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的文章內容轉貼自小弟的論文的某一章,用意不是在凸顯自己,或是嘗試對「主體性」做個清楚的定義,排除其他討論的可能。而只是嘗試做個系統的說明(當然這樣做必然會有排除和遺漏),以讓關於「主體性」的討論,可以更聚焦。
       由於我的論文比較處理市場經濟和社群文化的衝突的問題,因此後來又大量引用了亞蘭杜漢的觀點。至於關於陳光興等人的後殖民視角下的主體性,相對而言比較忽略。雖然我個人對陳光興的「去帝國」、「亞洲作為一種方法」等書頗有興趣,不過恐怕要容後有機會再敘。這裡面討論的東西,還沒有跟陳光興的理論對話的目的。
      只是如果主體性的形成涉及了文化霸權和反文化霸權的接合實踐操作,而同時學校必須成為一個「主體的學校」的話,我各人覺得這裡面和文化政策的本質有很多相近之處,而市場經濟和社群文化的交互辯證,以及在其間個人主體性的完成,更是讓我覺得和文化創意產業內在的衝突動力有關。因此在這裡野人獻曝一下,還請各位網友不吝指教。

*****************************************************************************


甚麼是「主體性」?  

 

「主體性」一詞和「論述」、「詮釋權」等詞彙,都是在8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中,使用得十分廣泛的概念。

「主體」的拉丁文SubjeicereSubjectum (Darunterlegen)乃是作為一切本質及行動之「基底」(Zugrundeliegt)的意思。「主體概念」因此具有邏輯學及存有論的雙重意義。這在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中可得到確證,主體即是「自我」(Ich):作為思維歷程的中心以及來源,主體乃意志及自由抉擇的所在(馮朝霖,199772)。  

 

不過這種建立在抽象的自由意志與理性想像的「主體性」觀點,被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家阿圖色(Louis Althusser)徹底批判,在其〈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一文中,他認為作為主體的個人其實是透過意識形態的作用而建構的:

一切意識形態都是通過主體範疇的作用,把具體的個人呼叫或建構成具體的主體的意識形態是通過我稱之為建構(interpellation或譯:召喚、命名)或呼叫(hailing)以及按照日常最瑣碎的警察(或其他人)呼叫:「喂!喂!」的方向可以想像的非常精密的操作,利用在個人當中「招募」(recruits)主體(招募所有的個人)或者把個人「改造」(transforms)成主體(改造所有的人)的這一種方式來「行動」(acts)或產生作用(function)的。  

 

Althusser1990191

意識形態經常被視為是個人腦中的觀念,但阿圖色認為人的觀念是存在於人的行動中,而人的行動是受到產生觀念的意識形態機器的「物質儀式」所支配,意識形態透過社會生活的各種制度、設施以及物質實踐/儀式對個人產生作用,因此意識形態是物質的存在。

另一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家--葛蘭西則認為,社會中存在著多種不同的群體以及意識形態,而一個社會的統治階級會利用其意識形態,對其他的社會群體進行統合、聯結,這種用以結合不同的利益/團體,以生產出對統治階級的認可,以及符應統治階級需要的「主體性」的意識形態,就是「文化霸權」(hegemony或譯:主導權)。

葛蘭西認為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不能只有政治和經濟的鬥爭,還必須透過在市民社會的文化霸權鬥爭來進行。透過建立新的文化霸權,批判既有的文化霸權,傳佈新的文化--道德和世界觀,教育群眾,建立可以挑戰權力中心的「歷史集團」。

任何一種歷史的行動只能由『人的集體』來完成。這一點預定要達成一種『文化社會』的統一,在這種統一之下追求各種目的的分散願望,在同樣的和統一的世界觀的基礎上,為了同一個目的而結合在一起。正因為這一切都會是這樣發生的關於集體製造同樣的文化『氣候』的一般問題的重要性就很明顯了每一種『文化霸權』的關係,必然也是教育的關係(葛蘭西,198831-32

作為一種教育關係的文化霸權,其「教育」不是重覆的概念宣傳,而是一種「文化氣候」的塑造。透過「文化氣候」的創造才能把各個不同目標、利益的個人和集團,連結在統一的世界觀之下,產生對抗宰制的「權力集團」,具有改變歷史力量的「人的集體」,也就是「歷史集團」。

