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
作者:張苙雲/著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0 年 12 月 01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心得與介紹:
跟《美學經濟》一起購買的,是另一本類似論文集的《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其間我特別想介紹的是兩篇:第一個是朱元鴻的<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費的類概念>﹔第二個是侯東成的<廣告業的自我組織邏輯:代理制度建立的產業生態形成>。
我就不作整個文章或整本書的簡介了,我提出我覺得有意思的部分跟大家分享。首先從朱元鴻開始吧。整篇看下來,還真的好奇它真的出自於朱元鴻的手筆嗎?尤其我先前看過他的《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或一些關於原住民的論文,縱使文章篇幅簡短,朱元鴻在玩文字的能力,不會因為簡短而打折,可以清楚看到朱元鴻的撰寫意圖,不過本篇<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費的類概念>倒像是一個消費學思想史大閱兵,至少較不細膩的我還是看不出文章的主軸在哪(不是把一些人名或概念群貼上去,就說我有【時間】這個思想史的主軸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個是班雅明。這傢伙的文章還真是看不懂,但是就現在在文化研究成為一個流行人物的他來看,朱把他也列在法蘭克福與文化工業這一脈裡面,甚是將之與阿多諾等人悲觀的消費政治控制、麻痺化等觀念有所區隔,倒是一新我的耳目,茲引一段:
班雅明對新興傳播媒介形式….可以說是法蘭克福的異數。….原來高高在上具有神聖光環(aura)的藝術作品,原本就是階層與地位的權威鄭略,但是當機械複製時代的技術能夠大量複製藝術作品的影像與音樂,將輕易流通到社會各個佼落─包括工人階層─的時候,藝術也將失去它的光環。….例如電影不斷流動的影像,未必遏阻思考,也可能造成激盪而提高心智活動,…集體觀賞的經驗,未必全然被動接收,也可能鼓勵批判態度﹔技術上容許分解重複分解作品的片段,也有助於養成分析解讀的習慣﹔比起昔日藝術作者與觀眾的遙遠劇哩,新的媒介原則上使作者與觀眾之間更易於交換。…
(16-17)
班雅明在一般文化研究界被歸類於悲觀哲學者,甚是不低於處於學院的阿多諾等人,其認為aura的喪失,將是20世紀機械複製時代對藝術最後的喪失,這個解讀因此讓他廣義被歸類於法蘭克福學派,也同對於文化工業處一批判態度,但是至少在<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費的類概念>這一篇,倒是產生了新的班雅明解讀方式,跟法派劃開。

第二個想介紹的是<廣告業的自我組織邏輯:代理制度建立的產業生態形成>這一篇。該篇雖然一開始出現自我參照等類似Luhmann的概念說辭,但是基本上還不算是一個純Luhmann的概念去分析,雖然廣告業具有自身的一個體系,具有自我參照特徵,但是廣義來看,它更接近於Bourdieu的場域概念,即從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媒體為agency的方式,切開廣告業場域的運作模式(文中他有五種互動類型),以及台灣廣告產業過去至今的變化,礙於資料時間,本文只大概到世紀末而已,但是可以看到,台灣目前在廣告業已經透過學習、合作,讓外資大舉入侵,台灣已經沒有純國產的廣告公司,同時,廣告業也跟一般文化產業生產結構無異在於:超過五成的銷售述於前五名公司,而且兩極化狀況嚴重:要不就是大公司,要不就是人數少於五人的工作室,案子大多由大公司承辦,惟將部份工作內容外包給工作室處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