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ZEN大發表了一篇名為「衰退年-2008台灣出版趨勢分析與大事記」的分析。相當值得參考。
其中的項目包括:

新書出版量首度出現負成長
歐美翻譯書熱潮退燒
行銷必勝公式退燒
異業結盟持續延燒
書展
活動激增


並包含一份大記事(應該是大事記)。

其中小弟覺得相當值得參考的是新書、翻譯風、行銷公式與異業結盟面向的觀察。

有趣的是,2008年是過去幾年翻譯書風潮開始減退的年度,又成為一個跟風社會的案例。未來海角七號、茂伯、友子,下場大概也是如此。台灣人不是不讀書,而是看要讀什麼書,尤其是「大家在讀什麼書」。
所以官方如果要推動閱讀、媒體政策,開風氣之先,的確有其必要,不過,跟風本身一體兩面,也會有其問題。這個談很多:包括「被消費」的意義。

另外關於結盟。結盟倒可以從兩角度去看,第一個是跨媒體,這個ZEN大有提到,其實日本,甚至是美國早就行之有年,台灣跨產業結合風氣不盛,或者是集團還不夠大,或者是產業內部有結構問題,比如跨不到其他產業上去:閱讀歸閱讀、音樂歸音樂、電影歸電影....;另外一個結盟其實我們也有提到,就是同一產業內不同業者的結盟,諸如獨立書店的結盟。


這份文章可以在以下地方看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3/1311583842/20081222122106/

PS最近ZEN大也介紹了本書:「安迪沃荷經濟學:紐約夜店引爆的億萬創意生產線」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3/1311581459/20081222001716/


一看到「夜店」,就會想到享樂、辣妹、酒精飲料,多享樂、多麼白領中產階級的一種生活風格。

這本書鎖定的是:紐約為何可打造出文化創意產業的大都會條件。這個主題。不過,紐約物價太高、地價太貴,雖然美國、世界很多媒體企業聚集在此,但要先負擔的起這些高價,倫敦問題也一樣。

相對的,歐洲一些都市如柏林,甚至新興、舊都市改造的地區,反而日漸受到創意產業者青睞,畢竟,創意產業者很多是小、微型企業,甚至是個人。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慮。

這個未來還是會在文創論述中引爆、辯論。這一波還是「夜店經濟學」、享樂的論述調調拉,還過渡不到下一波的論述主軸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