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概這兩天王影評人去看了赤壁,突然在報紙投書上大談觀後感;
小弟對這部影片的觀後感興趣不高,倒感興趣的是他字裡行間的,去反思電影產業現況:為何台灣普遍的從業者出進不了好萊塢,也向吳宇森一樣『國際化』?

其實在李安色戒裡面,能動用兩岸三地的人才、美國編劇、資本等,王影評人當時就應該興歎。而且李安導演這麼綿密、計畫性的行銷手法(應是後面有團隊),這是台灣影人始終難以擺開的陣勢。
或者因為一開始就排斥商業化,後續諸如行銷手法、明星制度、品牌,依照觀眾需求拍攝,對台灣影人來說在反商業化最高指導原則下,一切都省了,但是藝術片也是一種商業片,只是他的市場不一樣,這個觀念可能顛覆一般的想法:就算藝術電影,也有他有要訴求的群眾,除非資金來源全部由國家補助,對國家負責。

台灣最近幾年拍不少紀錄片,甚至出現一種奇怪的推論:紀錄片興盛意味國片香火可能再起,這兩種是不同屬性,小弟認為不能混為一談。
能在電影院上映的紀錄片,只能說他找到通路管道,但大多數紀錄片是無法上映的,而且,要到電影院放映,就要接受市場票房檢驗,不管賣多慘都需要放到同一個天平上秤,則,紀錄片在商業市場內競爭,自己國人青睞的有多少?

但不是完全瞧不起紀錄片,而是說,紀錄片能有什麼樣的功能?比如他能培訓人才(商業片一如下文,越來越難以培訓),比如他能記錄一些事件或風景;則,在商業部分要去想的是,當一些品質不錯的紀錄片出現後,是否能轉拍成商業片?不管是電影或電視劇,國內商業片拍不起來,讓香港、韓國、日本去翻拍都可,是不是間接可以從核心-周邊協助方式拓展出些文本書寫的可能性?
如果只拿補助、或只在公視上播映而已,紀錄片又會是一種小眾的產品,但是,如果有類似製作人、文本星探去搜尋,則,台灣蓬勃的紀錄片現象未必不是轉機。不少冷門小說,一旦轉型為商業片,回頭又會大賣,比如日本的『呼喊愛』,則,紀錄片也可以這麼運作阿?但這應該就不是紀錄片拍攝者的問題了,而是周邊探索者、發掘者是否有眼光、能落實後續翻拍的工作。

==========
赤壁震撼人心 敗筆…下回分曉
 
【聯合報╱王長安/資深影評人(台北市)】 2008.07.11 03:06 am
 
 
「赤壁」大概是今年耗資最大、費時最長、演員陣容最堅強的華語片。此次以中國歷史大事赤壁之戰為主題,結合兩岸三地國際級演員梁朝偉、金城武、張豐毅及名模林志玲等人,試圖將這段歷史故事以現代觀點呈現。

導演吳宇森不希望落入張藝謀兩部大製作而缺乏內涵的影片「英雄」及「十面埋伏」的失敗覆轍,前製作業非常認真,讓故事及劇本剛柔並濟,有如李安的「臥虎藏龍」有英雄豪邁之氣,千軍萬馬之震撼,也有兒女情長及樂聲處處飄香的詩書細膩。

不可否認好萊塢給了吳宇森極大的磨練空間,讓他在處理戰爭場面有條有理,群體及個體的場面調度相當熟巧有戲劇效果,這是大部分國片導演所缺乏的影像設計。

特別在引導巨星演員發揮演技方面,吳宇森有相當經驗將演員作多元性的塑造,片中金城武的文武兼備的演出就是一例。在技術層面好萊塢的完美要求及國際品牌都讓「赤壁」在電影敘事及場面呈現上無懈可擊,唯一的缺點是順應好萊塢一貫手法,居然在赤壁之戰兩軍對峙之時,影片結束並放出欲知戰事,請看下集分曉字幕讓人扼腕。

兩岸三地華語導演只有香港導演能如此快速的國際化及類型化,如:成龍、徐克、程小東、劉偉強、陳可辛。想一想也真為國內有創意及潛力的年輕導演們叫屈,國片的蕭條讓他們連觸及國際化的機會都沒有,在這方面我們早就是四小龍最後一名了。

【2008/07/11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