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天下雜誌(2006/11/8出刊),後面的一篇「西進第三波,台灣文人湧入中國」報導這著台灣一些文化人、藝術人與藝術經理人大膽西進的事蹟。在中國,彷彿看到80年代台灣的影子,一個剛從威權體制中解脫出來,邁向自由資本主義社會的地方,她們急欲知道所有事情,也急欲發展所有事務,當然包括文化洗禮。
這批上了年紀的文化與藝術人,把年輕時的台灣經驗引渡過去。或許是圓夢,或許是找尋新天地,台灣在百業蕭條,藝術先掛的條件下,已經沒有市場,藝廊、表演團體只好向西找尋生路,沒想到在中國廣受熱烈歡迎。
「暗戀桃花源」,是台灣20年前的舞台劇+電影,林青霞早就息影,但是卻在中國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也讓她們感受一下,不止台灣人有悲哀,連總是跟蔣家符號掛在一起的外省人,也有悲哀。
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在設立園區上的大手筆與不遺餘力,這一點是最吸引文化人。叢聚效應,都吸引著台灣文化人「至少去看看」,當然也吸收了台灣官方與學者「也去看看」,背後,也可能存在著台商與當地力量的結合。但總而言之,中國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想像,是空間的─她們要園區,要人群,要藝術家聚集,要大量的博物館。
硬體,吸引了台灣人去。「798特區」正是一個不斷被報導的例子。

或許「西進」,這兩年來成為台灣人的夢靨,本土派更是絕口不提。
表面上,我也被震懾,原因在於個體難以體抗潮流,尤其潮流在興的時候。
但是一個想法啟發了我:我們只看到西進,沒看到東進。
原因不只是台灣官方限制,而在於文化能力目前只能單向的西傳,猶如中國歷史,有遼、金、後金、北魏等的漢化,但是極少聽說漢人胡化的(一個是趙國的胡服騎射,一個是鮮卑化的高歡)。原因在於文化溝(gap)或文化時間差。
台灣就是早了中國那10、20年,於是是台灣經驗在中國,沒聽過中國經驗來台灣。這批文人帶過去的,不只是顯象的繪畫,還包含著隱像的品味選擇與美感。
時間差,是否能繼續維持?
台灣看到中國798園區,頗為緊張,於是思考自己手上的5大文化園區。
不禁想?有必要發展「拼場」的文化創意產業?還是台灣要沉澱思索自己的特色?
硬體,空間台灣都不是強項,台灣人與地就這麼大,這麼多,軟體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