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聯合最近也開始大幅跟進兩部國片的造勢,今天還有投書。王長安影評人也提出他的看法,常在聯合上看到他。

王影評人指出的現象我們也談過,也看的到。的確,資金不足,對籌資型的電影產業而言,是一個大問題。不過他最後提出要期待政府與企業,這點過去文創的發展計畫其實有規劃,但遲遲無法落實,反而是讓李烈等人硬闖、負債拍片,最後搭上美商,才真正凸顯這個問題。
很多人作文創道德文章裡面,最後一段大多是期待政府,好幾年過去了,終於知道政府的角色是作什麼的。
企業的話,電影如果未來尚未出現發展性,也不會投資,韓國的案例是政府大力介入,但台灣缺乏這個前導因子,所以發展出不同模式。

政府挽救股市,有其特殊意義,行政院都明白表示,股市是經濟的櫥窗,所以門面要弄好看;但電影並未像股市有如此的象徵意義,當然資金投入不了。
而王影評人呼籲郭董,我記得前兩個月,郭董對電影才決定收手。白銀帝國上不上,變數都還很多。上了會不會賣?不知道,

值得觀察的是美商的銷售手法。如果白銀帝國不搭這條線、利用這種方式,恐也很難獲得如此注目。

==========
國片氣勢正盛 白銀帝國快接力

【聯合報╱王長安/資深影評人(台北市)】 2008.09.14 04:17 am


筆者自上周在民意論壇對新銳導演魏德聖的「海角七號」、楊雅喆的「冏男孩」給予正面評價之後,海片票房已衝破五千萬台幣,後者也接近兩千萬,可以說是國片近年來最好的成績。

究其原因,一是行銷手法成功,兩部國片都尋求美商代理行銷可以在十個以上院線上映造成氣勢;二是網路流傳成功,讓一向是主要電影族群的年輕人走回國片電影院。當然兩部國片在題材、演員的慎選及討好,讓國片再走回商業市場機制。

然而,這兩部國片都是導演舉債拍片,這是何等諷刺之事。「冏男孩」的製片李烈及導演都是從電視單元劇出身,深知資金籌措之難,也只好在最省錢的兒童體材上下手;同樣情況也發生在「海角七號」。由於觀眾已習慣好萊塢巨資電影的表現手法,觀眾相當挑剔影像精緻度及演員的明星魅力,這是國片較缺乏的層面,特別是在電影技術人員的大量流失,讓國片在攝影、剪接、配樂、後製都走極簡路線,幾乎接近紀錄片,這對電影商業市場是一項警訊。

由於資金不足,使得國片類型單一化,好久沒看到國片拍攝戰爭片、警匪片、歌舞片、歷史宮闈片了。商業市場是要滿足大眾口味卻不是低俗及喜鬧,最近西片票房狂賣的「黑暗騎士」及「媽媽咪呀」就是一例。國片要復興必須長期作戰,如只是曇花一現,反而扼殺新銳導演的雄心。

目前政府及企業界應掌握時機予以援手及融資,讓此一國片反彈氣勢繼續。當我們看到政府為了挽救股市可以釋出如此多的利多,但對文化創意產業卻如此沉默,而由台灣首富郭台銘大筆投資的影片「白銀帝國」為何不在此刻上映,為國片復興再助一力呢?

【2008/09/14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