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劍潭一帶在蓋一座表演中心,大約半年以前,在蘋果上面有看過,當時好像是一個評論,並且提出一些問題。
現在,這個中心好像要委外設計,委外不只是公部門以外,更是台灣以外。

關於能提供多少展演空間、功能等,這個都屬於細節、手段面的東西。
我們則想要思考的是目的面,目標面的事情。

1.文化政策方向,這個中心的工作預算38億台幣,幾乎是文建會半年的預算額度(這個中心我記得主管機關是台北市拉),同樣有這筆錢,也有這塊地,再蓋一座中心是最好的選擇嗎?
2.這個展演場所,跟其他北部、台北地區的展演場所功能是否重複?有什麼特殊性?這就要問的是,同樣花了38億元,是不是其中部分經費其實在其他展演場所也在用、編列?台北還有兩廳院、未來板橋還有一座,也還有小巨蛋,這些都不是小展演場所。則,北藝中心的「特色」倒底在哪?比如,台北展演檔次過多,胃納量不夠,觀眾太熱情,所以要再蓋。或者,兩廳院是菁英精緻路線,但北藝是平民、平價路線?或者北藝專門演出東方文化表演,兩廳院走西洋路線、小巨蛋走娛樂、大眾路線?
3.另外就是對表演團體,尤其具有核心創作力團體的軟體面協助,相對於這個38億元,或這松菸投入的預算,相對應的軟體、藝術家新生代培育預算、政策措施有多少?

4.如果就這個地方來看,其實有點類似華山之處在於,華山旁邊是個賣場(光華),北藝旁邊是士林夜市。更有趣的是,這兩處旁邊總和起來是一種撞擊,尤其是林,這個北藝旁邊就是「好樂迪」,跟最大眾化的商場(裡面還有賣小狗小貓、很多夜市型的商店)、火鍋吃到飽。看了一下他們的設計稿、模型,其實是相當歐美的建築設計風格(台灣是一個多雨的地方,甚至夏季有暴雨,歐美露天、開放的風格,再想想台灣本土建築多騎樓的設計),實在是一種撞擊。不知道這是否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地標,可已有新的意義?還是就各玩各的?

前兩天也是中時,用焦點新聞PO出林懷民先生的意見,我們摘選8大點,把這8大點意見,在對比現在這個北藝中心,或其他硬/軟體的措施。你有什麼想法?

======
打造北藝中心 庫哈斯玩魔術方塊
 
 
邱祖胤/台北報導  (20090123)
 
http://www.chinatimes.com/content-image/110513/C9812310.jpg
 藝術新殿堂 ▲台北藝術中心國際競圖22日揭曉,由北京中央電視台的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所領軍的OMA團隊奪得第一名,圖為台北藝術中心未來樣貌。(王遠茂攝) 
 
 
http://www.chinatimes.com/content-image/110513/C98123101.jpg
 
 ▲荷蘭建築師庫哈斯(右),以打破空間界線的超時空概念,在台北藝術中心國際競圖中勝出。(王遠茂攝) 

     北京有「水煮蛋」,台北未來將有「魔術方塊」與對岸別苗頭!台北藝術中心國際競圖結果廿二日揭曉,荷蘭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以打破空間界線的超時空概念,擊敗另外兩組實力堅強的對手,他設計的中心猶如魔術方塊的變化多端,將成為台北炫麗的新地標。

     台北藝術中心總工作預算三十八億台幣,主體空間包括一座可容納一千五百人的大型劇院及兩座各可容納八百人的中型劇院。如何在緊臨劍潭捷運站及士林夜市的有限空間內,兼顧景觀協調與複雜的交通動線,又要能表現獨特的設計風格,來自各國的建築師團隊可謂傷透腦筋。

     打破空間界線 國際競圖勝出
     庫哈斯為了和有限空間搏鬥,大玩魔術方塊遊戲,他將三座劇院完全連結在一次,平時可各自獨立,打通後馬上成為可容納三千多人的超大型劇場,無形中為台北藝術中心打造第四座劇院,相當超值。

     從外觀看來,這座庫哈斯口中的「魔術方塊」像似由許多大小方塊組成的建築體,南向的大型劇院突出主建築體化為船頭,遙遙指向台北市立美術館;東向的定目劇院整個外擴形成一顆白色巨蛋,與劍潭捷運站和圓山飯店相輝映。整體看來就像一艘航向未來的星際戰艦。

     宛如星際戰艦 將成台北新地標

     評審之一、來自德國柏林的女建築師Louisa Hutton表示,此次進入決選三項作品包括庫哈斯在內,都創造出一種張開雙臂歡迎所民市民及觀眾的意味,打破立地條件的侷限性。

     劇場導演賴聲川表示,三個可以相通的劇場是極少見的劇院設計,歐洲有許多只能在廠房演出的舞台劇,未來就可以在台北藝術中心演出。此外,透過玻璃幃幕將室內的視野向戶外延伸,可將周邊的都市與自然景觀納進來,整棟建築不只在空間上變魔術,也在視覺感官上大玩魔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