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雷集團的問題,相信將會越來越重要
我們應該對它在左派,右派立場的報導,多一點訊息
以供我們對未來CCI受到管道方面的影響,多一點判斷

凱雷在台灣收購東森與日月光
事實上它是一個收羅下野政治人物
並積極進行國內遊說的軍火團體
真正影響獲利者,乃軍火世界.
此角度觀之,台灣一些政客下台後,說不定也會被卡萊爾吸納

以下,把這兩天的訊息一次貼出
1.今天老鄭訪問作者
2.昨天的中時時論廣場-全球影子內閣
3.影子兄轉貼苦勞網對凱雷的報導與評述

襪!真是滋補,寒流還沒到,先吃大補湯

=============
今天2006/11/30的飛碟午餐
老鄭也邀請了作者---開南管理學院的吳挺鋒對談
詳細錄音檔如下:
http://files.filefront.com/1130mp3/;6272268;;/fileinfo.html

===================
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2006/11/29
《觀念平台》全球影子內閣

【吳挺鋒】
  凱雷集團(Caryle Group)大手筆百分百收購台灣最大,也是全球第一的封測廠日月光,眼看極可能讓政府對企業投資大陸的百分之四十設限破功。不過,凱雷集團的魔棒絕非一般融資收購操作,而是該集團運用政經旋轉門的堂奧。
  凱雷集團的頭面人物一字排開包括了前美國總統老布希、前國務卿貝克、前國防部長卡魯奇、前證交委員會主席列維特、前菲律賓總統羅慕斯、前泰國總理潘雅拉春與前英相梅傑等,將這樣一個夢幻組合稱之為全球金融帝國的影子內閣並不為過。
  既稱為金融帝國的影子內閣,便意味這些前元首、前官員不是被請去養老養望,而是要動腦子、捲袖子,設法為錢開道。雖然凱雷集團在台灣已經涉入過幾樁收購案件,但實際上凱雷集團最強悍的盈利部門是從事被稱為「死亡交易」的軍火買賣,而這對台灣的影響無疑更為深遠。
  在二○○二年,我國國防部長湯耀明以部長身份會晤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這個閉門峰會的官方層次為一九七九年雙方斷交後所僅見,而居間穿梭者則是時任美台商會主席,也是凱雷集團要員的卡魯奇。翌(二○○三)年,陳水扁的「欣榮之旅」更曾引發軍火商招待風波,其餐會要角||聯合國防公司亦屬凱雷集團所有。換言之,近幾年來美國對台軍售轉趨積極,甚至強逼我方買單,並不乏台灣政要呼應,多少得「歸功」於凱雷集團的長袖善舞。
  凱雷集團之所以備受疵議,當然與其營利模式有關。兒子當總統,老子當說客,結果是肥水不落外人田。小布希矢志堅持到底的反恐戰爭把納稅人又剝了一層皮,但老布希的凱雷集團卻趁機坐收漁利。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十字軍火砲,官方原本準備放棄這項大而無當的計畫,但由於事涉凱雷集團,故卡羅奇再度出馬(卡氏與時任國防部長的倫斯斐是大學同寢室友),硬是讓該案敗部復活,旗下公司瞬間入袋超過兩千三百萬美元。
  如此情景恐怕要讓凱雷集團深耕的亞洲國家人民氣得跳腳。當年金融風暴,一邊納涼的華府與華爾街賣力痛斥東亞大搞朋黨資本主義( Crony Capitalism),根本是自作孽。許多西方的私募基金更趁著I MF接管期間逢低進場,大肆收購、重整,如今多已口袋飽滿。問題是,布希父子所營造出來的政商朋黨網絡又豈會遜於金泳三父子?蘇哈托家族再怎麼貪腐也不過是個土豪,惟布希家族卻能對全球呼風喚雨。
  在很多人眼中,凱雷集團所代表的私募基金既時興又神秘,其金融語言似是挖掘尚未充分效率化的商機。然則,從凱雷集團過去被爆料的前科來看,在這個貌似高級現代化語言的背後,其核心機制恐怕還是非常依賴被視為「前現代」的政商朋黨網絡。對此,衝刺軍購有功的台灣藍綠政要,來日獲得凱雷集團青睞而被邀請「入閣」,未必是天方夜譚。

