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去書店,翻翻最新的雜誌,過去訪問很多科技界的天下雜誌,封面是:「高科技免談」。
不過天下不是重點,重點是新新聞。

這期的新新聞封面故是就是談文化創意、文化政策。下面這一篇是龍女士與嚴總裁的觀點,要仔細聽一下。對於過去推文化政策、文創,這兩位大頭似乎沒有百分百的同意,也提出一些觀點,諸如日月潭與溫羅汀的差別。
比如,龍女士對民主、外交跟文化之間的關係,並且還提到中國大陸推文化政策、文創產業的問題。

有幾點可以談談。
第一個是由下而上的觀念。這個其實過去政府也一直談阿,為何做不到,包括下面兩位專家也把這個概念朗朗上口,也提到諸如大民間、小政府等觀念。但是怎麼做?才是大民間、小政府?
以及,我們一直都把「政府應該做XX」、「呼籲政府有關單位....」掛在嘴裡,這種習慣,就不可能小政府,反而是希望政府更為擴大。
還有,如果要小政府,你希望什麼樣的政府?有沒有更為具體的建議/觀點,而不是大理論、抽象想法?對未來行政院組織改造,諸如文化部、教育部這些直接跟文化相關的單位,你認為應該怎麼設置?很少聽到。

第二個是談文化與外交。下面談到,希望文化與政治角力脫鉤。這是不可能的,而且,未來要注意的是,利用體育、文化這種軟因素,做「讓台灣被看見」、「外交戰爭」、「台灣之光」等奇妙的工具。外交,會有外交預算。當外交預算挹注到文化團體,讓它們出國「幫國家宣傳」時,又會落到政治角力問題,以及,微觀化到文化政治的角力。

最後也套用毛澤東的那句話:「文創,不是請客吃飯」。可以這麼輕鬆、悠閒,就沒有前途。

=======
打造台灣文化金磚
 
‧新新聞 2009/04/23 
 台灣文化的價值,至少在華人世界中絕不容小覷,但是我們有沒有能力進一步打造出台灣文化金磚呢?其實文化就在我們的身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她一點也不抽象。 
 
 
【文/編輯台】

金融海嘯下大家最關切的自然是就業、生活、子女教育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在海嘯的席捲之下,人們也開始前所未有的反省和思考。什麼才是能確保我們生活和安全的制度?怎樣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生活方式?如何才能活得有尊嚴和價值?這些人類自古以來的老問題,拜海嘯之賜,啟蒙了許多新的探索。最近建弘和洪建全兩個文教基金會主辦的「金融海嘯下,文化何去何從?」論壇,就是諸多探索面向中的一扇天窗,讓我們可以透視到幾許智慧的光芒,讓我們或許能激盪、尋找出一些新的出路。

文化何去何從?這個斗大的題目,由施振榮、林懷民、吳清友、李仁芳、龍應台、嚴長壽等人主講、討論,余範英、簡靜惠、劉炯朗負責主持,從文化的、台灣的角度思考大海嘯下,我們未來可能的出路。這個小小的論壇,雖然沒有引起媒體的關心和注意,除了中央通訊社,也幾乎沒有什麼媒體人士有興趣來聆聽;遑論占用其寶貴的八卦篇幅來報導如此正經的議題?但是論壇上卻發出許多值得大家深思的觀點,也展現了真正為台灣綢繆的企圖。至少,為我們的文化發展方向努力拉開一線天光,讓大家可以看到文化台灣的價值和希望。所以新新聞這一期,就把這個論壇抬到封面,做為主題。儘管論壇的火苗很微小,卻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為台灣的文化燎亮一片光彩,讓台灣人可以長久屹立在充滿價值的文化岩盤之上。

一個文化的台灣,包含的必然是隨著歷史不斷演進、多元並存、相互交織的台灣文化。她涵有原住民的文化、南島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大陸各省的文化、各個入侵者的文化、中華文化及現代的西方文化……,其中又以中華文化的底蘊最為深厚。就以飲食和繁體字而言,台灣就是整個大陸文化的核心縮影。台灣人,不管先來後到,我們的胃從來不分統、獨、藍、綠,祇要是好吃的,都能欣然消化。這其實就是台灣文化的本質,這種本質,世代相傳,成為台灣文化最根本的價值,然而許多人卻為這麼有價值的、台灣人的根本,做了許多毫無價值的爭辯、吵鬧,這正是大海嘯下,我們真正應該痛徹省思的問題。

台灣文化的價值,至少在華人世界中絕不容小覷,但是我們有沒有能力進一步打造出台灣文化金磚呢?其實文化就在我們的身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她一點也不抽象。文化反映在個人,是言行舉止、觀念態度、氣質修養、待人接物、工作倫理;反映在鄉村和城市,是城鄉關係、生產的方式、生活的美學、環保的理念、人際互動的模式儀節;反應在經濟上或國家上,我們常稱之為軟實力。硬的我們叫她文物,軟的我們稱為文化。說透了,其實文化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是誰?我是什麼?我想成為什麼人?

