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鄭秋霜記者報導了藝企結合的主題,其中問了藝術團體一個問題:你能怎麼吸引企業?
包括其訪談的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于國華,也都指出,藝術贊助上,企業會考量的點,以及,藝術團體必須提出自己能互惠的條件、藝術理念的堅持,才是真正能吸引企業贊助的要素。

鄭記者常跑設計、創意產業的消息,所以筆風跟破週報先前一系列座談會,包括吳牧青記者的TONE完全不同,不知道你注意到了嗎?
或許是媒體屬性使然,也或許是記者自我定位,或許是服務對象不同。至少我在破週報從未看過什麼孟嘗君情節。

我想下文寫的更清楚了,就不多贅述。
比較想談的是,現在在文創的報導與論述裡面,大概有幾個不同的TONE,像經日是一種、破週報的意見又是一種,這兩派好像不太合流,也彼此沒太多興趣;媒體所呈現的是社會狀況,並非單純的媒體之間的屬性而已,意味,台灣有些人是經日這條路的在搞文創,有些人是以破週報方式推文創(他們比較說自己是文化、反省文化政策)。

像下文,交你的是怎麼去跟企業接觸,很少談到國家的職責;但是就我們一系列看的破週報各個與談人觀點,暢談的是創作遇到的困境、政府職責與缺失、在地認同、藝術的本質、害怕商業化,真的意見不太一樣。

或許這又可供政府作政策方針參考,是要大政府?還是小政府?小弟認為台灣尚未決定完整的文創政策之路。中國最近大地震,跟台灣921不同的是,他們大多婉拒國外協助,只開放少數團體協助,然後大量投入軍隊、武警等力量,以政府之力救災(但政府過去沒有培訓的,如心理人才,就非常缺乏),中國大政府、國家機器的力量在這裡貫徹看到,連溫家寶都直奔災區,一臉鐵青、摔電話。
相對來看,台灣921之後,美國人花10多小時第一時間直奔災區,世界各地的團隊都進來救人,在南投,慈濟的效率遠比政府快、好,這個施政的思維,或許也可能反映在其他部門上面。

=========
當企業與藝文相遇…如何迸出耀眼火花
 
【經濟日報╱鄭秋霜】 2008.05.15 03:52 am
 
 
藝企合作蔚為趨勢,但藝文界要獲得企業界的奧援,恐怕需要擺脫「孟嘗君情結」。

企業贊助藝文已行之有年,但部分企業家對於與藝術家合作,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有些藝術家或藝術團隊會有「孟嘗君情結」,把企業的贊助或支持,視為理所當然。

找尋贊助 宜契合表演主題

事實上,多數企業贊助藝文活動都會評估能為公司帶來什麼行銷效果或形象加分,以及是否能協助藝文團隊最後獨立自主。企業人士不諱言,藝術團體必須去除「孟嘗君情結」,才能讓藝企合作雙贏。

事實上,許多成功的藝文團體,對企業的贊助經常心存感激,還會在演出節目表上或謝幕時,一一點名、主動表達對企業的感謝,甚至呼籲「粉絲」也要支持這些支持藝文的企業,讓企業感到窩心,願意持續合作;也有些已經高度受到肯定的藝文團體非常愛惜羽毛,對於與自身形象「調性」不太一致的企業贊助,反而不太敢接受。

曾在企業部門服務過的一位藝文教育界人士指出,或許有些企業對於藝文贊助不求回報,但總體來看,希望達成行銷效益或有利公司形象的,仍占大多數。因此,藝文界向企業界尋求贊助應先思考「我的活動能帶給對方什麼」,否則「人家為什麼要贊助你?」

貴人牽線 機會可遇不可求

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于國華則表示,擺脫「孟嘗君情結」,說穿了就是藝企雙方要「互利」,但很多藝文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卻不太知道什麼才是對企業有利,因此,在認知上可能還要加強。

藝文界人士建議,藝文活動尋找贊助廠商,最好是鎖定與表演主題或地緣高度相關者,成功機率較大;反之,有些人喜歡散彈打鳥,找和主題完全不相干的贊助者,以為這樣機會多一點,其實失敗機率很高。

此外,企業基金會的藝文活動贊助計畫及預算通常在前一年年底就敲定,因此,臨時的贊助提案通常成功機會不大,最好在基金會編列年度贊助預算前就提案。

若有貴人「牽線」,在藝術團體和企業間搭起橋梁,也能提高成功率。台灣畢竟是個講究人情的社會,某一設計團隊就曾因一位學者的介紹,而有機會認識一家大公司的老闆,獲得這家企業的贊助。

不過,這樣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過來人觀察,這種情形除非是貴人主動引介,若是藝文界人士主動去爭取,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造成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反效果。

而且台灣企業圈很小,藝文人士如果有不當行為,很快就會一傳十、十傳百 ,被歸類為「拒絕往來戶」而不自知,如何拿捏,著實考驗藝文人士的智慧。

藝企合作 從專業深化關係

雖然台灣很多藝文贊助都靠人脈或「關係」促成,但于國華觀察,愈是有永續經營概念的企業,通常對藝文贊助會愈有自己的主張及理念,不會到處「放煙火」,而是會選擇值得贊助的項目長期耕耘,而這種長期贊助的方式,也較有利企業形象的提升。

于國華指出,國外有很多藝企合作互蒙其利的案例,例如有些藝術家受邀擔任企業顧問或進入公司董事會,善用他們的藝文專業能力,提升企業的識別形象,或改善第一線服務人員面對顧客時的應對進退能力,這樣的藝企合作才可能深化彼此關係,但台灣這樣的合作案例並不多,藝企合作大多停留在贊助階段。

由於台灣部分大學的EMBA課程已與藝文連結,且有許多藝文團體的負責人或主要幹部都念EMBA進修,于國華相信,未來這些出身藝文界、但也了解商業機制的人才,應可為台灣的藝企合作帶來新的面貌。

【2008/05/15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