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滿可惜的,這個系列結束了。
小弟雖然很喜歡他報導的角度,但嚴格說嚴謹度不夠,看起來比較不是報導,而比較類似接觸記錄;不過,主委、承辦人等的意見都躍於紙上。

這篇的開頭,值得我們去思考,也是一個老話,不過台灣人政策監督能力很弱,期待包青天所以究竟那些政策是好、那些政策有問題,也都嘗不太出來。包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引入新的國外理論、國外作法,但是都抄一半,所以體制、作法都紊亂不堪,光搞清楚就不容易,更不要說監督。

新政府是否要概括承受?應該要,因為在競選時,他就知道舊政府問題,最近馬政府已然跳票,在呼喊要多給時間之餘,不只沒準備好,更在於未來嚴峻挑戰時,我們要把生活託付給他們。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監督相對要更嚴厲。

馬大概不會換掉,但是下屬的政務官會,文建會已經凸顯一個窘迫的現象,老闆常換人,而人去政息現象明顯,王拓作了多久?他趕提出文化政策麼?他的政策還不是要黃主委落實?

又,陳其南當初的社區營造,現在又剩下了多少?更早,陳郁秀開始就推了文化創意產業計畫,現在又能推得動的有多少?

======
細究華山ROT4之4 ──前後任承辦官員 皆應追訴行政責任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8/06/19 04:09
記者凌美雪專題報導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當然,錯誤的政策也許就包含貪污的可能性。華山ROT是不是錯誤的政策,還需要時間證明,然因有太多關鍵問題都被列為「不可公開的祕密」,反而讓人合理地懷疑:這之間有沒有前政務官或承辦事務官循私甚至舞弊?


由於歷來政策的成敗都由主事的政務官概括承受,如文建會,大家會找任內的主委負全責,當然,所有大小案件都須向主委報備呈核,並獲得主委簽章核可方得施行,文建會主委自然無可卸責。因此,很少人去討論處級或以下的承辦單位,是否有用心為人民做事。


實際上,回顧華山文化園區發展關鍵歷程,共經歷四任主委陳郁秀、陳其南、邱坤良及翁金珠,每任主委都對華山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下面的承辦人頂多只能投主委所好寫出一套動人的藍圖,所以,過去十年來華山方向未定。


直到牽涉法律的合約關卡到了,沒想到卻換了主委,議約期間交由一級處長全權負責,但每次問到計畫細節,從主委到處長都會說,「承辦人員比較清楚!」所有公文卻是從承辦人到處長、到主委都要一一蓋過章才算數。


主委又換人了!「華山的過去,新主委來不及參與;華山的現況及未來,新主委須概括承受。」試問,主委承擔政治責任,頂多下台,文建會事情沒做好,浪費了國家公帑,是不是主委下台就了事?


如果溯及既往、追究實責,當承辦事務官都要被追溯責任時,是不是他們會更審慎地思考所有政策的可行性與施行效果,給每一位主委更有良心的建議?還是,只要討好主委,得過且過?甚至,納稅人能否懷疑其中可能存有官商勾結的空間?


過去參與任事者都不用負責嗎?這是我們的一大疑問!或者,連現任主委也可說,那是前朝舊帳,然後就與其他相關人員一起躲進政權交接的灰色地帶,就大家平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