

 談到軟實力,這其中應該包括政治價值、思想觀念、制度設計、外交政策等等,大陸官方強調文化就是軟實力,學者則認為政治力量和操控力量才是軟實力的核心要素。儘管看法還有出入,但筆者主張發揚台灣的軟實力並非出於對抗的考量,而是要發揮台灣的優勢、創新能力,增加認同與利得。  

 談到這裡,就又讓筆者回想到外國使領館駐台官員最常詢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在中國大陸發展不可逆轉,國際政經影響力將持續增強的情況下,十五年後的台灣將如何身處列國之間?講了這麼多,繞了一大圈,事情又回到原點,問題的關鍵仍在台灣的優勢何在,台灣要如何發揚自己長處,時間和未來是否對台灣有利?

 本月16日,台北媒體報道,吳敦義內閣在其首度提出的施政報告中指出,新內閣將遵循馬英九總統的政策,規劃成立“台灣書院暨台灣文化中心”,以抗衡中國的“孔子學院”,積極行銷台灣,並推動國際文化交流,成立“文化創意產業研發中心”,以刺激原創能力及建立國際品牌等等。看來台北態度與做法將更為積極。
這次筆者和兩岸藝文界的學者交流,曾把握機會進一步請教所謂的台灣軟實力到底有哪些優勢?哪些是台灣可以獨樹一幟,具有發展潛力,可以成為創意產業的?筆者提到台灣小吃、電影、流行音樂、琉璃、舞蹈、戲曲、宗教、科技創新能力等等,以就教於這些專家,詢以哪些可以成為大規模的文創產業,兩岸之間的差距大小究竟如何。
 
 結果答案卻是讓人吃驚。這些文化學者說,所謂的台灣本土文化其中都有大量的中華文明的元素,兩者很難截然劃分。此之所以即使是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文化建設主管單位與人員,也無法、不敢全面去中國化,不能用太強烈的政治意識型態來主導整個文創發展方向。因此,在實務上只能政治歸政治、文化歸文化,政治只是彼等個人信仰與騙取選票的工具。最好的方法還是兩岸合作、共創雙贏。

 需要有遠見的政治家

 更進一步,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特色並不多,單打獨鬥不易成功,和大陸之間的優勢差距其實也不大。大陸文藝工作者的創新發展能力絕不亞於台灣,政府大力支持,越來越多的人投入此一產業,更多的人由海外學成歸國,而且大陸還有龐大的國內、國際市場。時間、人才、政策的優勢都不在台灣的一方,如果台灣再不努力,大陸短期內就會超越台灣。實情恐怕還真是如此。

 如今,大家已經理解兩岸政治上的現實,北京的國際影響力將更見增強。而經濟上,廣東、浙江都已或即將超過台灣,時間不在台灣的一方是大家公認的事實。結果,有位學者轉過來請教筆者,台灣有無可能培養出一個高瞻遠矚的政治領袖,能夠帶領台灣擺脫目前的困境。問得真好,但筆者的答案同樣無法讓他們感到樂觀。

 大家都知道,民主政治發展會有庸俗化的傾向,當前台灣情況正是如此。台灣不夠成熟、西方自由主義式的民主已經走向民粹的異化政治發展方向,不負責任、一心討好選民,不敢承擔責任的政治人物比比皆是,大家只為了短期的政黨、個人利益,不惜以整個社會的長遠利益為代價,這樣下去台灣的未來實在讓人憂心。

 時不我予、彼長我消,確為當前寫照,台灣的未來何去何從還真讓人頭疼。

                          (作者是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
======
杭州動畫產量冠中國

2009-09-16 工商時報 【賀靜萍/綜合報導】

     今年前七個月,浙江杭州生產動畫片8,480分鐘,位居中國各城市之首,動漫游戲產業營業收入達1.5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杭州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新華社報導,第十一屆中國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會記者會昨天舉行,官方表示,浙江杭州動漫產業歷經20多年的發展,目前,杭州擁有5個國家級動漫基地,動漫企業135家,從業人員1萬多人,動畫片年生產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中國前列。

     杭州動漫產業這種跨越式飛速發展,產業的經濟利潤增長顯著,僅今年上半年,動漫游戲衍生產品收入達1,620萬元,相當去年同期的近兩倍。今年動漫游戲產業上繳稅金1,845萬元,同比增長近五成。

     自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於2004年12月批准「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和「中國美院動畫教學研究基地」落戶,杭州高新區(濱江)便成為中國首批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之一,初步已形成了創意策劃、研發製作、衍生產品開發、服務外包、市場運營、教育培訓、投融資和技術服務一體化的動漫產業鏈格局。

     而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在金融危機面前逆流而上,也取得不錯的發展。據了解,杭州高新區的動漫遊戲產業2008年增長率超過了20%。其中杭州的中南卡通的產品更打開國際市場,進入63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海外版權銷售突破300萬美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