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初由五南出版社出了一本新書,最近去書店看看,沒想到被分在考試用書裡面。這是由夏學理副教授主編的《文化創產業概論》,裡面由多個作者合作論述。

這本書內容很多,不過比較求的是廣,資料上,有文創、也有其他相關資料(諸如GDP)。後面幾章比較專題性的,有諸如視覺產業、表演藝術產業,生活美學產業等,最後還談了一下ACG。大概上都是現在被視為是比較主流性質的產業,作的是比較介紹性質回顧性質的討論,而非針對單一題目,比如在文創裡面的投資,作各種角度的探討。

我的感覺,這本書用來作上課用書、論文撰寫參考,滿合適的,因為大概對一些相關理論、觀點都有介紹;以及搭配一些數字,尤其開頭部分,對國內過去「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有非常多的介紹,以及,也對文建會的組織架構、文化政策都有介紹。大致上是可以掌握文化/文創政策在台灣的過去發展。

其中有一篇,是由陳國政、洪琬喻主筆的「產業的漣漪擴散--創作品、市場與產業」(第三篇第一章),比較吸引我。國內談文創,大多不重視產業鏈與合作關係,前一階段大多引述國外單一案例,擴大解釋;但是沒有探討產業關係,唯諸如表演藝術產業的一些調查,才重視到產業鏈關係與分析架構(諸如《表演藝術產業生態系統初探》),這一篇吸引我,是因為似乎開始重視架構。所以我在翻閱時,比較重視這一章。

不過,綜觀下來,似乎只是在標題上點出部門別而已,實際的論述還是回到既有理論作一些整理回顧,關於「漣漪」、「擴散」的論述在哪裡?似乎不是很明顯?以及,我去思考一個問題,為何核心到周邊產業,是「漣漪擴散」呢?如果看過漣漪,他是當水滴下落時,由內而外發展出去的波浪;但是,文創產業鏈的合作關係,是這麼單向嗎?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未必。只能說,由內而外的合作、帶動產業鏈,是典型,但不一定是全部的型態,文創產業變化、合作形式眾多,不一定會如此發展。

我想起星光大道。星光大道本身不是核心部門,核心部門一般被定義是歌手、作曲家等,星光大道這個平台,比較類似周邊活動主辦者、企畫者,但是,這個節目開始後,反而是素人歌手參戰,最後拍成節目,甚至出唱片。可以說,先有這個節目(周邊),後來才有歌手(核心)。當節目結束,除非歌手出唱片,否則核心也難以支撐下去。

類似的例子,我們也相當強調,去年的海角七號,如果不是上博偉的通路,如果只是依照一般國片通路去走,是否有4億這個數字(甚至上1億)?小弟是懷疑的。同一時期,台灣還有其他國片上映,票房都差很多。也就是說,同樣都是核心創作者(電影製作業),上不同的通路(比如誰購片並企畫廣告/上映時間、用誰的放映通路),反而回過來決定這個專案的產業鏈成果。

 

書名:文化創意產業概論
 
作者:夏學理主編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2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152233
裝訂:平裝


目錄
第一篇 綜論(夏學理)
  第1章 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
  第2章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環境

第二篇 表演藝術產業(秦嘉嫄)
  第1章 什麼是表演藝術產業
  第2章 表演藝術產業的結構
  第3章 表演藝術產業的工作模式
  第4章 表演藝術產業的相關法規
  第5章 表演藝術產業的觀眾
  第6章 表演藝術產業的經濟影響
  第7章 表演藝術產業的前景

第三篇 視覺藝術產業(陳國政、洪琬喻)
  第1章 產業的漣漪擴散--創作品、市場與產業
  第2章 視覺創意產業的複雜性與未來挑戰
  第3章 創意的管理
  第4章 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說明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現況

第四篇 生活美學產業(施沛琳)
  第1章 生活美學產業範圍
  第2章 生活美學產業的數位化浪潮
  第3章 生活美學產業的條件

附 錄 案例(謝知達、施沛琳)
  日本的ACG產業(謝知達)
  生活美學實例--韓流成功席捲亞洲(施沛琳)
  泰國設計(謝知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