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中時發了一篇專題報導,今天中時還有投書,上網一看,ZEN大的網站上也有一篇特別探討這兩部電影與國片發展的關係。
滿好的一點是,大家對國片這一波的發展,樂觀中還有謹慎。
剛剛看新聞,颱風天愛出門的台灣人,擠爆華納威秀,就是為了看海角七號。

小弟也稍微整理一下思維,點出兩個「海角七號」與「冏男孩」與國片市場的關係。
國片市場這兩部電影的成功,未來是否具有續行力,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

首先是國片製作的「資源動員能力」。亦即,國片拍攝在資金、題材選取(編劇)、拍攝技術(從攝影到美術等)、明星,以及後續諸如通路(電影院)、上映後的後續產品(如DVD、原聲帶等),總體合作的產業鏈是否完善?如果國片有蓬勃趨勢的話,上述的「生產-消費鏈」,理應越來越完善。舉個例子,以近幾年他的華語大片為例,大多可動用美國資金、兩岸三地(甚至東亞)人才,行銷宣傳通路也相當完整。如果,未來的國片有這種能力,可以說,國片在環境面上是越來越有機會。

其次是國片是否有「主打類型」。觀察東亞幾個可出口電影的地區,日本擅長純愛、恐怖、家庭類型;香港擅長武俠、動作、娛樂;韓國擅長家庭、恐怖、動作等類型;泰國擅長恐怖、娛樂類型;對岸則走大製作(如戰爭片)類型。綜觀之,東亞各地的電影出品,會因其特性而找到其長處,藉此建立其類型電影的優勢。台灣相較之下,似乎還沒出現較為突出的電影類型,跟這些出品地鼎足而立。在欣喜「海角七號」與「冏男孩」成功之際,電影從業者也可以試圖思考、打造未來適合台灣風味的電影類型。

看電影,其實是一個具有特殊社會聚集意義的活動,縱使出現了電視、網路,「看電影」這件事仍是人際交流中的一件大事。另外,電影產業也是影視產業的火車頭,發一個1-2小時的電影,可以帶動多少周邊產業成長:表演、美術、音樂、出版等。

我們對這一波國片復興謹慎,持續的觀察、甚至批判,或許不至於像80年後期那股新浪潮的一窩風一樣,突然帶入這麼多個人風格、小眾藝術的電影,搞壞整個市場。

PS褚(應該是小姐)說海角七號是一部全由台資出品的電影,應該略微要修正一下,美商在背後發行通路上,居功甚偉。這讓我想到一些事情。過去我們在推文創時,或是推一些特殊族群的產品,比如原民、災區居民等,因為「害怕商業機制剝削」,於是往往希望仰賴政府或第三部門通路,但最後往往流於形式,因為一開始在思維上就切割資本主義市場(注意,小弟並不喜歡全然資本市場,而是我們這個環境已經如此),最後都推的很辛苦。
國片過去也或許類似此一狀況:因為思維上欲與商業機制切割(尤其商業通路已經被美商包辦),於是連上映機會都沒有,宣傳也是。
海角的案例,或許給我們一些新的認識典範。我們該敞開心胸,對決不了,不如加入她們。

ZEN:海角七號熱賣,不等於國片復興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3/1310188197/20080912193435/

===========

咱的文化─復興國片 不能曇花一現
2008-09-13 中國時報 【褚瑞婷/北市(研究人員)】
     昨日拜讀「國片復興年」報導,看到兩位導演對電影堅持與付出,令人佩服又感嘆。筆者曾經聽過一個電影界的前輩說:「哪個拍國片的不賠錢?」誠如此話,《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為了該片負債三千萬,而新聞局提供的五百萬輔導金,只有製作成本的十分之一。儘管《海角》票房高達五千萬元,但魏導說,與戲院分帳之後,要「九千萬元的票房才能打平成本。」言下之意,儘管大賣,目前還收不回成本。

     台灣的國片市場低迷不是新聞,「政府扶植不力」及「產業結構複雜」是常被提出的主因之二。如今,《海角》叫好又叫座,《囧男孩》也趁勢上映,讓許多人似乎又看到國片市場的一絲曙光,稱今年為「國片復興年」。但《囧男孩》的楊導演說,這樣的說法讓他們壓力很大,低迷十年的國片怎麼可能就此復興?

     楊導此話其實不無道理。據新聞局統計資料,截至今年的一月到七月為止,外片審查通過且准演的電影共達二百部,佔全部比例的八六%,但國產電影(含劇情長片及紀錄短片)僅有十五部,只佔了六%。筆者認為,以這樣的比例來說,電影市場離「復興國片」的目標或許還有段距離。但是,《海角七號》是十年來第一部由台灣全數出資,奪下票房冠軍的國片。如此亮眼的成績,的確讓低迷的國片市場找到新的方向,也不會繼續在藝術導向及商業機制之間迷航。

     不可否認的,電影票房的貢獻主力是年輕人,如何寫出扣人心弦的劇本,拍出動人的電影,永遠是電影工作者努力的目標。如果要復興國片,不能只有少數幾部電影吸引觀眾目光,只有曇花一現的熱潮。否則,等到熱潮一過,國片市場又像洩了氣的皮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