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在公視上看到何洪東等人談春吶,之後在中時上他又跟非主流樂團的鄭凱同一起發表了這一篇,大談春那的的各個角度,當然,比較多是在談音樂,部分談到污名化。

春吶雖然不為媒體所友善(事實上媒體滿愛報導的),但是,春吶並不排斥商業化,但是他們也坦承遇到兩難,第一個是如何不受干擾的進行音樂交流與創作,第二個是缺乏資源,但是他們不止一次說過,不贊成全然由官方補助,臺灣不會沒有官方補助的活動節慶,包括音樂季。

不過文中還是充滿了『原創的』春吶,包括一直希望能正本清源,這我就不太同意,因為再追求所謂的『最本源』時,就是透過筆戰在分派系,文中提到差異最大的是有音樂公司也進駐一起,大概是搭便車,這點在諸如台客風波時候也出現過;不過,我對『真正的音樂』、『這才是原創』之類的觀念與用詞感到不安,很多時候創作人、創意人、文化人一直希望考察他們創作的歷史(包括找老祖宗),在尋根過程中、強調最真的過程中,不斷跟異己劃分派系,但是什麼才是『原』、『創』?始終說不清楚、其實也搞不太清楚,都是靠感覺。談戀愛可以靠感覺、創作可以,但是當落到論述層次,就會發生一些問題。
我對他們希望有個非主流的音樂平台、不排斥商業化等觀念感到很好。

另外,次日的聯合也有一個講師投書,剛好也是輔大的。他是認為所謂的音樂季都大同小異,很快就會耗盡,下場應該跟其他官方辦的一些文化季差不多,一個是缺乏在地特色,一個就是大同小異。
但是我覺得這位蔡講師有點誤認現在春吶跟其他其他官方舉辦的文化創意活動之間的差異,官方舉辦的、或是商人舉辦的活動,當風向球一轉,活動會銳減,因為上面主事者思維與資源配置改變,但是如果是音樂創作團體自己串連的,其實跟諸如一些同人誌、3C網站類似,因為高度的忠誠性、黏度,小眾的特色讓他們可以長久願意經營下去,春吶的團認為,不要太多官商的補助,是可以區隔出來的;至於福隆,背後是商業團體(最早也是民間自發拉,我記得應該是這樣),或野台最早其實也是自發的(應該是輔大人)。

=============
中國時報 2008.04.08 
回到原創的春天吶喊
何東洪、鄭凱同

     曾幾何時,毒品和比基尼辣妹成為媒體在報導「春天吶喊」時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這種泛道德化、汲汲尋求感官刺激的獵奇式報導風氣下,當然也少有媒體搞得清楚「春天吶喊」這個活動起源,或是哪個場子才是參加十餘年的老樂迷們口中的「正宗春天吶喊」,更遑論去討論「春天吶喊」對台灣音樂文化所帶來深遠影響。

     隨著商業力量與媒體的炒作,電音派對、巨星演唱會為墾丁帶來巨大的商機,大量的汽車、機車與行人湧入墾丁大街,路邊的商家與攤販擠滿人群,直到凌晨破曉人群才逐漸散去。外在環境的改變,也影響了所謂的「正宗春天吶喊」的經營方式,對活動創始人Jimi和Wade而言,提供原創音樂自由發表的空間,讓觀眾、表演樂團都和整個活動有所聯繫,進而帶給樂迷一種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音樂與休閒經驗,是過去十多年來的舉辦的初衷。

     但因為其他音樂活動競爭的壓力,讓近兩年的春天吶喊處於一種欲維持獨立原創精神,同時又企圖吸引票房的尷尬處境。當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競爭是商業化必要的手段,而搖滾樂展演不應該自閉於商業化之外的同時,春天吶喊也陷入其中,為了與惡性的商業機制競爭,這兩年春天吶喊也加入了主流音樂的表演,使得票房的考量沖淡了原本的立意。但投入票房市場的競爭之下,春天吶喊那能對抗得過「春浪」主辦單位友善的狗的資金與其在過去二十多年來在台灣流行音樂產業中累積的企業與人際網絡呢?