如果台灣是一個人,我們的問題就是:台灣究竟是誰?台灣究竟是什麼?台灣究竟想成為怎樣的台灣?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155期;訂閱新新聞紙本雜誌】


=======
在文化邊緣位置,撐起台灣核心價值
 
‧新新聞 2009/04/23 
 近幾年,文化或文創產業成為時髦話題,不過談論者多,落實而有成效的仍少。如何發揮台灣最具優勢的軟力量?龍應台與嚴長壽各有探討,但從論壇熱烈而意猶未盡的討論看來,兩人所期待的「民間社會力量」正在凝聚當中。 
 
 
【文/楊偉中】

龍應台、嚴長壽的槓桿魔法


龍應台和嚴長壽主講與對談的「文化作為支點--台灣還有什麼可能?」不但是論壇的壓軸好戲,層次也拉高到台灣與華文圈、與世界的關係。

作家龍應台的演講以破題開始,她說支點是要撐起更大的物體,那麼「處於邊緣位置的台灣,還有隱藏的東西,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嗎?」這是作家提出的問題。

龍應台指出,軍事、政治已無法成為台灣的支點,至於經濟,我們「相當受外在環境限制」,更「受到國際關係現實的掣肘」。所以,台灣最具優勢的軟力量(Soft Power)就是「文化」。

龍應台以「華文世界版圖」為範圍,將台灣與中、港、星和馬來西亞等地進行了比較。她認為台灣在「教育」、「文化溫和主義」、「公民素養」、「社會凝聚力」、「理想性」、「生活美學」等六個「獨特核心要素」方面,占有很大的優勢。


台灣民主多元 華人世界居首
 
龍應台指出,在華文世界裡,台灣平均教育水準最高,暫且不論過去教育在內容上的問題,我們有六十年來未曾間斷的對教育的重視,四七‧五%的台北人受到大專以上的教育,香港僅有一六%。大陸教育受到長年政治運動的破壞,至於港、星、馬等過去的英國殖民地的教育,又以發揚光大宗主國文化傳統為其內容與目標,都有相當的侷限性。

「文化溫和主義」是龍應台首創的詞語,她分析,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最後演變成激進主義和溫和主義兩個支脈,激進主義的一脈發展為共產主義,而溫和主義這一支,如胡適之、傅斯年來到台灣,他們的價值觀如「溫良恭儉讓」滋潤了這塊土地,是我們文化的重要養分。相對的,沿襲激進主義的毛澤東卻強調「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溫良恭儉讓」是應該被推翻的負面價值。龍應台以為,真正的文明力量應該是和煦、大度和寬容的。

龍應台提到,韓國文化觀光部長在解釋為何韓國的文創產業發達時,曾表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戰後的民主化,鼓勵個性、釋放個人,也才有了「韓流」,可見「民主」的重要性。龍應台認為,不論是在公民素養、禮貌成為生活與語言習慣,還是民眾對多元文化意義比較有所認識等方面,台灣的民主素養在華文世界中實居首位。

這幾年台灣內部雖然有種種政治紛擾、藍綠對立,但龍應台認為從外面來看,台灣其實還是個有高度的凝聚力,也有「特別強的理想性」的社會。藍綠各有其意識形態,但基本核心共識都是要思考「怎樣讓台灣更好」,共識性其實很高。

「社會與政府是否真正認識到這些軟力量,進一步加以轉化」,是龍應台演講中關注的核心課題。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則從個人經驗出發,談到讓台灣真正成為「生活大國」的理想。

嚴長壽說,他看到台灣一路從農業社會變成製造業大國,再成為科技大國。但是過程中他「並不高興」,因為當時台灣許多人往往呈現出「粗俗暴發戶」的樣子,所以希望努力推動飲食習慣、飲酒文化和穿著等方面的轉變。嚴長壽說,他是用「連哄帶騙」的方法,去感動台灣民眾,希望他們更多的認識國外精緻文化,也的確得到回響。


