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注意這個新聞的版面:經濟日報。但是這是一個藝文產業的消息。
似乎跟我們熟悉的藝術不太一樣,觀察版面其實是閱讀媒體相當重要的一環。

中國熱不是新聞,這幾年中國崛起、搞奧運等,他們的藝術產業起來,也不是新聞;我注意到,台灣在香港的買盤其實不好,同樣1號的大小,其實在中國香港地區,價格比在台灣賣還差。

很多人說兩岸現在都在合作了,分什麼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猶如老蕭去大陸談共同市場,對岸說:大家都是一家人一樣,當然,產業分工也是一樣。
我觀點不同,像電影,或是下面談的視覺藝術,其實還是有產地的差異,就算兩岸統一(這可比分工還進一步吧!),還是有地區的差異,像林靖傑有用對岸的資金或人力拍戲嗎(老焦有),那規模就跟李安當然不同。台灣的畫家也是,他生產是在台灣創作、磨練,雖然外面地球村了,但是未必代表他個人有機會地球村,可能在台灣都一窮二白,還地球村,於是,生產的地域化、交易的全球化,會讓我們有錯覺:以為天平上秤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
蘇富比香港春拍 成交額破表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 2008.04.14 03:51 am
 
 
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日前落幕。蘇富比四天內共推出六場拍賣,總成交金額衝上新台幣70億元,創蘇富比的歷史新高、也較原先預估的60億元多。蘇富比是今年第一家開槌的拍賣行,被視為市場風向球,此次拍出好成績,也為藝術市場注入強心針。

在所有類別中,最受矚目的是中國當代藝術,不僅拍賣場子熱絡,劉小東、張曉剛兩大明星也都刷新個人價格紀錄,粉碎日前中國當代藝術將會泡沫化的說法。

但是,張曉剛另一作品「記憶與失憶」卻流標。大未來負責人耿桂英表示,即使藝術家很有名,若作品不夠精彩,仍無法拍出好價格,這顯示中國當代藝術的行情已不像前幾年「全面噴出」,轉為「各自表現」的格局,唯有好作品才能繼續走高。

仕丹萊(ESTELLA)專拍表現也很亮眼。仕丹萊是歐美的收藏團體,三年前集資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現在開始獲利了結,此次釋出的收藏品共拍出5.46億元。

寒舍董事長王定乾分析,仕丹萊的收藏沒有真假的問題,就像原廠證明;蘇富比是優良代理商,有「雙品牌」加持,加上拍品質量均佳,成績自然好。

至於前輩畫家趙無極、朱德群與郭柏川等人,價格並未爆衝,顯示高檔盤旋格局已然確立。耿桂英認為,市場熱了幾年,現在終於「把泡泡撥掉」,對市場算是良性健康;對收藏家而言,是接手前輩畫家作品的好時機。

台灣當代藝術家以林明弘的表現最為亮眼;楊茂林、李真等人作品的價格也頗穩定。亞洲藝術中心經理李宜勳觀察,部分台灣當代藝術家畫作在台灣可以拍出1號(油畫面積單位,約一張明信片大小)二、三萬元,在香港1號卻連新台幣1萬元都不到,顯示台灣當代藝術仍然缺乏國際買盤。

首度移師香港舉辦的東南亞專場則爆衝出驚人佳績,總成交額達3.7億元。

索卡藝術中心董事長蕭富元解讀,亞洲當代藝術板塊已然成型,未來藝術品不用再分國籍,而是回歸到作品本身,若用這個角度看待市場,價位相對低檔的東南亞藝術,目前仍處於初升段。

中國書畫專拍成績則平平。羲之堂畫廊負責人陳筱君認為,目前書畫水墨的市場關注度不若油畫高,整體價位尚屬低檔,未來應該會有一波補漲行情。

【2008/04/14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