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書店,延續上自我們對於長尾的探討。

我們有談到獨立書店問題,美國,現在在出版界與通路界,都面臨巨大化。
出版界就是,出版公司集團化,類似台灣的城邦集團或遠流集團﹔
通路界就是麥當勞化,比如誠品,美國諸如邦諾書店,藏書多,店面多。但是跟Amazon比,種類還是不夠多。

在這本暢銷書裡面,稍微提到了一下通路。一些美國出版界者,也注意到巨大化趨勢。
但是他們不否認獨立書店的影響力與存在,
還指出,口耳相傳是書推薦甚至風行的主要因素,
獨立書店的擁有者,因為書目不多,甚至專攻某種類型,所以對讀者往往具有影響力

我這麼看,麥當勞化勢必難免,甚至還可能沃爾瑪化。
在家樂福,你也買的到暢銷書,但是,書的暢銷或是長銷,並非具有固定模式與公式(這一點說明自然科學量化評鑑指標為何不能完全搬移)
可能某個在獨立書店的書,會突然大為暢銷,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不也沉寂過?包括丹布朗也是。

問題在於,出版通路,可能還沒完全找到各自定位,包括麥當勞書店與獨立書店,仍未找到各自功能與合作方式,乃至行規。
在長尾裡面,已經跟二手書店結合,未來,是否麥當勞式的書店賣暢銷,把部分類型轉出去跟獨立書店合作,一則麥當勞書店可以降低存量風險,二則獨立書店單一類型則更有引介與讀者互動之熱誠。

大眾與小眾市場之間,過去社會或文化學的研究,起初限在法蘭克福leveling或庸俗化的爭論,後到Bourdiue裡面則從鬥爭看。
在音樂市場,與電影市場,台灣都曾經出現戰場,像電影,因為大小眾沒有分流,甚至合作,以至於藝術家不快樂,商人賠光光。最近聽說,台灣還要搞電影業,惟將過去導演制改成製作人制....
在美國,至少分流的還成功,甚至可以互動,常看電影的朋友會知道,美國片進台的時機跟他電影屬性都有關係。
不過看這本書,美國出版市場還很亂,通路也沒建立。在他山之石上,台灣出版是否能先找到出路?

如果覺得上述太硬,數年前有部浪漫喜劇:You got M@il,湯姆漢克與梅格萊恩(他兩都曾因為美國對外戰爭死在戰場上)主演的,你大致就能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