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朱校長右投書啦,談興建硬體與文化振興之間的關係。首先題的案例是新加坡。

這點倒有趣的是,就前兩天,小弟與L君對談,由於英國的背景,他提出英國推創意產業的方式是:由下而上的推動,亦即先注意哪些地區已經漸漸形成可能的創意聚落,然後再用政策力量去協助。這點在更早的游智惟總監的訪談中,他也提出過類似概念,他認為應該先由民間推動到一定程度,如果經營著下去,政府再進入協助。

同時L君也提出,它的觀察,台灣是由上而下的計畫經濟,因此他認為,Florida的3T在亞洲新興都市,應該納入「政策」的指標。

用這個回頭思考朱校長下面的討論,不論他談台灣或新加坡,似乎就會有點想法了,包括他提出的「文藝復興城市計畫」:當中一項重要的策略是興建「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以硬體帶動軟體,提升新加坡的整體文化藝術水準。

再回頭思考長年以來我們期望文創界也出一個李國鼎,似乎台灣人對文創產業及其政策的想像,其輪廓就越來越明顯。但是,小弟也在思考,文創的強人政治、計畫經濟其實並非好事,不只是監督問題,更重要是:如果政策與產業有所落差與斷裂,政府的公權力可能扼殺產業發展。

不過朱校長中間一大段對於硬體/軟體和文創政策之間的關係,其實分析的不錯;不過結尾我看不太懂。不知道各位朋友有何看法。

=======
朱宗慶:發展文化新契機 莫把手段當成目的

【聯合報╱朱宗慶】
    
2009.09.10 04:26 am
 

新加坡過去曾被認為是「文化沙漠」,但是,新加坡政府在二○○○年提出了「文藝復興城市計畫」(Renaissance City Plan),當中一項重要的策略是興建「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以硬體帶動軟體,提升新加坡的整體文化藝術水準。

自濱海藝術中心興建完成後,確實達到幾項效益:吸引國際一流的藝術展演、培育藝術人才、聚攏培養藝術觀眾、整合國家文化資源,以及讓藝術普及化,融入民眾的生活。劇院也帶動了周邊區域的發展,各項設施一一補齊,逐漸匯集成為一個藝術與商業結合的生活圈,吸引設計、創意、文化產業及人才聚集於此。

在「文藝復興城市計畫」的全面建設下,幾年下來,新加坡在文化藝術發展上獲得顯著的成效,不僅整合了國家藝術資源,也提昇新加坡藝術展演的「量」與「質」。新加坡在興建濱海藝術中心之前數次來到國家兩廳院考察,她發展文創的起步晚於台灣,卻創造出令人印象鮮明的文化城市形象,其重視文創產業的遠見及用心被世人看見,當然也就吸引了國外優秀藝術人才聚集到新加坡,充實新加坡的文化實力,使其更有機會成為引領亞洲文化創意產業趨勢的國家。

新加坡以興建劇院帶動區域發展的做法不是先例,其他國家早有這樣的做法。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英國南岸藝術中心、澳洲雪梨歌劇院等等劇院在落成之後,都成為鄰近居民的生活休閒重心,同時帶動了周邊區域及產業的發展。藝術不僅走進了民眾的生活,也帶來經濟的成長。

回過頭來看看台灣,我國有很豐富的文化素材、優秀的藝術人才以及高素質的人民,民間很有活力,政府也想把事情做好,我們其實有很好的條件與素材,只是可惜在政策的執行力總是不如預期,始終無法順利達成理想的目標。

在廿二年前我國就興建了國家兩廳院,接下來將陸續建設高雄衛武營、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台北藝術中心等專業表演藝術中心;政府高層多次宣示要發展文化軟實力,並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六大新興產業之一;近期的世運和聽奧兩項國際賽事開幕式都以文化藝術展演展現台灣的實力……以上種種政策宣示和行動,都顯示台灣發展文化國力的決心,也為往後的文化藝術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當台灣要從理念宣示的層次走到實踐的時候,如果錯把「手段」當成「目的」,以為興建了劇院,藝術環境就會變好,那麼就是只會在劇場大小規模、經營管理方式等技術性事務上打轉,卻未能以整合資源的角度,提出長期且全面規劃的實際作為或想法。

興建劇院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宣示只是一個手段,我們真正在乎的是政府想要怎麼做,想藉由這些政策帶來什麼樣的新未來,並且明確地知道這些新的轉變將會對我們的生活品質有所提升,這也才是政策執行的真正目的。

新加坡以明確的作為落實了美好的願景,謹記把目的置於手段之上,縝密規劃後,用心付諸實踐,逐步落實當初允諾的理想狀態。新加坡能做得到,台灣一定也行!(作者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2009/09/10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