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這篇文,想談的不是環保拉,所以把這歸納到「不是文創」裡面。
想探的是台灣人的民族性。

不過,首先要談的是,德國在再生能源(erneubare Energie)的研究與投入,領先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愛消費、耗油的美國。
在德國,成效卓著的是西南小都市Freiburg,那邊只有20萬人,太陽能利用率比全台灣還高。先前TVBS、遠見等雜誌,都前進過柏林,那邊利用熱能轉冷氣、雨水回收等,都是現在進行式。相較之下,台灣好像搞些什麼樂活、慢活,似乎還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階段。


(Freiburg的相對位置)

回到台灣民族性。
能源、太陽能方面政策的投入開發,足見台灣人的心態,下文已經描述出來。
台灣從不是一個研發、開創性為主的地區,反而過去從代工嚐到太多甜頭,「與眾不同、開創時代」是想都不敢想,甚至會被恥笑的一件事情。
但矛盾的是,過去台灣「知識經濟」、「創新」卻成為一種主流口號。

以及,文創,卻是要以開創、創意為主的產業。

我們曾經問過一個問題,或許,台灣不適合發展文創?

=====
朱敬一:太陽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聯合報╱朱敬一】 2009.02.09 03:22 am
 
 
 
(編按:牛年開春,全球金融海嘯造成的經濟危機依然嚴峻地威脅著全世界,「名人堂」特邀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針對最新國際經濟情勢與相關政策分析,每隔兩周的周一為各界提供經濟新思維。)

在一九九○年代,日本是全世界最風光的國家。斯時也,他們的汽車產業嶄露頭角、電視畫質比它牌清晰、石英手錶打得瑞士喘不過氣來。日本商人在全世界各地賺錢,又用賺來的錢在全世界各地置產,風光至極。許多台灣政治人物當時在各地演講時,其講題都是「日本能,台灣為什麼不能?」有些感慨,也有些惕勵自省的味道。

太陽能發電 成本不划算

廿年後的今天,日本這個以太陽為旗幟的國家似乎沒那麼令人豔羨了,而時下流行的,不是太陽旗幟的國家,而是太陽的能量。政府最近想要推動兆元能源產業,其中一個重點項目,就是太陽能電池產業。理論上看,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乾淨能源,比起存量有限的石化燃油發電或燃煤發電,要環保太多了。但是目前的科學技術還不能有效利用太陽能,因此至少在未來的五至十年間,太陽能發電在平均成本上看來並不划算。

究竟在哪些方面不划算呢?首先,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不佳,能夠量產的產品轉換效率目前頂多只有百分之廿左右,而實驗室裡某些技術的效率可達百分之卅,但卻無法大規模量產。也有文獻指出,如果經歷數億年演化的植物,其光合作用的能源轉換效率最多都只有百分之卅出頭,那麼人類的產品效率,可能也很難突破這個演化上限。其次,目前大規模使用的矽晶電池,其生產過程本身就要耗用極大的電能,故若扣除這些生產過程所耗電力,太陽能電池的淨效率值就更差。從數字上看,各國太陽能發電的平均成本是傳統發電的二至三倍。這表示除非有政府干預或特殊環保考量,否則一般而言根本不會有人想用太陽能發電。

提高市場需求 發展有希望

既然太陽能發電那麼貴,為什麼全世界還是有許多國家(如德、日、中、西)拚命在補貼、推廣太陽能發電呢?這背後的道理,值得向讀者說明。首先,電價未必該以平均計算;太陽能發電所能節省的「尖峰」發電成本,往往才是關鍵。其次,經濟學家何太凌(H.Hotelling)數十年前就已指出,如油、煤之類的耗竭性資源,其價格縱有起伏波動,但就平均趨勢而言,一定是隨時間而以指數速度上漲的。因此,用油或用煤發電的電價,也就必然會依指數趨勢成長。當燃油發電的價格上升至與太陽能發電「黃金交叉」時,就是太陽能正式取代燃油發電的時刻。現在,太陽能發電比燃油發電貴,就表示黃金交叉的時刻尚未到來。

但是,人類經常用種種方法,使時候未到的事提前到來。世界各國拚命補貼太陽能發電,就是希望以提高市場需求的方式,促使太陽能發電的生產與供給增加。當太陽能發電設備大規模量產時,種種技術研發與創新的市場誘因就大增,太陽能發電的單價就比較可能快速下跌,而燃油發電被太陽能取代的時間也就會提前。簡言之,鼓勵民間裝置太陽能發電屋頂的政策(政府稱為十萬戶陽光屋頂計畫),不是為了替代能源本身,而是為了扶持能源產業。

坦白說,對歐洲許多國家而言,這些能源產業未必是國內產業,因此他們大規模補貼太陽能,背後絕對有若干節能減碳的全球性使命。這個使命感很難轉化為數字,納入台灣「能源兆元產業」的計畫書中。但是話又說回來,為什麼別國關心的是使命,台灣關心的卻只是產業呢?台灣對全球減碳的使命感不足,會不會恰是造成今天「太陽能,台灣不能」的原因呢?

(本文作者為中研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2009/02/09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