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ZEN先生的另一篇大作,轉貼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3/1276828055/20061215102433/
剛好和我們的「空間專題」相應和
轉貼到版上請各位網友參考

除了旅遊業之外
裡面也有數段提到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
頗值得討論

影子




從旅遊工業談臺灣景氣復甦--臺灣需要整合者

文/zen

旅行,對於長於後工業社會的一代來說,是多少摻雜著「消費主義」的「文化工業」。無論是住遊、自由行還是從前的包套行程,總是和「旅者的凝視」和對「空空的再結構」(從前旅遊之際按圖索驥的準備行程,到到達之後的印象印證以及回來之後的回憶感受)脫不了關係,而且通常是一種「消費主義」的施為方式進行。身外異文化的外來闖入者,無論你多麼熱愛所到之處,幾乎只能以消費的方式,訴說你的崇拜與迷戀。因為你無法居住生活與當地的社會脈絡,建立一條親密而綿長的社會連帶(不過,不光是旅行時所到的空間如此,現在在自家社會裡也多半如此)。

在傳統俗諺的積極鼓勵(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及當代科學的正面支持(如追求新經驗、自我實踐)下,旅遊工業茁壯發展。其實我以為是好的,至少比起煙囪工業來,它溫和親切而且對於人性的啟迪,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不是說旅遊工業皆無可批判之處(還是有的,明年書林文化會推書《旅者的凝視》【我忘了是LASH還是URRY寫的?】一書,就會談到許多關於旅遊的批判),只是相較於大規模破壞生態,破壞人類品味的煙囪工業而言。

對我自己來說,我也盼望所居住的這座島,在累積了夠多的優美景「點」和店舖之後,能夠有更強力的整合者出現,鋪設旅遊工業所需的基礎建設(如優質的公共運輸系統、道路規劃、標誌牌、服務),讓這些優美景「點」配合特色店舖和四散的藝文活動,串連成線/呈現。就說台北吧,公館師大週邊的書店咖啡店唱片行小吃店們(再加上電影院、台師大校園、夜市)就可以連結成一個圖書藝文區(台師大則可以成為舉辦藝文活動的空間),迪化街、永樂市場、大稻埕、大瀧洞可以成為民俗台北區(萬華龍山寺也是),西門町可以成為台北新宿,購物狂買區如東區(敦化/復興南北路之間與忠孝東路)、信義計畫區、南京西路商圈(接連中山北路可從二段到北美館士林官邸->又一個好景點被惡搞亂經營已顯破敗之相,直連到士林夜市在跨向外雙溪故宮,一直進天母商圈)、天母的異國情調區(如小樽),松山車站五分浦、光華商場(台北秋葉原),還有戶外休閒區如淡水+北投、烏來+新店碧潭、深坑到九份路段(->有十分寮瀑瀑、平溪等景點,再直進九份金瓜石),士林陽明山+金山(這三者均有溫泉),三峽+鶯歌,富基漁港,基隆夜市+和平島……然後,再透過都市交通動線的規劃,各式藝文活動的安排,打造出週末三天兩夜的優質文化台北遊。

例如香港客最愛的台北行程可以是週五下班飛台北,來個三天兩夜遊,先是下榻飯店,然後是一整夜的敦南誠品購書行程。逛完書店,可以殺到復興南路吃清粥小菜(很近),回飯店休息。隔天早上時間自行安排(例如補眠),中午選擇臺灣特色餐廳(例如牛肉麵店、台菜、校園商圈附近的優質小吃等等)用餐,或下午與晚上安排兩項藝文活動(一或為空間消費如進公館商圈喝咖啡逛書店,一或為到兩廳院之類的空間看表演),或安排下午一項,然後殺往溫泉區(陽明山、北投、烏來),第三天一早則在台北近郊活動。中午後回到市區。

(上述當然是我外行人的膚淺想像,但我的核心想法是,台北各區空間的特殊性正在形成,各區內的店家應該合作成立類似街區組織,共同經營空間,將點連成線。政府部門或可由文化局與建設局合作,在特定街區展開長期的封街活動,廣邀街頭藝人與中小型團體甚至學生團體進駐表演【費用或由商家贊助】,延長遊客滯留期間,例如簡單生活節其實不必非在華山藝文特區圍起來辦不可,公館師大商圈,抑或者天母商圈,都非常適合)

臺灣要產業轉型,勢必得大幅提升內需產業的世界競爭力,讓亞洲居民成為臺灣的消費人口。否則在臺灣人大舉外移(美加與大陸),以及少子化的影響下,消費人口逐年下滑,產業勢必萎縮(除了產業發展應該重新調整以人口縮小為設計外,擴大市場範圍也是一種方法)。

臺灣要轉進文化創意產業治國,必須先發展內需產業的創意化/美學化/設計化,並從基本教育做起,讓人民百姓普遍提升美學涵養,對於文化/美學/設計消費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並且提出一定程度的改善。例如,台式美式早餐(如美而美)其實獨步全球,雖是台式洋食,但經過多年的深耕經營,其特色並非不可向亞洲國家輸出(甚至對歐美反輸出),但就其內容能力有餘,對於品牌經營和店舖形式還有服務動線等規劃,卻難以打動高要求的歐美日。其他像台灣小吃也是。

也就是說,臺灣其實有很多世界級水準的東西,但因為經營者沒有能力或不願意,無法將其開展成世界級的產業(珍珠奶茶出去了,但還有更多東西可以出去,只是太多台灣人認為困難,再不然就只想經營同文同種的大陸市場)。再舉例如腳底按摩,臺灣如此興盛,但在國外大開分店的,卻是將腳底按摩引到日本去的日本人。為何如此?因為日本人有能力吸收各國文化元素後將之精緻化並融入日本美學元素再重新產出,成為「日式-」,然後反傾銷到全世界。如果台灣沒有辦法在食衣住行育樂的民生工業上升級深化經營,而認為只靠提升政府公佈的十三項文化創意產業就能夠帶動臺灣內需產業復甦的話,則又是一項腦殘政策(只是這項政策相當有效的收買/呼巄了一群文化精英,讓他們停止思考)。

臺灣的未來不可能建基在需要成熟內需市場的競爭之後才能端的出去的文化創意產業上的,因為那些產業臺灣都弱的非得動用保護政策才能不免滅亡了(當然各領域裡還是有精英),再者這些產業幾乎共享一群樣本數極小的消費社群,若無法擴大市場規模(將亞洲甚至世界納入),搞什麼產業升級都是白搭。

搞SHOPPING MALL、比購物,我們做不過香港上海東京的,因為購物所販賣的是全球化通行的普同性商品(世界級名牌),而且我們的服務水準或公共空間的規劃也遠不如這些城市。臺灣要利用本身的景觀優勢和美食小吃為基礎投入觀光,並左以強大的觀光社會基礎建設,才能替內需產業創造一個對全球市場訴說品質的機會,才有機會振興內需產業,並培養出更龐大的消費市場,甚至帶動人口回流。

老實說,臺灣的都市真不是人住的,各種無政府狀態大行其道,汽車橫衝直撞,這種環境若非洽公,我想很少有人會愛來旅遊。除非愛上臺灣的文化,而這才是臺灣要重新向世界發聲的唯一機會。

未來該怎麼走?我們的社會似乎缺乏通盤思考整合並能夠有效執行的團隊(無論是個人或企業)。如果有企業敢於做巨型綜合投資,進行整個區塊的總體營造改建(將食衣住行育樂用善意的動線空間規劃統包起特色,創造出規模經濟),一定可以創造出很可觀的經濟效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