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前兩天的報紙投書,其實郝社長投書,談文化資本、文化創意產業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一次登上中時。
第一個感覺是,台灣的文創論述漸漸又要轉型,我稱之為「品味派」,也就是說,期望(潛藏的認為)國人文化資本、生活美學度、品味能力不足,要多學習,原因在於過去製造業出身,沒有訓練過,但是國內有些品味大師、高級知識份子去過美國、去過歐洲,拜見過高檔貨,請潛心學習。
延伸的來看,就是怪政府品味不夠,其論述方式,除了傳統的認為「官僚行政效力不彰以外」,現在更主張「期望政府公務員能有品味美學」。

小弟的觀點,對一般國民品味夠不夠,這我無法判斷,但是期望公務員不是依法行政,並淺集中火力檢討現行法規,反而期望「有品味的公務員」,其實可能問錯問題。
彼得度拉克說過:「問對問題,事情就解決一半」。

未來,可能文化資本的聲音會更大,但是,層次也沒有出來。
第一個,文化資本的累積,比經濟資本更難。他是無形、有錢也未必買的到。他是需要培養的,不是一兩年可以蹴及的。
台灣過去沒作、做的不夠,現在、或可見的未來怎會突然冒出有文化品味的國民與公務員?

第二個,制肘因素並未消失,諸如教育制度、心態、社會價值觀、產業結構等,甚至包括主計體系,仍維持製造/代工型態,並未徹底調整過,為何會台灣出現品味社會?

第三,我們對於文化參與/消費的群眾,是否完全認識?國人花最多金錢、精力的,是大眾化的娛樂:看好萊塢電影、看美國大聯盟、熱門話題性的娛樂。但是,很多文創核心產品、作品,是小眾,比如聽古典樂,夠品味了吧?但聽古典樂是少數,大多數對文創有詢問度的,是上過報紙、熱門的話題產品,不一定是高文化資本產品。

所以關於先提升文化品味,再帶動文創產業,大方向小弟也贊成,但實際怎麼作?沒有人可以提出更具體方案,或至少台面上沒聽說過,至於學校置入美學教育、扣抵稅額,如果沒有配套,面對制肘問題,可以說徒具形式。

未來,相關的抽象論述沒解決這些詳細問題,都很難說服我。

===========
希望拼圖-台灣需要重視「文化資本」的長期理由

2009-03-13 中國時報 【■郝明義】

     台灣需要重視「文化資本」,還有個長期的理由。這和台灣的「人口」有關。

     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台灣的人口出生率,逐年遞減。每年新生兒人數從四十多萬開始一路減少,到近年來已經到了每年二十萬的邊緣。看經建會的報告,目前每年生死相抵,人口還可淨成長六萬人左右,但是照這個走勢下去,再過十五年左右,人口就是零成長;之後,就是負成長。經建會的預測,到民國一四五年,也就是距今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台灣人口甚至有可能每年淨減少二十五萬人。

     台灣的人口,不只是在「量」上將有變化,我們會置身於一個人數越來越少的社會裡;人口的「組成」也將有變化,我們會置身在一個族群性質越來越複雜的社會裡。現在,每年的新生兒中,「外籍配偶」所生的子女佔大約七分之一。隨著大陸配偶來台的名額從明年起要完全開放等,我們可以預期,這個比例,還將持續增加。如果我們再把這七分之一的人口和其他人又將相互嫁娶的過程考慮進來,台灣的族群組成,就越來越不是用過去的概念所能解釋的了。

     一個人口數目越來越少,其內部組成卻又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其發展的可能應該是很兩極的。一個可能,是從複雜衍生的混亂紛擾中漸趨弱小;一個可能,是從複雜進化的多元並存中漸趨結實。

     影響兩者的差別不在其他,就在對「文化資本」的認知與利用上。

     我們對自己社會所堅持的價值與品味越有共識,陳述得越清楚,就越可能善加利用「文化資本」。懂得善加利用「文化資本」,不僅可以如前所述,在短期就為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產業都帶來脫胎換骨的作用,在長期更可以給台灣越來越複雜的人口組成帶來密切的結合劑。反之,則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而今天的台灣,顯然是站在一個轉捩點上:到底要如何解釋我們社會所堅持的價值與品味是什麼,如何解釋這些堅持來自何處的傳承,又如何解釋這些堅持接下來的發展是什麼。

     我們不可能再回到一切「去中國化」的解釋。但我們也不可能重回過去只知「中國化」的解釋。台灣之所以成為今天之台灣,其值得珍惜的價值和品味何在,其值得繼續開發的價值和品味何在,今天需要被當作最重要的課題端上檯面。這就是「文化」不能再只和「藝文」連上等號,「文化」不能再只當作和某些人有關的事情,而必須從政府到企業到教育,每個人都當作最重要大事來思考的原因。

     因為,如果我們再迴避這件事情,不重視這件事情,事實上必將面臨政府無所施政的目的,教育無所陶冶的方向,企業無所資源可以使用的窘局。

     過去,不是沒有這個需要。但是沒這麼急迫。畢竟,政府施政可以依賴一些慣性,教育可以依賴一些傳統,企業可以倚賴一些汗水。而現在,慣性、傳統、汗水都不足恃了。

     今後我們的政府、教育和企業要想有所運作,並且還相互發生相乘作用,只有看大家對台灣的價值和品味來自何處,去往哪裡,如何體認、如何有所共識─尤其如果把我們自己社會的人口數目在一路減少,內容組成又日益複雜的因素考慮進來的話。

     如果我們能往正面發展,那麼不但退可以使台灣的社會保住小而有力的狀態,進還可能使台灣成為一個讓人樂於生養之地,另展一番局面。如果不然,那我們對於二十年後的台灣,還能有什麼樣的想像與期待?(作者為大塊文化出版社創辦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