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偶爾會看到這位法藍瓷的老闆發表文化產業的論述,不過通常都看不太懂,因為太文化、太抽象論述了。

文創是不是下一波主流?不知道?好像沒有這個趨勢,現在科技代工業垮了、金融業垮了,也沒聽人說要讓文創的朋友來試看看。只看到發消費卷。

不過最後兩段,倒是提出兩個重要觀點:
第一個,文創都是微型企業,這個是普遍文創論述很少提到的,至少在詹副主筆那從未聽說什麼微型企業與生存條件之類的話;陳總裁自己下面有企業、通路,知道箇中的困難。
第二個,最後談到公共設施的開放,這個下面還有爭論,比如博物館要不要收門票?比如美術館應該從周邊商店收取多少費用,還是不要設置?

在歐洲,上述這兩點都是普遍被討論的,尤其在文化政策層次,這個回顧我們「來自德意志的世界」,可以看到。

台灣,你看過多少人再討論這個議題?

=========
陳立恆:文化是器 普民為用
 
【聯合報╱陳立恆】 2008.12.18 02:37 am
 
 
「農,天下之大業也,鐵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則用力少而得作多,農夫樂事勸功。用不具,則田疇荒,穀不殖,用力鮮,功自半。器便與不便,其功相什而倍也。」———鹽鐵論.水旱。

這是西漢時期一段支持鹽鐵民營化的答辯,出自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關於國家經濟政策的公開辯論的紀錄「鹽鐵論」,其中御史大夫與賢良文學之間,探究利國安民的爭鋒相對、旁徵博引,在兩千年後的今天讀來依舊令人撫卷稱奇、耳鼓共鳴。

文創產業 下一波主流

農業與鐵器之於西漢,猶如商業與文化之於我輩,且看當前的全球經濟一片淒惶,汽車、電腦、消費電器等產業都有窮途末路之衰微。善用文化資本,不至窮竭地力、破壞生態的文化創意產業於焉崛起,或可成為未來國際市場上的新興產業,為世界的前景點亮一盞明燈。君不見,近年來世界各國不約而同的將文創產業列入國家發展的重點項目,依余人之見,廿一世紀應該是:「商,天下之大業也,文化,民之大用也」的時代。

而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為世上唯一源遠流長、不曾中輟的千年文明,中華古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台灣得到了妥善的延續,文創產業有如新開發的油田金礦,如何開採挖掘,使相關業者得以「用力少而得作多」,既鞏固國本,又不與民爭利,將文化轉換成可創造經濟價值的資本,其實端賴政府貫徹「器用便利」的推廣,除了有計畫的鼓勵及投資國家軟實力的發展之外,為普羅大眾廣開利用公共文化資源的方便之門,也是落實文化立國的一條坦途。

守衛文化 也要邁入市場

舉例來說,政府自二○○二年起大力推動「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旨在促進文化產業資訊升級,確保台灣學術發展之優勢,計畫本身不可不謂立意高遠,可是「典藏」與「研究」僅是守勢,要攻守並用,才能克敵致勝,故在守衛文化的同時,也要能夠邁進國際市場,攻取新的疆域,讓中華民族的美好文化得以在相異的歷史時空裡發芽重生。

以故宮為首的國家級博物館的典藏計畫,自實施以來,所展現的成效國人有目共睹。但從產業培養的角度看來,現階段的文創產業多半屬於工作室或是微型企業的規模型態,財力不足、獲利不穩且風險偏高,在將文化典藏商品化之時,付出一筆可能會提高商品成本百分之三到十七的權利金,對於眾多創意人造成心餘力絀的局面,特別是在景氣低迷的時期,不少卓越的創意可能從此胎死腹中。

文化資源 應開放給全民

個人建議應大幅降低國人使用文化資源的門檻,讓有夢的人逐夢踏實,一旦出現傑出的設計或專案,博物館和美術館等相關機構也應適時以品牌授權、協助推廣等方式直接參與加持,再用市場自由競爭決定勝負,如此「百姓各得其便,而上無事焉」。

國家機構的開源決心值得支持,但是文化資源本質不應該是國庫的生財工具,理當開放給全民,行物盡其用之道,等到個人或企業將這些資源轉變為財富,一則為國家文化宣傳,二則政府可藉財稅等收入達到更高一層的開源目的,何樂而不為?所謂享民而後富國,不亦德政乎!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暨法藍瓷總裁)

【2008/12/1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