     以今年在鵝鑾鼻公園舉辦的春天吶喊為例,雖然不少主辦單位花錢邀請的藝人或樂團在台上賣力演唱,台下的樂迷反應並不熱烈;反而是隨性穿梭在各小舞台之間,往往發現許多音樂上的奇花異果,為自己的音樂經驗帶來驚喜。春吶的被迫改變,其結果是為了票房添加了主流化音樂的演出,卻在參與人數上無法與「春浪」競爭;而那些奇花異果的驚奇音樂,退為點綴,讓獨立樂團與樂迷感受到的,是原來樣貌漸漸退去的音樂祭。

     「回到最初的春天吶喊」,是大多數許多一路陪伴春天吶喊成長的樂迷所期待的。這種期待,並非對於商業化的厭惡(通俗音樂原本就是商業化的產物),而是期待好的商業機制,讓樂團、樂迷以及環境之間的有機、親近式聯繫得以永續。就像春天吶喊草創時期那樣,在美好的大自然底下隨性、自由地享受原創音樂,這是許多樂迷的搖滾啟蒙,也是樂迷想像中的「春吶精神」。

     正是這樣的春吶,滋養了非常過去十多年來的台灣獨立樂團成長,讓年青人投入各式各樣音樂文化社群中。讓我們的獨立音樂,不隨主流口味更迭而喪失。這不正是每個時代年輕人所需要的文化表達參與嗎? 從這個角度看,春天吶喊的價值是其他「春」字頭的音樂活動所無法比擬的。

     我們也樂見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積極、正面的對待這樣的青年文化。。近年來國家各級政府以預算補助,或直接主辦的方式舉辦大型音樂活動 ,大都是把音樂視為「賣點」推銷地方產品或是政績,鮮少把音樂視為當要。現在,政府單位若能持續地倡議,而非執行或是經費上的介入,讓春天吶喊成為一種自由、舒暢、切磋音樂創意的音樂祭,支持著它在獨立音樂軌道上持續,讓青年文化自由發展的同時,也可以把墾丁國家公園從「遊樂區」的慘狀轉回「生態」國家公園的文化特色。任何玩音樂的樂團或是樂迷,當然樂見此景致的出現。

     當我們羨慕著國外知名音樂祭越來越結合環境、生態、社會意識的倡導時,在台灣,難道我們無法期待、參與此樣音樂祭的來臨嗎?

     (何東洪為輔仁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鄭凱同為薄荷葉樂團鼓手)

========

燒錢的音樂季 能永續經營嗎
 
【聯合報╱蔡鴻濱/輔大講師(基隆市)】 2008.04.09 02:32 am
 
 
一年一度墾丁春天音樂季已經結束,但綜觀媒體報導,這次音樂季似乎又只剩下龐克、比基尼女郎、轟趴和毒品,和往年幾乎如出一轍,宛如只是一場燒錢的音樂活動,實在令人惋惜。

墾丁春天音樂季其實和觀光局網站中列出的上百個文化創意活動下場一樣,幾乎都是一次用盡原則,然後船過水無痕;或是內容彼此之間相互複製,缺乏創意與區隔,例如和福隆的音樂季就只有地點的差別。而且這類文化活動都無法生根,活像一年一度的大拜拜,事過境遷後,僅留下被踐踏的沙灘與被汙染的海岸。這種一年只有幾天的好生意,到底能對當地增加多少利益呢?而且可笑的是,這些吸引不到或是吸引少少國際觀光客的文化創意活動,政府還天真的以為可以增進國計民生。

筆者認為,文化活動必須要向下扎根才是王道,應該營造出常態性的、獨特性的地方文化氛圍,使之時時刻刻都可以吸引民眾甚至國際觀光客到該地消費與旅遊。例如九份,雖然沒有大型的文化季,但是透過保存與推廣黃金故鄉的懷舊氛圍,每年吸引大批日本、香港的觀光客,為當地帶來不少利益,也為台灣帶來收益。墾丁春天音樂季若能變成一常態性、永續性展現音樂人創意和活力的空間,當可為台灣帶來更多的觀光收益。

【2008/04/09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