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聯晚上有個社論,談「台灣之光」。小弟覺得滿有趣,可以分享來談談。
過去幾年,台灣之光這四字成為台灣流行字眼,約1-2年之間,大概就會造出一個台灣之光,而且大多跟文創業有關。
我的印象裡面,過去也有類似案例,比如李遠哲、或獲得柏林金熊獎的侯孝賢(會想起來,是因為前兩天柏林頒獎了)。一時間,媒體/以及看媒體需要話題的台灣人,獲得新的神祉。
除了跟文創有關以外,通常台灣之光跟美國也有關係。比如下文提到兩次的李安,或者是王建民。很有趣的是,如果拔掉「美國」這個因素,則他們可能出頭嗎?
一個電影導演、一個棒球投手,如果過去沒有離開台灣,在電影業探底、職棒有球隊收掉條件下,他們還有機會成為台灣之光嗎?

則,問題出在哪裡?台灣為何沒機會讓他們發光?

以及,談到海七,去念10月開始,在台灣的話題檔都擋不住,然,一踏出國門,還說北京普通語的中國,吃不開;其實,去年12月,金馬獎也吃不太開。
看來,我們持續提出博偉電影公司推波助瀾的因素,真的要認真的來思考一下。台灣代理、行銷企畫的公司,能力很強,海七在商業電影院上映,連檔期都計算過,則,台灣文創猶如一個四肢健全/心臟孱弱的人,我們的周邊扶助體系產業強,透過代理業,轉引國外生產的產品;但核心創作/製作的部門,似乎越來越弱。這個發展模式跟歐洲不同,在一般分析上,甚至是「談文創」的觀點聽都沒聽過,甚至,比如英國的文創強在哪裡?也很少聽人提過,大多只知道倫敦又那個區要開始變成創意園區、啥時又要辦倫敦設計節了。

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發展工業,但是「能做出可以賣出去的汽車」國家手指頭數的出來,為何,有些國家做的出來、有些國家做不出來?這個原因探究的「方法」,我們有借用到理解文創產業上嗎?

=========

「台灣之光」的國際化議題
 
【聯合晚報╱社論】 2009.02.15 01:57 pm
 
 
台灣人瘋狂喜愛的「海角七號」,這兩天開始在中國大陸上映,票房不如預期,此間報導頗流露惋惜之意。另方面,一個月前還默默無名的服裝設計師吳季剛,因受美國第一夫人青睞而爆紅,台灣人與有榮焉。這其中存在著「台灣之光」的國際化議題。

在本土化潮流中,「台灣之光」幾乎成了一個魔咒。被掛上「台灣之光」標籤的,都是Made in Taiwan,多半在站上國際舞台受矚目之後,燃起台灣人的集體榮耀感。從體育界的林義傑、王建民、網壇詹莊二姝、打不倒的蘇麗文,到藝文和創意產業界的李安、法藍瓷等等,都是這樣令我們自豪的「台灣之光」。

不管自覺或不自覺,台灣人恐怕多少還帶著「亞細亞孤兒」的悲情基因,特別渴求國際認可。「台灣之光」泰半被國人賦予「代表台灣」的意義和重大任務。有些「台灣之光」傳達了本土獨特的苦幹力拚精神或道地「台味」,而引起共鳴;但也有很多「台灣之光」得到國際殊榮,台灣的背景因素未必能居功。

例如華裔學者在國際學術界的秀異表現,絕大多數都出於國外的教育和專業經驗。李安隨時隨地都表現出對家鄉飲水思源,但他執導的「感性與理性」、「斷背山」都充滿國際元素,可見另有功力。新人吳季剛更是如此,他最近被廣為報導的成功故事,其中竟還有「在台灣念書適應不良而移民海外」的一段辛苦過往。

台灣人與有榮焉「台灣之光」,除了應反省為何多半在揚名國際之後才受本土看重之外,還要再深刻想一想,對那些以發揚「正港」台味為特色的「台灣製」人事物,要如何使之更能與普世的審美觀、藝術感、專業標準、甚至商業價值接軌。像吳季剛作品走紅,去除出生地符號之後,其實並看不出明顯的台灣影響。反過來說,「海角七號」進軍奧斯卡外語片競爭失利,這次在大陸上映,刪除了鄉土俚俗和日本味的對白,特色受損,難怪不易引起台灣之外的觀眾共鳴。

台灣本土和國際接軌的問題,不管在外交、文化傳播、商業產品等領域,都曾引起廣泛討論。讓本土文化內容和國際通道結合,是不能忽視的任務!

【2009/02/15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