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最近註冊率發佈,看了一下,少子化開始悄悄的燒進大學。少子化也不是第一天、第一年、第三年,至今的教育部尚為全面面對,仍在以拖待變、帶病延年。

台灣的教育是走共產主義的路,齊一的收費標準,學費高低是一回事,更重要是什麼樣的制度,以及教育/研究之間的分野?產學落差?教授到博士/碩士生的產生機制?大學/技職體系的分野?通通沒有面對。

似乎每年討論比較熱的是基測問題怎麼考?又有幾個幾級分的、又有幾個數學0分的....。這些關注的焦點,因為背後有資源分配。

註冊率只是其中一小環,更重要是在白色巨塔裡面發生什麼事情?巨塔裡面還持續的在消耗國家的預算,產出了什麼?為未來做了多少準備?改革大學教育,如果是從少子化由外往內燒,那後座力會很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高教司長的發言,他說,市場機制已經成形。說的好像自己是旁觀者。則,這個市場機制是良還是不良?教育部適合旁觀嗎?下面聯合報記者還從客戶角度去分析,教育部又該怎麼面對?

教育的千瘡百孔,遠的,培訓出一個現代公民那些屁話就不說了;近的,橫在前面已經燒到大學門口的現象,白色巨塔內、外的問題,具體可以怎麼作?去年編列預算,教育部說預算多的不知道怎麼用。

==========
大專校院招生缺額創新高 1私大註冊率僅11%
 
大專校院招生缺額創新高,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97學年度大專校院招生缺額近6萬人,平均新生註冊率為82.9%,創5年來的新低。其中技職校院缺額又比一般大學高,而大專校院註冊率最低的20所學校當中,除了有14所為私立科大、技術學院及專科學校外,有6所私立大學,其中有學校註冊率只有11.62%,整體而言,招生不到五成的有43所大專校院。

教育部公布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97學年度新生註冊率是82.9%,有近6萬個缺額,招生缺額率創下五年新高。大專校院有43所學校新生註冊率不到五成,最近8年新設立或改制學校,有20所新生註冊率在七成以上,其中一般私立大學中,有2所註冊率不到四成,還有1所私立大學新生註冊率只有11.62%。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大學連續3年註冊率不到七成者,將被減招一到三成的招生名額。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其實從97年的統計資料來看,大專校院的招生缺額,已呈現市場自然形成的淘汰機制。

教育部表示,目前還沒有學校連續三年註冊率未達七成,如果97、98、99連續三年,有學校新生註冊率都未達七成,最快100學年度將要求最多減招三成。
 
(2009/6/11 下午 05:02:55 徐詠絮)

=======
大專院校招生有多慘 缺額6萬5年新高
2009/06/11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國內大專院校招生拉警報!97學年度招生缺額近6萬人,平均新生註冊率82.98%,均創5年來新低。其中私立大學招生缺額比去年擴增近4500人,為公立大學的8倍以上。162所大專校院中,有43校註冊率不到50%,最慘的是一所私立大學,新生註冊率只有11.62%。

教育部從97年已將系所招生狀況納入大學校院評鑑指標之一,以實際反應「市場機制」,並針對註冊率偏低或評鑑不理想的校系,採取減招的相關措施。

教育部統計處最近公布「97學年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變動分析」,一般大學 (含師範)招生缺額達1萬8034人,比前一年大幅增加4136人,缺額率逾13%。教育部的報告書直言「招生缺額擴大,創近5年新高,為一警訊」。

私校招生問題已嚴重浮現。分析97年162所大專校院中,新生註冊率最低的20所大學,私立大學有6所,平均註冊率11.62%至55.85%;私立技職校院有13所,平均註冊率43.51%至66.4%;私立專科學校1所,註冊率25.87%。

新生註冊率較前一學年銳減10個百分點以上的學校,私立大學就占逾七成。

以大學退場機制的門檻「註冊率不到七成」來看,97學年度有24校新生註冊率未達七成,這些學校98和99學年若再連續招生低於七成,100學年度將被減招。這24校全部都是私立,其中私立大學6所、私立技職校院18所。

新設校的招生成績單不太理想。近8年共有30所新設立或改制的大專校院,有三分之一、10校的新生註冊率未達七成。

雖然技職校院的招生缺額仍偏高,但五專有止跌回升的現象,尤其是五專新生註冊率高達88.35%,顯示去年基測考生選擇五專就讀的人數有增加趨勢。

【記者姜穎/台北報導】

私立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及致遠管理學院,今年雙雙退出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改為單獨招生。為了拚招生,兩校均和當地高中職組「策略聯盟」或「夥伴學校」;並端出學費減免、高額獎學金、免費海外遊學吸引學生。

稻江教務長林金朝表示,今年改為單獨招生,校方已和雲嘉南40多所高中職組成策略聯盟,共享校方資源,例如安排師資到校演講等。也針對即將入學的新生,端出分四期,共減免2萬元學費的優惠。

致遠管理學院招生中心則表示,8月中進行的單獨招生考試,將採「客制化」的招生考試,內容包含創意思考筆試、基本語言能力和學生自傳等備審資料審核,照顧學生的多元性向。也和多校組成「夥伴學校」,學生入學可領到入學獎學金,或免費參加校方舉行的北京大學遊學團。
 

=======

大學退場機制慢 學子誤入歧途多

2009/06/11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特稿】

後段班大學招生惡化,教育部仍要給大學有機會翻身和改善,大學退場就交由市場機制去決定。但教育部在談「市場機制」之前,應先公開「教育市場」的資訊,不要讓考生和家長「誤入歧途」,不小心進入一個未來可能消失的大學就讀。

教育部終於要啟動大學退場機制,但今天公布的標準訂得相當「寬鬆」和「包容」,明明有學校招生缺額達八成八,但最快卻要拖到兩年後才會被減招一到三成。教育部手握蘿蔔和棍子,來管控大學品質,但退場機制的這根棍子,未免太軟趴趴,彷彿一棍打進沙堆裡,發揮不了實質作用。

真正能讓大學退場的市場機制,是學校招不到足夠的學生,就沒有學費收入,財務就會拉警報,大學最後面臨倒閉的命運。

但辦大學跟開商店不一樣,商店賣的是商品,大學發的是文憑,賣的是學生的「未來」。絕不會有學生和家長希望讀一所未來不存在的大學。

再談市場機制,股票市場的投資人可以從公司的財報、經營績效,來決定要不要投資。教育市場呢?個別大學的新生註冊率、財務報告等資訊,都是「不能說的祕密」,教育部深怕一旦透露,就變成少數大學招生惡化的「凶手」。

教育部每年都會公布大專院校的新生註冊率,但只公布一大堆數字,看不到個別學校的診斷。考生和家長從這些數字中,根本無法判斷哪所學校不值得投資。

學生和家長是教育市場的大客戶,沒有客戶,就沒有市場。教育部除了體恤招生不良大學外,更別陷家長於不義,讓孩子投資到錯誤的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