不過新的信念、世界觀由於和正統的意識形態相矛盾,因此在人民群眾中具有極端的不穩定性。新的、革命的意識形態因此不是將舊有的意識形態全部掃蕩,而是透過拆解舊有的意識形態元素,重新進行轉換、連結,形成新的智識--道德倫理。英國的文化研究學者霍爾(Stuart Hall)、拉克勞(Ernesto Laclau)、穆芙(Chantal Mouffe)等人,使用「接合」(articulation)的概念,說明這種新/舊意識形態的連結關係,以及對人民群眾所產生的作用。

「接合」(articulation)在英文中具有表達、陳述等語言學的意涵,但是同時也具有「聯結」的意思。霍爾認為使用「接合」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在文化霸權/意識形態鬥爭的過程中,某個意識形態元素如何在一定條件、以及某個論述內部統合的方式,瞭解意識形態如何發現/建構其主體

接合理論促使我們思考意識形態如何賦予人民力量,使他們能夠對自己的歷史情境有所瞭解(陳光興/Stuart Hall1998126

作為一個社會人,個人的身份(或者更具體的:身份證)、職業、社會位置本來就是一種主體性的表現。不過這種既與的、自在的(in itself)的主體性,反而比較傾向阿圖色所批判的,由意識形態機器所建構的主體性。

而基進的社會運動想要創造的,是透過葛蘭西、霍爾等人所說的「接合」實踐,產生批判性的反-文化霸權的過程,將「自在」的主體性,轉化成「自為」(for itself)的主體性。


***********************************************************************************

從主體到主體的學校 

 

「主體性」的建立意味著一種自由成熟,免於異化與宰制的解放旨趣。人的主體性建構,意即「人的自我完成」實際上是一個複雜而充滿變數的過程,絕非只是主觀的自由意志或是抽象的理性思維所能實現與完成(李文富,199931),而是和社會現實有著密切的關連,「主體性」的建立因此也就連結著「社會改造」的課題。但是在今日的全球化時代中,「主體性」究竟如何可能?又該如何去建立「主體性」呢?

法國學者亞蘭杜漢認為今日世界的「主體」,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克服現代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嚴重的市場經濟和社群文化相互衝突的危機。只有在和市場力量以及社群力量進行的戰鬥中,才能顯示主體的存在,但同時今日的主體也是在經濟大陸與文化大陸之間搭橋樑的努力。結合兩者、超克兩者的衝突的目的不是為了保護對公眾事務漠不關心的個人主義,恰恰相反,是為了加強社會行動者干預公眾生活的能力。

杜漢認為在今天的社會,主體的認同只有透過下列三者方式互相補充才有可能形成:

1.個人維持統一性的願望,因為現代社會中個人的個性已被工具世界和社群世界撕裂 

 

2.集體和個人對哪些把文化變為社群,勞動變為商品的種種權力進行的鬥爭 

 

3.個人之間和社會機構之間對「他者」做為主體的承認。

杜漢認為學校在現代社會建立主體的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學校不能再為了滿足在政治上訓練好公民,經濟上訓練優質勞動力而存在,學校必須成為今日的民主政治實踐中的重要環節。學校應遠離成為執行「社會化」的機構的傾向,應努力提高個人成為主體的能力,成為「主體的學校」。

Touraine認為,傳統教育制度的運作是建立在三個基本原則上的:

1.個人擺脫社群文化的束縛 

 

2.承認文化的普遍性價值 

 

3.根據個人才能劃分社會等級的功績主義 

 

相較於「傳統的學校」,杜漢呼籲應該積極建立「主體的學校」,在主體的學校中:

1.教育應培養和加強個人主體的自由 

 

2.重視文化多樣性與學習對他人的承認 

 

3.積極實現社會變革與社會的民主管理。 

 

杜漢認為:

那裡的個人或團體致力於把個人的文化經驗對工具性活動領域的參與結合起來,我們未來的行動者就將出現而且已經在那裡

那裡的人們具有既回憶過去又展望未來,既發展文化又加強行動的意志,那裡就會出現主體;反之,哪裡的人們的感情受到壓抑,過去的事實被掩蓋,紀律(理性的紀律和法律的紀律)得到了加強,哪裡就沒有主體」

 


                                                        Touriane20034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