充實生活背景 推展文化外交
 
經過多年的努力,台灣的文化面貌的確出現巨大改變。嚴長壽說,去年香港來台人數成長二十五%,在七百萬香港居民中,有很大比例來過台灣,而且往往不是祇遊日月潭、阿里山的定點旅行團,是「自在地遊台灣」,在這裡生活、旅行。

嚴長壽還指出,台北形成愈來愈多的生活商圈,如「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台北光點附近,以及永康街、師大路一帶,這些地方都不是為了吸引外人觀光而特意打造,而是有理想的人們「物以類聚」的結果。嚴長壽說,這才是「真正的永續」,成為「生活大國」,更應該是我們下一階段的方向。

要做到這一點,如何思考「文化與教育」、「文化與外交」的關係,便成為重要的課題。嚴長壽認為「教育是台灣最嚴重的缺陷」,學生家長往往仍用考試等狹隘方法要求孩子,「這需要改變、釋放」,「要改變教育結構,教育要鬆綁,好讓文化進入」。

他進一步指出,其實台灣「根本不需要有政治性的外交活動」,因為「文化就是最好的外交」。嚴長壽認為,應該讓「一半的外交部官員具有文化背景」,而另一半則打散進入文建會、教育部、新聞局、觀光局等單位,透過文化交流、觀光互訪等活動,「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存在」。

嚴長壽和龍應台都提到美國學校、美國大使館和新聞處所推動的「文化滲透」、「文化輸出」工作。龍應台支持嚴長壽的想法,認為「外交需要顛覆性思維」,不應「窄化定位為政治角力場所」。她說,瑞典外交部有大量經費用於文化,德國還推動成立歌德學院,文化往往是外館活動的核心,即使是「傲慢的」美國,也在九一一之後認識到文化先行的重要性,開始要求外館以文化交流為核心工作。


文化首重溫厚 不走激進偏鋒


在文化前瞻論壇舉辦的同時,中國的博鰲論壇也在「共謀亞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路」。這幾年來,積極準備「大國崛起」的中國,愈來愈重視「軟力量」,不管是申辦奧運、成立孔子學院還是推廣華文,都是提升軟力量國策的一環。《新新聞》記者便請龍應台評價中國的「文化支點」,也比較兩岸的差異。

龍應台對《新新聞》的提問,做了扼要而精采的回答。她指出,兩岸的基礎點很不一樣,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在文化基礎上,台灣因為穩定的長期累積發展,文化比較沉澱、寧靜、厚實,但需要轉化為全方位的政策。台灣是民主社會,不可能有強人政府,所以在把「文化力」轉化為「國家力」的執行面上就顯得較差,令人著急。但是,她話鋒一轉,緊接著強調,一個民主社會本來就不該把太大的期待放在政府身上,反而是民間社會自己要做努力的前鋒,把政府放在邊緣。

至於中國大陸,由於文化積澱橫遭歷次政治運動破壞,在基礎不厚實的狀態下,又加上了匆匆學成的商業炒作技術,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好「集錢」又「集權」,於是在很短時間內炒作出聲光色影強大的東西,表面上來看,可能會讓人覺得無比盛大,其實不但造成「巨大的納稅人的浪費」,更是「非常危險的偏鋒」,「不是關心文化長期累積的人所希望看到的」。龍應台用「文化上的窮兵黷武」來形容這樣的現象,她強調,「我也樂於看到中國的『大國崛起』,但是,中國應深刻地認識到『大國崛起』如果不相伴著溫柔敦厚、水靜流深的文化沉澱和厚度」,那會是一種「令人憂慮的大國崛起」。

龍應台認為,中國文化產業目前的「發展方式與精神,需要強大的內部檢討」,但中國仍是「控制性的媒體,所以真正的檢討出不來」。這是兩岸在「起點、問題和困境」上的重大不同之處。

近幾年,文化或文創產業在兩岸成為時髦話題,政府也擺出關注的姿態,不過談論者多,落實而有成效的仍少。從論壇熱烈而意猶未盡的討論,以及青年世代的積極參與看來,龍應台與嚴長壽所期待的「民間社會力量」正在凝聚當中。期盼所有與會和無法出席的文化部門官員,都能體察到社會的脈動,讓文化這個支點能發揮更巨大的槓桿作用。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155期;訂閱新新聞紙本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