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買了本詹偉雄的《美學的經濟》。去年七月出版的書。

詹是《數位時代》雜誌總編,該雜誌特色比較在電腦、手機與設計產業的定位上。

這本書大致上是從現在台灣的一些消費現象著手(偶伴隨些國外的品牌、案例),去配合說明,我們所身處的時代,在生產型態、消費方式上產生什麼樣的變化。當然字裡行間不時會冒出一些社會學家的名字,包括她們的概念─VeblenWeberBauman….廣義也有些文化研究的概念,包括身體與消費、符號等。
這不是什麼艱澀的書,艱澀的書可以回學校圖書館去借來看。

它比較屬於大眾型的書物,印刷與設計上也頗為精美,我也不忍心拿銀光筆隨便亂話。

書的一開始談一些美學再這個時代消費的重要性,包括對過去福特主義式的生產顛覆,連時下台灣還在風行的「IT產業」,也遭到它符號的美學經濟學挑戰,並提出一個觀念─設計就是國力。
後面就是60個例子(未必是品牌,也可能是一種生活)的說明。簡單來說,我覺得詹想要透過符號去打造另一種經濟─透過符號與生活風格,所建構出來的經濟學,有別於過去僵硬的清教徒式的資本主義精神,尤其他對現在工作的觀點:創意人才將取代EMBA,電玩因為資本主義積累突然從二十年前的玩物喪志轉為被總統召見….
在學院,稱這種概念叫做右派,學術走資派。我倒先看到了自許批判者背後的利益結構,以及與這批「媒體人」之間在象徵鬥爭的緊張關係。更廣的尺幅來看,在文化創意產業極需時代描述與論述時,詹偉雄深入淺出的論述,我倒覺得幫上了忙,還在幻想靠壓低成本、機械式管理壓榨出資本利益者,可能在下一個「玩時代」中先出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