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弟在電視上看到這個新聞,不勝欷噓。
這是反應我們體育滿好的一個案例:運動員朝不保夕的生活。更可以反應的是我們對體育的看法,當她們不在能發光發熱時,這就是我們對待她們的態度。

她們還算是運氣好一點的運動員,因為老師注意到運動員生涯的下場,開了家鰻魚店,則,那些沒有未來、人老珠黃的運動員呢?不知道。

台灣充滿矛盾的社會,我們可以數學、物理出國拿金牌,但是科學評等卻敬陪末座;
中華臺北隊只要出賽(不管是奧運或准奧運賽),萬人空巷,立刻成為話題焦點;甚至只要王建民出賽。
但是棒球隊員的生涯?甚至棒球現在的環境?

如果棒球真這麼熱門,是個國球的話,8月怎會打出這個水準?

體育,在英國和韓國都非常重視。前兩年韓國邊文化預算時,因為要舉辦賽事,特別給體育多編特別預算;英國DCMS,意思是文化部裡面內含了體育主管單位。
下一屆奧運,要在英國這個搞文創最初名的地點。

則,其實體育員與文化創作者,在台灣似乎有共通的命運:她們是一個需要明星的產業、但也因為諸多因素,很多人是不堪聞問、甚至學非所用的。
她們也一直呼喊希望政府照顧她們,但好像也只是一直呼喊;
這兩個領域曾經很受重視,但好像現在都在蕭條中。

============
鰻魚飯餐廳 店員全是運動「國手」
台中     報導 

 
北京奧運,中華隊拚出4面銅牌,但對於沒有拚出任何成績的國手來說,感嘆運動員的生命,短暫又沒有保障。於是一位台灣體育大學老師,在台中市開了家鰻魚飯餐廳,從店長到店員一共20多人,全都是體育選手,甚至不少人,具有國手身分,這些國手們,寧願放棄運動舞台,另謀出路。


沾上特製的烤肉醬,這一條條被小鐵架穿透的鰻魚,慢慢在火上燒烤,店長的動作,熟練但細膩,不說不知道,其實原來是鉛球國手的他,現在自己開店,變成餐廳廚師。店長陳澤民:「沒拿獎牌,沒保障是一定的,拿到獎牌,不一定有保障。」


運動員,改行賣鰻魚飯,特別的是,餐廳上上下下,從店長到店員,服務人員,全都是體育國手,像是店長本身是鉛球國手,店員有三級跳國手,110公尺跨欄國手,甚至包括400跨欄國手和撐竿跳國手。


店員張惠卿:「體育運動選手的同學,都畢業出來以後,完全都沒有出路,然後老師也剛好開了這家店,然後讓我們重新踏上另外一個環境,然後 讓我們大家都有工作。」


原來開這家餐廳的是他,台灣體育大學老師,深知運動員的運動生命短暫,乾脆開家餐廳,為國手們找出路,過去運動場上拿的獎牌、獎狀,就高掛餐廳內,當展示品了。

 
TVBS-N:2008/8/31 19:30: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