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趕快趁這個月還沒過,也介紹一下這期的表演藝術。其實表演藝術也會有一些討論產業現象的文章,可惜,在電子版方面,主要還是以藝文活動介紹為主。

這一期其實先談的是台灣劇場西進的現象,比如表坊、李國修等團進大陸的一些過程、困進與現狀。相當值得參考,首先第一個問題:大陸與台灣畢竟文化還是不一樣,發展階段也不一樣,西進,如何可能?可能語言方面接近,但是觀眾反應、生態都不一樣,一定有一些需要適應調整的問題。

第二個這期值得注目的是小巨場。小劇場相當具有創意,但是面臨兩個面向的問題:第一個是大團都去大陸了,第二個,大陸自己也有小劇場,為何要看台灣的?

作者有趣的是中間還提到在台灣被補助政策慣壞的,到對岸可要從0開始....

文章最後還談到混血團體的組成,有趣的是,影視界由於資本流動與全球化,其實早就面臨混血團隊的問題,或是說早就組成混血團隊。但問題是,誰為主?以及,品牌效益、錢分的誰比較多,這才是問題。兩岸影視合作成功案例很多,但是,似乎肥的都是大陸演員、大陸編劇。比如最近的赤壁,台灣出身的演員或幕後,有幾個?以及,任何大或小團到對岸,以對岸市場為主,以及運用大量對岸的人才時,優勢還能保持多久(畢竟在人家的戰場作戰,雖然可賺到第一桶金機會不小)?

台商、臺幹從90年代就去大陸了,現在,台商在大陸的狀況?比台商晚去的藝術人,是否有可以借鏡的?

========
小劇場登陸出擊 調整心態正視市場--變數多為隱憂 彈性大是出路

‧PAR表演藝術雜誌 2009/07/24

台灣小劇場五年多前以集體出擊的方式登陸演出,以原創性及精緻度驚艷大陸觀眾。但整套輸出的模式,多少因成本過高難以回收,令人裹足不前;但近期發展出的兩岸混血製作模式——即「台灣的創意與技術+大陸演員與製作班底」,或可是未來的可能出路。
【文/ 劉小令(劇場策展人)】

就如中國電視頻道上,以港台腔作為時尚標誌般,早些年,在中國的舞台市場、尤其是小劇場方面,來自港台、尤其是小劇場文化盛行的台灣作品,幾可說是某種品味與質地的保證;但近年隨著京、滬兩地所謂商業小劇場環境的興起,相較於內地以壓低硬體與人員成本作為營利保證、又以喜鬧劇作為通俗標榜的的所謂「小劇場」,講求精緻與原創的台灣小劇場反而變成了某種尷尬的產品。

台灣小劇場集體出擊,創意新鮮驚艷大陸

這故事,要從五年多前開始說起。

二○○三年的冬天,北兵馬司劇場舉辦了一個劇展,其中有五齣來自於台灣,從外表坊、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金枝演社等,中生代當紅的團體皆囊括其中,還有由萬芳、夏靖庭主演的《收信快樂》等,雖然當時受限於邀演因素與宣傳等等限制,但由於節目本身組合的新鮮感,還是在北京所謂的小劇場死忠觀眾群中掀起某種話題與熱潮。

當時,北京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小劇場市場,寥寥可數的品牌指標大抵只有孟京輝(創作者)與人藝小劇場(演出場地),而在節目上尚稱新鮮與全面的台灣小劇場大舉展演,的確讓向來心中對台灣劇場產品只有表演工作坊的中國觀眾大為驚訝與驚艷。

而對於向來以取悅補助單位、親友觀眾為優先的小劇場創作者來說,在彼岸演出時,由於一切從零開始,內地觀眾在觀賞上所給予的直接反應,其實是非常新鮮與健康的,因為,這可以提醒這些長年被補助政策所慣壞的創作者,「什麼是市場,什麼是觀眾」。

台灣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創作者處境其實相當尷尬,在老一輩創作者未退位、台灣劇場硬體資源又有限的狀況之下,根本很難有大劇場演出的製作經驗與品牌累積,再加上台灣許多導演中心制的大劇團本身根本也未有完善的接班計畫安排下,年輕一代若能善加利用相對較小的語言障礙與交通成本(想想去北京跟去亞維儂的機票成本差異吧),利用內地另闢戰場,其實不啻為一條活路。

大陸商業「小劇場」興起,威脅台灣團體產品定位

其後這樣的活動又陸續在青島、上海與北京舉行數次,口碑上仍舊引起不少討論,也讓李建常、王嘉明、蔡柏璋、徐華謙等編導演品牌開始在內地為人所知;但在二○○七年開始,京、滬開始興起所謂商業小劇場的演出模式,台灣小劇場的產品定位,開始出現了模糊的威脅。

京滬商業小劇場的操作方式,多為通俗(甚至可說是喜鬧)的文本,加上並不精緻的佈景,音樂也不一定需要原創,以壓低成本為首要營利可能,最成功的經營範例大概就是北京的戲逍堂,在戲的品質粗糙、又壓榨人員支出的手段下,的確營造出了「作戲可以賺錢」的假象,也讓內地的年輕創作者與製作團隊前仆後繼開始投入所謂的小劇場市場。