==================

【深度網摘】
凱雷大鯨魚吞食日月光
■Summer(苦勞網特約記者)
--------------------------------------------------------------------------------


  台灣最大的封測廠日月光11月14日公布,美商凱雷投資公司(Carlyle)已向日月光董事會提出現金收購日月光100%股權的計畫,併購價格為每股39元,併購金額約2,100億元,日月光董事會已經同意這項收購案。這宗併購案為台灣產業界和政界,都投下了震撼彈。

  此案創下台灣收購案最大金額。在凱雷基金收購日月光之後,日月光在台掛牌股票及在美ADR均將下市,日月光下市相當於台灣股市市值少了1%。凱雷一旦收購日月光之後,依據私募基金的特性,不會把這家公司不會自己放在口袋裡面,自然會讓日月光以純外資身份,重新在香港等其他地區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收購案中,張虔生仍可保有其原先在日月光超過18%的股權,並繼續擔任經營團隊。

  賺錢的日月光為何願意被收購?台灣財經媒體分析很多。主要是提到,這是日月光迂迴要繞過台灣登陸限制的作法。

  政府目前限制台灣產業登陸,一是限制資本轉赴大陸的緊箍咒。緊箍咒有兩道:一是登陸資本不得超過企業淨值40%,目前已經有50多家上市企業已瀕臨投資上限,大陸地區事業卻正當起步需要大規模金援。財經媒體分析,日月光一案若成為通案,企業可能循此例解套,在台灣下市,改轉入港交所上市,迴避這條緊箍咒。第二道緊箍咒是中高階封測業、金融業、半導體業都在禁止登陸的產業目錄,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透過轉售給凱雷,擁有純外資的身分,自然就可以不受台灣政府禁止目錄的侷限。

  外資圈就分析,凱雷只是擔任當中的中介機構,幫張家操盤,讓日月光可以順利從台資轉變成外資,轉往香港上市,張家可能再買回來。外資圈傳言:

  凱雷吃下日月光,是不是一齣雙方精心合演的戲碼?外資圈人士表示,凱雷其實只是借個名字給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真實成本考量是落在張家身上,張家當然不能開出太高的價格,也意味著未來日月光若要轉赴其他地方上市,IPO(初次股票上市)的價格要遠高過這次的39元;這位外資圈人士表示:「不要忘了張家是溫州人,算盤打得精。」

  外資圈人士直指,日月光找上凱雷,透過全面收購股權讓日月光在台灣下市,就是要規避目前政府對封測廠不得登陸投資的限制;日月光這種做法實在很高明,因為即便台灣政府有意見,「礙於凱雷背後龐大的政治勢力,台灣政府恐怕也得敬畏三分」。(經濟日報記者許維真,2006/11/27)

  凱雷併購日月光一案,可望成為台灣上市櫃企業登陸的解套開路先鋒。包括禁止登陸的聯電等企業,以及已瀕臨淨值四成上限的上市櫃企業等都被點名可能成為私募資金的併購標的。劉億如等立委跳出來要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5條,希望放寬投資上限。

  實際上,台資企業為了解決資本赴大陸上限的問題,近期已出現其他變形作法。比如,台灣興櫃公司聯測科技去年與新加坡上市公司聯合科技進行「以股換股」,聯測等於被外資併購,成為外資公司的台灣子公司。投審會去年也核准奇景光電與其在開曼群島新設公司Himax進行股分轉換,奇景成為Himax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近期,中信集團辜家的中租迪和也與海外控股公司以股換股,改變公司的股權架構,讓自己成為純外資企業,可以轉赴新加坡掛牌上市,以換取國際籌資的自由空間。

  凱雷收購日月光的案子,是凱雷以現金收購全部股權,日月光將在台灣下市,等於是「連根拔起」的作法。日月光一旦通過,是否會引起台灣產業界效法,形成另一波上市公司從台灣連根拔起,透過金融資本操作,加速西進的浪潮,值得後續關注。(請參考企業下市西進潮 山雨欲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