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關於文化政策、文化創意產業的觀點,現在在主流媒體上,大多是大教授、社會知名人士為主。

其實在台東辦這個活動,人數少是可想而知的。底下的原因,應該跟前幾天苗栗縣音樂會有共通處。不是該地人多或寡,不是他們的藝術休養高或低,而在於,藝術,出了台北,還有多少活路?為何會造成這個現況?
如果這些活動辦在兩廳院或小巨蛋呢?其實在苗栗縣舉辦音樂會同時,兩廳院前面廣場也舉辦了活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4803215.shtml

這場活動也有交響樂團、還是歷史、物理事件重現,整體就是一個表演藝術。觀眾估計6000人,但現場贈品分了8000個。

下面邱教授孩提到,不要用人數來看。其實歐美也用人數看耶?問題在,如果不用人數,還有沒有更好的指標?


=========
邱坤良:偏離的文化觀照
 
【聯合報╱邱坤良】 2009.03.27 04:37 am
 

 
台灣城鄉文化差距由來已久,尤其農漁村與離島,不但地理位置遠離文明都會,文化上更偏離主動脈,民眾除了電視、卡拉OK、拜拜,民眾文化生活匱乏。行政機關、文化界、社區工作者並非沒有察覺問題的嚴重性,也亟思改善,但具體成果仍然有限。原因在於談文化理念容易,能把理念付諸實踐,就很困難。尤其偏離地區的文化議題,既不能以都市為標準,也無法依「教戰守策」按表操作,不但要掌握文化內涵,也需要有在地思考。

文化活動成效 不能只看觀眾人數

台東生活美學館去年十月底在綠島舉辦名為「綠島秋季文化觀光饗宴」的音樂會,從早到晚都有表演節目,原以為會像《海角七號》裡的樂團吸引大批人潮,結果場面冷清,飽受譏評。平面媒體還刊登舞台前空無一人的活動照片,表示「罪證確鑿」,其實,類似綠島的情形在台灣各農漁村的文化活動經常發生,因為參與者少,不是被罵曲高和寡,就是被指摘浪費公帑。

舉辦文化活動或經營文化設施沒有觀眾,自然是一大缺憾,顯示主辦單位的活動企劃與行銷管理有所疏失。不過,文化活動不應一味強調現場參與人數,籌備階段與執行過程的文化意義,以及對當地社群的整合與潛移默化,往往更值得珍視,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檢驗偏離地區文化活動成果,尤其忌諱以觀眾多寡、多少節目,花多少錢,作為績效指標。

一般而言,文化活動的舉行,多反應時空環境的現實需求,以及文化生態;但偏遠的農漁村、離島因資源匱乏,更需要藉文化設施與藝術展演帶動風氣。偏離地區的藝文展演未必一定要「鄉土」節目,才「符合」民眾的生活品味,享受古典音樂或當代藝術,也是窮鄉僻壤的權利。關鍵在於,主辦單位如有文化創意,就應提出清楚的活動企劃,做好行銷,讓民眾有參與的管道,不能以為有了「想法」,計畫一出,就四方響應、大功告成。

偏離地區文化活動 更應因地制宜

以孤懸台東外海、長期被視為政治惡魔島的綠島為例,幾千名「原住民」有的以農漁業維生,部分則仰賴旅遊業。近年綠島海底大片珊瑚礁地景成為浮潛聖地,遊客湧至,也改變外人對島嶼的印象。不過,每年十月至三月東北季風強勁,海上交通中斷,遊客絕跡,綠島也進入冬蟄狀態。站在社區營造角度,如果利用非旅遊季節,策劃社區文化活動,深具意義。但季風時節活動場地與節目都可能受天候影響,民眾也未必有參與的意願,主辦單位應把如何鼓舞地方社團、民眾參與,列為重要目標。至於節目內容,亦宜連結綠島空間歷史與文化生態,開放社團、民眾參與討論,並針對可能遭遇的困難,預先思考解決辦法。如果天候不適於戶外活動,則室內展演空間的規劃更加重要。

任何「生活」的空間都有不同的生態環境,文化活動需要瞭解時空環境,並能因地制宜,都會如此,偏離地區更應注意。台東生活美學館「綠島事件」反映偏離地區文化活動的諸多問題,也提醒地方文化行政人員應培養對文化議題的認知,以及目標管理與危機處理的能力。話說回來,也不要為了避免出差錯,從此選擇「保險」的文化活動照本宣科,結果往往船過水無痕,偏離地區的文化就更偏離文化動脈了。

(本文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