這樣的小劇場產品,由於劇場場租的居高不下,(現在在北京租一週場地都要約新台幣十五至二十萬),首輪若以演出二十場上下計算,整體投資成本約莫都在人民幣三十至三十五萬,回收壓力相當大,但也造就了大陸新一批劇場工作者面對市場的韌性與彈性,許多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在沒出校門前就開始組團隊開始作戲,從融資、票務到行銷都一手包,這是台灣同樣年齡的藝術行政很難有的經驗,卻也是台灣小劇場團體在輸入中國時,最大的競爭隱憂。

而台灣小劇場前期這種打團體戰、套裝輸入的方式,最大優點是可以迅速建立所謂「台灣小劇場」的精緻品牌,但缺點卻是成本很難降低,尤其如莎妹等舞台硬體等要求較高的團體,來一周演四五場的成本幾乎等同於北京本地商業製作演一輪(約二十場)的投入,但當地票房收入卻幾乎都只夠食宿,而台灣相關補助單位又大抵只會給旅運費,這之間劇場場租與製作費的黑洞,若是在大劇場團體,可能寧可自掏腰包以求打品牌效應,但對於本身就苦哈哈的小劇場團體,這筆錢可能真的出不起,都得靠主辦單位想辦法去自籌基金。當然,長期被補助單位與親友團觀眾養壞的小劇場團體本身習於被邀演的心態,也讓這樣的活動辦起來越來越辛苦,尤其主辦單位若是想要從中國官方尋求協助,本身邀演團隊在大陸市場就相對名氣較小,拿到的補助額度本就有限,加上兩岸行政作業體系不同所產生的溝通落差,的確讓不少團體踢到鐵板。

台灣創意、大陸製作,混血團隊可以出擊

但,台灣小劇場並非沒有出路,若將劇場產業廣義思考,以台灣作為原創研發中心、大陸作為市場,若能結合台灣原創文本與編導甚至舞台設計等核心技術,加上大陸演員與製作班底,以差異化的節目內容加以適度的市場本土化,漸次培養台灣明星編導或演員在大陸市場的口碑與票房認同,或許是現階段穩妥的調整可能。

其中最有趣的例子,便是《收信快樂》。

http://mag.udn.com/magimages/11/PROJ_ARTICLE/97_1853/f_203369_1.JPG
由大陸演員扮演台灣人演出的混血版《收信快樂》,票房口碑雙贏。(圖/劉小令提供)

在二○○四年初萬芳版於北京演出六場後,此戲的口碑效應在北京觀眾圈中一直不斷,編導單承矩也不停接到邀演與合作邀請,後來在筆者斡旋下,終於於二○○八年下半組成了一個混血的北京製作團隊,請得在大陸以電視劇「武林外傳」走紅的演員沙溢、與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年輕花旦白薈扮演男女主角,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實驗劇場演出十八場,由於文本本身擁有多年的口碑累積,加上沙溢的票房實力,這輪演出在沒有任何官方補助、編導交通成本又相對稍高的條件下,光靠票房,最後仍創下票房將近人民幣四十萬、淨利人民幣兩萬多的成績。

演出時,編導堅持不更動原有文本的任何字句,讓兩個內地演員一字一句述說一個屬於台灣的故事,這樣的化學效應其實頗為有趣,不少觀眾看完後雖然很喜歡故事,但卻對於大陸演員扮演台灣人有種微妙尷尬的觀賞反應,不過還好文本本身的魅力、加上台灣輸入的原創精緻舞台與音樂,仍舊成功合作創造出一個票房口碑雙贏的例子,甚至有大陸演員的台灣師奶粉絲,搭直航班機兩天來回,只為了在內地演員來台仍有諸多限制的現況下,親眼目睹偶像演出。台灣的原創文本與舞台元素的創意魅力,相對於北京一窩蜂的商業製作,仍舊有差異性的吸引力,但內地市場劇場與票務資源的取得,便得靠大陸的在地團隊,兩者互補,才能組合出既合乎成本結構、又有新鮮感的產品;而在北京商業話劇過度氾濫的市場現況下,音樂劇或是音樂元素比重較強的作品,則是台灣小劇場工作者目前可以注意的下一個市場標的。

正視大陸市場,小劇場團體應調整心態

李清照私人劇團的《阿姨》便提供了另一種混血製作模式的可能,雖然二○○八年於台灣的首演版並不算成功,但在該團團長劉亮延赴京學藝時,與北京的年輕製作團隊因緣際會開始合作,以保留原有紮實音樂部分為前提,但劇本則邀請北京本地編劇操刀全部重寫,演員則邀得台灣唱將林曉培與中國大陸年輕演員合作,既有宣傳上的賣點,也在演員排練工作成本上省掉一半的旅運食宿,在兩岸合作的模式上或可參考,若此次成功,《膚色的時光》、《木蘭少女》等近來新生代在票房口碑上皆有雙贏成績的作品,也將是北京製作團隊下一個準備移植的目標。

在台灣商業大劇場紛紛西進、中國內地商業小劇場又紛紛興起的雙面夾擊現狀下,向來愛玩成性的台灣小劇場工作者,是否該調整心態,開始正視進軍內地的可能性,並非出國比賽的邀演性質,而是經營市場的長期抗戰,並且,能否放下身段、學習與大陸團隊一起工作,才是面對中國市場的成敗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