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電視,發現魏導演又被訪問了,談的當然是海角七號。
不過這個訪談值得一聽的是,談的比較少的是創作理念,反而談很多諸如資金來源、冒險、等待等問題。
魏導說,它是不建議其他人像他一樣,等下去?等到40歲,一事無成怎麼辦?果然很誠實。

不過中間,他倒一再提到他想拍的戲,不過沒說明稱拉,這個電影其實有個短片,訪談中也稍微播過。不過感覺,整個訪談是想要把魏導英雄化,希望他多談:為什麼他會成功?你奮鬥的過程?之類的報導,給觀眾希望。
國片導演是很難給人希望的,包括魏導,可能都認為成功的莫名其妙。「莫名其妙」跟一般媒體造神的風格不合。

在訪談中,包括最近聽了幾個魏導的訪談,小弟是一直在想他所說的一個情境:很多人問他電影為何成功?他說,不是要符合觀眾期待,而是要讓你帶著觀眾走。
如果只想拍觀眾想看的,那觀眾永遠不會滿足;唯有你帶著觀眾走,他們才會有驚喜。
這我想到兩個事情:
1.對好萊塢來說,他們的場景、片段,都是要符合市場機制的,這點好像跟魏導說的有點違背,太過冒險的,商業片不會拍;但是在「上電影院是一個節慶活動」的角度去看,劇情反而其次,最重要是當下有熱潮(比如七月要看卡通片),但是魏導說的是一種拍攝的策略,也就是維持「特殊性」,從特殊性角度,魏導說的沒錯。不過從市場的角度看,導演走的太前面,距離拿捏不好的話,反而會弄巧成拙。
2.對國片來說,他們可一直走在觀眾前面,應該符合魏導的言論,但為何過去就是起不來?看來所謂保持距離、但是又不能隔得太遠,實在是藝術。尤其魏導中間還說,回到「劇情」上,這個可能是這一代國片導演跟過去文以載道的導演最大差別。不過過去的導演也有拍商業片,還有拍的成功的拉,只是你沒注意到。

訪談後面另外還訪談了李烈。李阿姨(還有侯佩岑她媽媽)也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女明星。不過李烈轉行當製片,冏男孩上的時機剛好,產生共伴效應。
她提了幾個要點,值得我們反省:
1.她說國片現在有浪起了,但是後面的人要接起來,才會延續下去;不然這波浪會墜落。
2.他發現這一波的導演,新銳導演像20年前的侯孝賢他們,那種氣氛都很像,雖然有人片子大賣了,但彼此都還互相欣賞、互相鼓勵,相較於過去各自為政的時代。
3.她說要破除迷思?不過沒有細說。

PS美商博偉公司還是沒被提到,只有魏導上陳鳳馨節目時提過。


http://www.zshare.net/audio/199769438eccf715/

http://www.sendspace.com/file/sf58gq

 

http://rapidshare.com/files/151019304/20081004.mp3.html

資料來源:2008/10/4晚上11時TVBS「101高峰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